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507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下乡VS村社互助农地流转的两派试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图为2013年11月8日,浙江桐乡市校场东路,一位农民挑着番薯藤从围墙里钻出来,他身后的土地将被用于商业开发。

(CFP/图)

自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出信号启动新一轮土改后,农村土地前所未有地牵动着各路目光,但巨大分歧亦由此而生。

土地流转,谁来主导?

流转给谁?

怎么流转?

钱从哪来?

地作何用?

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各界争论不休。

南方周末记者记录了这一领域里的两个主要派别——分别主张由村社农民互助和主张资本下乡——各自持续了四年的土地流转试验。

一场关于土地的大争论正在中国徐徐展开,最新的争议是2014年1月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公开说,“决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的所谓‘逆城镇化’行为”。

自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出信号启动新一轮土改之后,农村土地改革前所未有地牵动着决策官员、研究者和各路资本的目光。

但是,争论也前所未有的激烈。

这种分歧,从2013年11月底清华大学组织的一场关于土地流转的研讨会上可窥一斑。

两位演讲者——李昌平和王世渝,发表了近乎针锋相对的演讲。

某种意义上,这恰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两个不同派别的对话,因为两位演讲者,均为多年亲身参与土地试验的“实践派人士”。

这两人都有或长或短的农村任职经历——李昌平出身体制内,曾经四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职,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王世渝曾在重庆巫山县官阳区当了三年副区长,当时就在大巴山“搞实验”,用机械化、工业化的手段帮助农民生产加工魔芋提高收入,其后十几年他更多地投身于资本市场,先后参与设计海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并运作新希望、德隆系下农业企业等公司上市,自称“农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参与过”。

两人对农村、农业与农民都极为关切,都认为自己站在农民的利益上,希望能拯救日益凋敝、空心化的中国村庄,增加农民财富,并重建新的农村秩序。

两人同样都反对土地私有,反对土地向单一、垄断的大资本集中,都反对以各种变通方式触犯农业用地,坚持“要守住农业用地的底线”。

但在解决“流转给谁、怎么流转、钱从哪来”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莫大的分歧——李昌平主张效仿台湾农会制度,主要通过“内置金融”在村庄内部解决;

而王世渝则认为,遍观全世界的土地制度,“土地信托流转是中国今天的环境下最好的模式”,他力挺资本下乡推动农业产业化,辅之以外部金融。

王世渝认为对方的方案过于封闭和缓慢,而李昌平则认为“不怀好意”的城市资本觊觎的是工业制造衰落之后廉价的农村土地,以及最终可以转化为能源的农业资源。

他认为农民和农村集体应该在土地流转中享有更大比例的收益和更强势的主导权,而“村社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无法替代的农村秩序的内生机制。

有意思的是,四年前,两人几乎同时站在土地流转金融试验的原点,只不过其后四年,一个向左,一个往右。

尽管他们都认同两种模式可以共存,但都坚信自己主张的方案才是“最有出路”的出路。

南方周末记者走进了他们的每一块试验田。

李昌平:

“内置金融”试验

在一个封闭的村庄里搞内置金融和土地流转,建立“内生机制”,过程必然是缓慢和小范围的,而且仰赖村干部的道德和能力。

四年前,李昌平开启了乡村试验的第一步。

2009年10月12日,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夕阳红资金互助社挂牌成立。

和中国的大多数村庄一样,这时候的郝堂村荒芜凋敝,全村两千多人,一半劳力外出打工,剩下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

这个资金互助社被李昌平称为“内置金融”,资金取之于村民,亦用之于村民。

成立之初,互助社共募集34万资本金——15个老人每人自愿缴纳2000元股金,区里的支持资金10万,李昌平出资5万,外加7个发起的村民各2万。

村子里的年轻人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从互助社贷款创业。

按照社员们“两天两夜吵出来”的章程,利息收入40%用于养老金发放,30%公积金,15%管理费,15%风险金。

最早一批入社的老人拿到的养老金,已经超过了当初掏出的2000元本金:

