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53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docx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防止和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安全生产禁令。

一、严禁在禁烟区域内吸烟、在岗饮酒,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三、严禁水上作业不按规定穿戴救生衣,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四、严禁无操作证从事电气、起重、电气焊作业,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五、严禁工作中无证或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六、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决定钻开高含硫化氢油气层或进行试气作业,违者对直接负责人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七、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作业,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八、严禁负责放射源、火工器材、井控坐岗的监护人员擅离岗位,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九、严禁危险化学品装卸人员擅离岗位,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十、严禁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违反井控安全操作规程,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违反上述禁令,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所在单位直接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直至撤职处分;对违章指挥、违规指使员工违反上述禁令的管理人员,给予行政警告直至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违反上述禁令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违规指使员工违反上述禁令,导致发生上报集团公司重大事故的,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对企业有关领导予以责任追究。

本禁令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负责解释。

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试行)》的有关解释

附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试行)》的有关解释

1.本禁令是针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处罚,凡不在本禁令规定范围内的“三违”行为的处罚,仍按已有的规定执行。

2.本禁令中的在岗饮酒是指生产现场和施工作业现场的直接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在岗饮酒或酒后上岗。

3.本禁令中的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发生坠落危险的施工作业。

4.本禁令中的无证或酒后驾车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无证或酒后驾驶公车。

5.本禁令中的受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6.本禁令中的所在单位直接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是指油田企业的井队、站场负责人,炼化企业的车间、联合装置负责人,销售企业的油库、加油(气)站负责人,企业现场施工项目部负责人。

中国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本规定适用于与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及进入生产厂区的临时用工、施工实习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参观人员等。

1.2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1.3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任职和作业;本规定所要求的各项安全教育应有记录、有确认、可追溯;涉及对外单位和外来人员的相关要求,应在书面合同中予以明确。

1.4安全教育工作应纳入各单位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保证所需人员、资金和物资。

1.5各单位均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档案并实行分级管理。

2职责

2.1各单位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安全部门负责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

2.2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安全、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工作,编制安全教育大纲、教材和班组安全学习材料。

3管理内容及要求

3.1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3.1.1直单位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当地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3.1.2各单位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除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外,还应参加中国石化组织的石油化工安全专业技术培训。

3.1.3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组织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专业培训。

培训由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组织。

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3.1.3.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3.1.3.2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1.3.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调查处理方法。

3.1.3.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3.1.3.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3.1.3.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3.1.3.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1.4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本单位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3.1.5各单位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2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

3.2.1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由各单位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1.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及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2.1.2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

3.2.1.3本班组和有关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3.2.1.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

3.2.2所有新员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调入员工、合同工、代培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有技术岗位的季节性农民外用工等)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72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2.3一级(厂级)安全教育由本单位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实施,时间不少于24学时。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3.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2.3.2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包括一般机械、电气安全知识、消防知识、安全文化知识和气体防护常识等。

3.2.3.3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一般状况、性质、特点和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

3.2.3.4中国石化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5项纪律(劳动、操作、工艺、施工和工作纪律);

3.2.3.5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训,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

3.2.4二级(车间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32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4.1工作环境及危险有害因素。

3.2.4.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

3.2.4.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3.2.4.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3.2.4.5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3.2.4.6本车间安全状况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3.2.4.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

3.2.4.8有关事故案例。

3.2.4.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2.5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6学时,员工厂际调动工作后应重新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单位内工作调动、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12个月以上者,应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5.1班组、岗位的安全生产概况,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

3.2.5.2本岗位的职责范围,应知应会。

3.2.5.3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3.2.5.4本岗位预防事故及灾害的措施。

3.2.6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定期参加复审,成绩记入个人安全教育卡片。

3.2.7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各单位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专门培训。

相关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2.8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时,按照《中国石化安全事故管理规定》要求,对事故责任者和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训,防止发生类似事故。

3.3日常安全教育

3.3.1各单位要组织基层单位开展以部门、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

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

班组安全活动应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对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安全部门应有明确规定。

单位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并写出评语;安全部门应定期检查。

3.3.2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应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部门安全活动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

安全活动时间不应挪作它用。

3.3.3班组安全活动是班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认真组织,严格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不得无故缺席,有事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3.3.4直属企业的领导每季度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二级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每月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领导每月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3.3.5安全部门应联系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3.3.6班组安全活动主要内容:

3.3.6.1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和法规。

3.3.6.2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知识。

3.3.6.3结合事故通报和《班组安全》等安全学习材料,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3.3.6.4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演练。

3.3.6.5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组织安全技术表演。

3.3.6.6检查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查找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

3.3.6.7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进行安全技术座谈,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和录相。

3.3.6其他安全活动。

3.4其他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

3.4.1临时用工人员、外来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应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实际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能按照要求独自完成安全教育答卷、签订《安全承诺书》,并有效识别现场各种警示标识。

3.4.2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厂级安全教育由二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8学时。

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3.4.2.1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特点。

3.4.2.2进入厂区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4.2.3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有害因素及HSE注意事项。

3.4.2.4典型事故案例。

3.4.3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车间级安全教育由基层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4学时。

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3.4.3.1车间危险部位(主要生产系统、关键设备)及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3.4.3.2车间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化学品和各种伤害能量)的性质及防护处理注意事项。

3.4.3.3着火爆炸、泄漏中毒、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3.4.3.4安全作业许可证办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3.4.3.5生产装置的安全消防、气防卫生器材及设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3.4.3.6作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3.4.4外来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各单位接待部门负责,内容包括本单位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要安排专人陪同外来参观人员。

4奖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