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某村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调研报告某村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某村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贫困户11户40人、低保户17户31人、五保户4人。
外出贫困户7户10人(一般贫困户2户5人、低保户2户3人、五保户2人),残疾贫困户19人占全村残疾人数的49%,确诊的慢性病贫困户7人,在校贫困生6名(小学2名、中学3名、大专1名),60岁以上贫困人口18人占贫困户人数的24%(60-70岁6人、70-80岁9人、80岁以上3人),精准扶贫户易地移民搬迁17户39人。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按照贫困村退出有关标准,近年来来XX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目前,安全饮水和用电入户率均达到100%,旱厕改造率达90%以上,除分界居民点的道路还未硬化改造外,其他5个居民点道路硬化问题都已不同程度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并通过达标验收。
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公路沿线的房屋改造、院墙刷新和院外绿化,构成了一幅“青山绿水蓝天、红顶白墙炊烟、绿树鲜花围绕、公路穿村而过”的乡村美景。
基层党建方面:
村支部有党员19名,在村党员11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7名,其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1名、高中学历1名)、有职党员6名,在村党员中60岁以上4名、50-60岁3名、40-50岁2名、30岁以下2名。
从在村党员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结构看,没有30-40岁的中青年党员,50岁以上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存在断层现象。
3、产业发展现状。
XX村的传统产业以种植玉米为主,2012年以来先后培育7发展了“中蜂”养殖和苗木繁育两项主导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下:
玉米种植方面:
多年来,XX村60%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人均种植面积约4亩左右,按稳产年亩产1700多斤,每斤收购价格0.8元计算,每亩纯收入1000元左右。
2016年XX县去玉米产能推广油葵种植当年几乎绝收,政府按每亩700元进行了补偿,今年按照每亩800元土地流转费再次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油葵在初秋遭遇连阴雨灾害,收成减半且葵花籽不饱满,无法在市场上销售。
据了解,XX村曾试种过药材、核桃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均因气温低、农作物成熟期短等原因没能种植推广成功。
种植业还处于玉米、马铃薯等稳产稳收的传统分散种植状态,种植业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发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蜂”养殖方面:
XX县被列为国家级“中蜂”繁殖自然保护区,2012年以来,XX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各级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等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中蜂”养殖业作为致富主导产业,先后在该村建成两个“中蜂”养殖基地,发展“中蜂”养殖户10余户、蜂箱1000余箱,年产值可达70万左右。
但这项产业没有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6年该村中蜂养殖户有6户580箱,2017年后半年仅有养殖大户3户蜂箱不足200箱。
经过深入走访调查,“中蜂”产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现象的原因有三:
一是养蜂“过冬”的技术没有攻克。
这几年养蜂专业户一直为蜂群过冬问题而一筹莫展,进入后秋天气转冷后,工蜂无法外出觅食只有依靠人工喂糖来维持蜂群的生存,100箱蜂一冬需补充砂糖约1000公斤计7000元的投资成本,关键是蜂群过冬的成活率很低,还达不到10%,一年苦心经营下来有可能会因“过冬”问题搞的血本无归,为此不少蜂农采取了粗放式经营。
二是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经营模式。
为确保当年经营的短期效益不受损失,养蜂户到秋季就将蜂源连带蜂箱一并卖完,按照一箱三片装的蜂箱,在5-6月份产蜜15斤左右,产蜜后卖出蜂源一箱约350元,当年一箱蜂可获利650元,按照200箱的养蜂专业户计算,一年就可挣到10多万元,但是第二年的蜂源就要依靠山里野生采集了,有经验的养蜂户第二年又能收到一、二百箱,如此往复下去,山里的野生蜂源越来越少,养蜂者的收益也就不断下降,时间久了最终会导致野生蜂源枯竭自断了财路、破坏了生态平衡;
三是科学化发展水平太低。
“中蜂”养殖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养殖、人工繁育的基础之上,通过人工繁育不断壮大原有蜂源规模,而不是靠野生采集来维持收益,目前XX村的两个养蜂基地都已闲置,养蜂专业户都不愿去离家较远的基地养殖,一方面是离家远对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是无人照看时盗蜂现象比较严重,更重要的方面是保守思想在作祟,缺乏规模发展、长远发展的理念。
“中蜂”养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全村的致富主导产业,还需要通过强力推动、技术指导、思想引导、市场营销等手段,实现科学化管理才能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苗木繁育方面:
2013年开始,XX村就开始发展苗木繁育。
发展苗木繁育既可以克服林区气温偏低发展种植业产能低的制约因素,又易于管理、投资成本低、收益可观,当时育植一亩国槐约3000株,当年期的苗木一株可卖到0.5元左右,一亩地的产值约1500多元,效益是种植玉米的2倍;
一亩油松约200株,三年期1米多高的苗木可卖到30多元,一亩地可收益6000多元。
因此,一度时期村民见利后的育苗热情很高,全村育苗面积最多时近千亩。
近两年,受市场需求影响,幼苗价格跌落甚至无人问津。
就目前市场需求和价格看,7年期树干粗15厘米以上的国槐可卖到200元左右,7年期树高3米以上的油松可卖到200多元,以上成年树的市场销路顺畅而且价格较为可观。