2009年底,15名老人每人拿到300块钱。

其后三年,分别为570元、720元和800元。

到2013年,全村八成以上的老人都加入了资金互助社,互助社资本金超过两百多万。

这只是第一步。

接着村里专门成立了一家绿园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绿园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村支书。

郝堂村地处山区,村子面积很大,占地20平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900亩,人均0.9亩。

这个城郊山区的村子,对山林和土地一直都看得很重,过去郝堂村的土地宁可荒着,也很少转包。

在村里,南方周末记者随机询问村民,得到的答复大多是说,“祖宗留的,谁的林子耕地都不转包。

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中央美院油画师孙君来到这里,帮助郝堂村重新调整村庄水系,改造旧房,重现白墙黛瓦、炊烟袅袅的农村样貌。

这使得郝堂村与邻近正忙着像城里人一样盖楼房的村子相比,显得很特别。

但问题是,村庄建设需要的钱从哪来,地从哪来?

绿园公司成为一个关键角色。

这个新成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土地开发,村里所有土地流转都必须经由公司之手,外来资本若想租用土地,也必须经过绿园公司。

绿园公司先后以每亩1.8万、2.4万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征用三百多亩耕地(市里帮郝堂村要了30公顷约450亩耕地转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了学校、养老中心、茶馆和文学馆等。

而后绿园公司又从村民手中直接流转了两百多亩耕地,在村口开凿了荷花池,租期60年,租金是每年400斤稻谷的市价。

新农村建设开销不菲:

光是村里的征地补偿,就花去六七百万;

养老中心民政局补贴60万,缺口还有60万;

茶馆财政局补贴60万,缺口70万。

村小学倒是几乎没花钱,因为一个老板捐了50万。

资金从何而来?

最初的资金撬动就来自夕阳红资金互助社。

绿园公司从互助社贷款160万,用于最初的征地补偿。

“这160万,可能撬动了5000万的建设。

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超过这个数。

”村委会主任胡静说。

绿园公司一度背负600万的负债,不过据村委会主任说,这笔负债已于2013年还清,来源是:

绿园公司将征转来的建设用地中的80多亩,以每亩最低6万、最高9万的价格租给5个信阳市的老板盖“会所”,租期60年。

村民之所以愿意拿出土地来,跟由此获得的新机会有关。

到现在,郝堂村中心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完工,成为城里人的休闲之处,每个周末都有数百游客,最多的一天超过3000人。

村里有了新的机会,一百多年轻人陆续回来了,村民说,靠农家乐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至少一半,多的翻了一番。

在李昌平的土地流转金融试验里,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资金互助社以及土地开发公司的运作,建立“村社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四年时间,互助社资本金从34万增加到230万,而村集体拥有的固定资产从不足100万增加至五六百万,包括学校、养老中心、大礼堂、广场等。

“村集体有了产权、财权,才有可能对村庄的一堆子事有事权。

”郝堂村所在的信阳市平桥区一位官员对此非常认同,他觉得跟其他很多到过信阳讲学的“三农”学者不同,李昌平的方案接地气:

“只等着国家项目拨款,没有经济基础,怎么做民主自治?

在李昌平看来,农村制度的研究,“今天都走进了死胡同”。

他认为,传统社会里有家族共同体,家族为主,乡村为辅。

新中国建立后发展成村社共同体。

但到今天两者都没有了,农民彻底原子化。

“没有经济和产权制度支持,没有共同体,选举出来也没人干活。

“中国大多数村庄,还是小农经济,不适合大资本。

资本下乡,就是个剧烈的过程。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一定是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进城,退出城,进城,退出城。

”李昌平觉得,自己始终是在替沉默的小农群体代言。

然而,在一个封闭的村庄里搞内置金融和土地流转,建立“内生机制”,过程必然是缓慢和小范围的。

而且“内生机制”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仰赖村干部的道德自省和执行能力。

一个需要拿捏的尺度是:

集体经济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平衡的点在哪里?

