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312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Word下载.docx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

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

■教学建议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前教育中,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有一定的接触,对加减法的意义有初步的感知,但学生之间也存在生活经验和学前教育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面对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

2、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通过有关的操作练习进一步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倡导方法多样化。

4、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提高口算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

6、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0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5以内的加法

1

5以内的减法

得数是6、7的加法

6、7的减法

8、9的加减法

10的组成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

加减混和

回顾整理

综合练习

1来到花果山---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信息窗一5以内的加法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

创设“花果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体会加法就是将“两个数合起来”的含义,特别在“说一说”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图的意思,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以及整个算式的意义,体会图与算式的联系。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加法算式的读法。

2、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花果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西游记》中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录像,主题图,关于猴子、小鸟、花、云朵和桃子的图片,田字格。

学生准备:

每人准备5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放《西游记》的歌曲,问同学们你们在那里听过这首歌曲,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对《西游记》及孙悟空的喜爱,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

(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做法,全班交流。

(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做法,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在解决一共有几只猴子?

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

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

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2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

加法的认识)

(3)教学加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把3和2合起来,先写“3”,在写合起来的符号“+”,在写“2”,3和2合起来是5,我们就写“=5”,这个“5”代表5只猴子,我们还要写上“只”加上()。

这个符号“+”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加号”,读的时候读作“加”。

板书

这个算式我们叫它加法算式,读作:

3加2等于5.(板书:

学生读)

这个算式代表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说:

把3只猴子和2只猴子合起来是5只猴子。

2、解决问题:

一共有几只小鸟?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

左边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

在让学生用小正方体块摆一摆。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鸟可以怎么列式?

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4+1=5(只)怎么读?

让学生读一读。

谁来说一说算式4、1、5各表示什么意思?

把这个算式完整的说一说表示的意思?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或加以引导。

3、解决问题:

一共有几个挑子?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集体订正。

4、小结:

刚才我们把两群猴子、两群小鸟、两堆挑子合起来,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是什么方法呢?

(加法)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只要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来计算。

利用情景和摆小正方体让学生在直观中体会加法就是把几部分合起来。

列加法算式经历了扶→带→放的过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

(三)巩固新知:

1、第一题:

摆一摆,算一算。

(1)学生边摆边说:

左边2个,右边1个,合起来3个

(2)指导学生将算式填完整

(3)读一读,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2、第2题:

先看图,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在列算式。

订正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3、第3题:

独立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算出结果。

4、第4题,独立看图,完成算式,集体订正。

5、第5题:

在田字格里填上“>

”、“<

”或“=”

(10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其他题目

(四)达标反馈:

1.填一填。

()○()=()()○()=()

2.看图列式。

===(个)

(五)课堂小结

2、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3、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号,知道合起来就用加,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题,会口算。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在此环节中学生可能说出学过了“+”。

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学生也可能说学过一共有几只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说的有道理即可。

(六)布置作业

1、看图列式。

 

2.妈妈让小明到面包店买五个面包做早餐,.面包店的面包有以下几种包装,他可以怎样买呢?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1)一共有几只猴子?

(2)一共有几只小鸟?

3+2=5读作:

3加2等于54+1=5

¦

加号

(3)一共有几个桃子?

2+2=4

▇教学反思:

本课是加法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怎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加法就是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是本课的难点。

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充分围绕这个难点来考虑,首先创设了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景。

由于学生已经或多或少有了对把直观的物体合起来的感性认识,也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第一问题“求一共有几只小猴”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再在观察、摆一摆、说一说的基础上引出加法。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本课在教学时还特别注重将加法算式和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每列一个加法算式,都让学生明白算式中各数代表的意义。

  

2猴子摘桃子——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6页的信息2,猴子摘桃子——5以内的减法

⏹教学提示

创设情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特别在“说一说”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说等式中每个数的意义以及整各算式的意义,体会图与算式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2、创设情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再摆一摆中体会减法的意义。

1、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体会减法的意义。

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

每人准备5个小正方体;

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课件教材第34页四幅情景图,引导:

今天,我们继续到花果山去玩。

大家看着这四幅图,谁能讲一个数学故事?

学生观察每幅图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把四幅图的内容串起来,请小组的代表起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如:

小猴提着篮子去摘桃子。

小猴来到一棵桃树上,摘走了树上的3个桃子,然后高高兴兴的往回走。

在路上,小猴看见小河岸上有两只青蛙,就放下篮子想去捉它们。

结果。

“扑通”两声,青蛙跳进河里,小猴回头看,篮子的桃子也没有了.......

设计意图用讲故事这一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入新课,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初步理解了四幅主题图的内容,便于下面进一步的探究。

1、出示第1幅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