目前,XX村苗木繁育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正在处于销售和发展的僵局状态,现有的500多亩苗木的繁育期在3-5年左右,如果现时出售的话将会遭受重大损失,预期3年后销售按现有价格不变计算每亩每年可实现产值1万元以上,除去每年投入每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但由于生产周期太长,还存在着市场价格的不可控风险,短期内只有投入无法收益。
为此,我认为这一产业现阶段不宜扩大发展,只能在原有规模内根据市场规律顺势而为。
二、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近年来,虽然XX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居住条件和乡村环境得到了不断美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改善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XX村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是不争的现实。
原因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
1、气温偏低和土地贫瘠是制约种植业发展的客观因素。
XX村地处林区的狭长低洼河道地段,日照时间短、通风条件差、农作物成熟期短、耕地土质层薄和抗旱性差,农作物种植条件比较恶劣。
大部分群众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以种植玉米等低效益农产品为主,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
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是破解XX村贫困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破解XX各村组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增收的突破点。
2、人口流动性过大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社会性因素。
XX村外出人口占到总人口户数的35%和人数的29%,这些外出人员大都是村里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劳力,他们外出后留下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外出打工是家庭创收的好途径,但对于整个村子来说,就出现了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另外,XX村还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村民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外省、外地迁居而来的,本土思想淡薄。
据我走访了解一些养殖专业户和本村能人在原籍都购置了房产,如原安徽籍刁大庆每年养蜂300多箱、承包耕地种玉米70多亩,年收入都在20多万,他在安徽老家买了小洋楼,在XX村却住的是土窑洞,这些人缺乏本土意识和长期发展意识,在此暂居为的是利用这里的廉价承包地和森林资源从事种植和养殖,钱挣足了就有可能举家迁离,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如何留人、留钱是又一个需要破解的问题。
3、群众脱贫能力普遍较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XX村贫困面广、致贫原因复杂也是现实问题。
贫困人口分别占常住人口户数和人数的45%和34%。
孟家河村组有贫困户10户18人、XX村组有贫困户10户27人、于家崖村组有贫困户13户30人,各村组的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等情况相差不大。
全村33户贫困户中有低保户17户、五保户4户,民政保障对象占到贫困户的63%。
大部分贫困户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致贫原因,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8人占贫困人口的24%,其中70岁以上9人、80岁以上3人;
受地方病困扰残疾人员较多,全村有残疾人39人,其中贫困残疾人19人占贫困人口的25%;
还有因病致贫、智障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增加了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度。
除加强政策扶持兜底扶贫外,如何扶能、扶技和扶集体经济又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问题。
4、内生动力不强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观因素。
经对有一定劳动和致富能力的11户贫困户走访,发现除了普遍存在劳动技能少、文化程度低、产业资金短缺等问题外,思想和观念问题是内生动力不强主观原因,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不足,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懒惰、守旧、依赖思想仍在作祟,一些贫困户还在为没有被评定为低保户,少拿政府的低保救助金而愤愤不平和懊恼不已,主动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增加了脱贫攻坚工作难度。
从实际情况看,凡是主观上劳动致富愿望强烈、致富信心坚定的贫困户,政府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小额产业贷款、村互助资金的帮扶,通过技能培训和帮扶干部的悉心指导,正在走向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例如郭成礼一家5口人,因人口多、底子薄,致使家境贫困,去年在帮扶干部王琦的带动下,发展土鸡和土猪养殖,一年多时间,由10多只鸡、6头猪发展到土鸡100多只、生猪存栏40多头,前几日我去走访时,郭家人信心满满地表示,要在县城开个新鲜土鸡蛋、土鸡猪肉销售门店,实现养殖加销售一条龙经营,他们的脱贫致富之梦很快就会实现。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又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问题。
三、产业发展的规划与设想XX村的产业发展已处于落后状态,如果再不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将会出现整体掉队的危险。
2018年2020年这三年是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如果能科学谋划、强力推动实施的话,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贫困面貌。
(一)产业发展的方向一是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XX村气候和土地条件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