一方面,村庄必须有经常、稳定的收入,用来支持村庄基本公共事务的运转,但另一方面,经济收入必须与村庄干部能力相匹配。

“钱太多,能力达不到,很快容易内部人控制,出事。

”上述平桥区政府人士说。

农村的凋敝让人担忧,许多人都希望改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但选择的路径却并不一样。

图为郑州的一处村庄,2013年12月20日,这里拆得只剩下一棵百年老树。

王世渝:

“信托是最好的方法”

益阳建立的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流转信托平台。

借由信托制度,土地三权分离——耕地、山地等土地所有权仍然归村集体所有,承包权属于村民,经营权则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流转到信托公司,由公司代为打理,出租给“大户”。

但在益阳,没有商业信托愿意做,当地政府自行成立了一家信托公司。

就在李昌平开始在郝堂村的乡村试验一年后,2010年7月,王世渝设计的土地流转信托方案终于在湖南省益阳市草尾镇找到了试验场。

王世渝力挺资本下乡。

他认为这样“知识和技术才会去农村,才能带去新的种植、经营和管理模式”。

而资本下乡,瓶颈在土地制度。

解决土地问题,相比订单农业、土地租赁、土地入股这类传统模式,“信托是最好的方法”。

此时,王世渝带着他构想的试验方案已经奔走了三年,“很多地方找我要,我也到处送,但一直都没有下文”。

此前唯一算是有回响的是重庆。

当时重庆在搞统筹城乡试点,一个区的副区长拿走了王世渝的信托流转方案。

很久之后,王得知,当初这个副区长的确采纳了他的方案,但是将流转来的土地低价转让给亲戚朋友,变相做房地产,从中寻租。

直到2008年,“把土地流转当做牛鼻子来抓”的时任益阳市委书记马勇真正对王世渝的方案发生了兴趣。

从2003年左右开始,地处洞庭湖冲积平原的农业大市益阳就开始推进土地流转,但大多处于自发流转的状态,流转不成片、租期短、不稳定。

“去哪里找信托?

”马勇问王世渝。

益阳市政府的研究人员曾经找到湖南当地一家信托公司,当时的信托公司正痴迷于给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输送资金,对方表示“不做土地流转信托”。

没有商业信托公司愿意做,于是草尾镇政府“打着政策擦边球”,独资200万成立了一个信托流转平台——沅江市香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有限公司。

这个方案于是成为“益阳模式”的雏形。

借由信托制度,土地三权分离——耕地、山地等土地所有权仍然归村集体所有,承包权属于村民,经营权则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流转到信托公司,由公司代为打理,出租给“大户”——镇上管承租的农业企业叫“大户”。

当然信托公司要求,流转时必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土地必须成片。

租期大约为8-10年。

农民获得的回报是,每年每亩400-500斤稻谷,以国家晚籼稻的收购保护价格计算。

2012年,每亩地租金大约为660元。

“大户”需要在年初一次性付清500斤稻谷的租金,另外缴纳每亩10块的服务费——这是政府平台在土地流转中的唯一直接收入。

信托公司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机构,负责遴选“优质大户”。

比如,目前的选择标准倾向于那些在全国各大农贸市场有固定窗口的“大户”。

大户入驻前,信托公司会先浇盆冷水:

“农业不是暴利行业,做好连续亏损三年的准备。

“一旦出问题,就会是群体性事件。

”草尾镇党委副书记李迎辉说。

2012年草尾信托公司发现一家山东“大户”拖欠村民两个月的工资,很快便解除了合约。

到现在,整个益阳大约一半的耕地发生了流转,其中约1/6通过信托平台。

而在最早开始试点的沅江市草尾镇,通过信托形式流转的土地已经占所有流转面积的一半。

按照王世渝最早预期的那样,农民对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