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513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单元测试1.docx

一轮复习浙科版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单元测试1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临时性的变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B.人的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不产生血红蛋白,是因为胰岛细胞中无血红蛋白基因

C.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其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分化的特点是①持久性:

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程度②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③普遍性:

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所以A错误;人的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不产生血红蛋白,是因为其细胞的选择性表达,所以B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C错误;据细胞分化的特点判断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图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三个图中都有姐妹染色体

C.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可观察到甲、乙、丙

D.丙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内一定没有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甲和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丙中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甲和乙细胞中都有姐妹染色体,丙中着丝点已分裂,没有姐妹染色体,B错误;由丙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只有卵巢中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而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可观察到甲,C错误;丙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细胞内一定没有等位基因,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三个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明确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不同分裂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答案】A

【解析】根据试题的分析,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甲、丙二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

2:

2,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

DNA=1:

1,B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C错误;该生物含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寿命短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寿命长的细胞有丝分裂能力强

B.单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的

C.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前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之间没有对应关系,A错误;细菌等单细胞的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C正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间期,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间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看似静止,但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活动旺盛

B.用3H标记腺嘌呤可测定DNA复制经历的时间

C.细胞核DNA复制后,DNA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

D.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B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因此细胞看似静止,但细胞内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活动旺盛,A正确腺嘌呤是DNA和RNA共同的碱基,B错误;细胞核DNA复制后,DNA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

6.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不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B44条常染色体+XY

C44条常染色体+YYD46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略

7.与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①高尔基体②染色体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核糖体⑥中心体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分裂时与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染色体要进行复制,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要为分裂提供蛋白质,答案A。

8.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在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

A.A~BB.C~D

C.B~CD.A~D

【答案】C

【解析】略

9.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含1个32P标记DNA)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单体(每条单体含1个DNA,该DNA2条链:

1条32P标记,1条没有)的染色体,结果第一次形成的2个子细胞都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该DNA2条链:

1条32P标记,1条没有);第二次分裂间期染色体(DNA)复制,每条染色体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单体(1条单体32P标记,1条没有)的染色体,由于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是随机的,有可能刚好各一半32P标记染色体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也可能全部32P标记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还可能多种不确定情况,故A错,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是成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单体都含32P,故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单体都含32P,都含32P,这样第二次分裂是单体分离,形成的4个精细胞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故B正确。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可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故C错。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故D错。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遗传图谱分析能力。

10.在生物体内,细胞不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表达有选择性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一个生物体内,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因此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A错误;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B正确;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即不同的细胞内基因相同,C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全能性

【名师点睛】

(1)细胞全能性指的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原因: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11.下面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

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细胞

C.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D.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单细胞生物中的原核生物是通过简单的二分裂生殖的,进行有丝分裂的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B正确;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体生长,C正确;有丝分裂通过复制将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2.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B.丙图内发生了基因重组

C.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D.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呈现的特点是: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而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项错误;图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呈现的特点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期可发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这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B项正确;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呈现的特点是: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存在等位基因,C项错误;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预计观察到的细胞大多处于有丝分裂的()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答案】A

【解析】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间期,因此在一个分裂组织中,处于间期的细胞也应最多。

14.下列致癌因子中,属于物理致癌因子的是

A.尼古丁B.病毒C.紫外线D.苯

【答案】C

【解析】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1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抗癌药物诱导癌细胞编程性死亡

B、高温导致酵母菌细胞代谢中断

C、温带植物秋天落叶

D、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尾部消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高温导致酵母菌细胞代谢中断而死亡为细胞坏死,B正确;温带植物秋天落叶和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尾部消失都属于细胞凋亡,C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6.下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B.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答案】B

【解析】不是发生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已完成复制,形成了染色单体,A错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核膜逐渐消失,B正确;不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因为仍有核膜结构,C错误;不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