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导引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导引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导引讲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既有软性标准,如道德要求、个性要求等,也有硬性标准,如高学历、教师资格证书等。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从业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
(P3)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叶澜教授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三个重要转向,表明了未来的研究趋势是向着三个方面发展的。
第一,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其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
第二,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
第三,对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时间有关,但又不仅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专业理想的逐渐明晰、专业自我的逐步形成,直至成为教育世界的创造者。
1.遵守职业道德
2008年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六个方面: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拓展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
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生命运动过程,就是教师个性发展的过程。
3.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包括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等技能。
(2)教学语言能力,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语言(有声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板书板画)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表达三种类型。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积极投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是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4.建构专业人格
具体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情感、气质、兴趣等。
5.形成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6.发展专业自我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对教师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的特征。
(P7分布表)
由此可见,取得大学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并不表明就成了一名合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更多的还是通过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而取得的。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激发和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启迪
一、国外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特征的研究
(一)富勒的教师关注理论
1.任教前关注阶段
2.早期求生阶段
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4.关注学生阶段。
(二)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1.存活期
2.调整期
3.成熟期
(三)休伯曼的教师职业周期模式
1.入职期
2.稳定期
3.实验和歧变期
4.平静和保守期
5.退出教职期
二、国内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特征的研究
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过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结束时的教师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
(1)准备期。
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2)适应期。
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其周期大体上为1~3年。
(3)发展期。
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程度的时期。
教师在这一时期的素质特点是:
教学工作日趋熟练;
素质发展日趋全面;
教育工作重心由“自己做好”转向关心学生。
(4)创造期
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适应阶段。
第二,成长阶段。
第三,称职阶段。
第四,成熟阶段。
有人还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预备期。
第二阶段,专业形成期。
第三阶段,专业成长期。
第四阶段,专业高原期。
第五阶段,专业更新期。
第六阶段,专业成熟期。
第七阶段,专业退化期。
三、启示与思考
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下列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树立自主发展意识
(二)选择恰当的路径与策略
从目前学校教师发展的具体实际来看,大致有三种路径:
一是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是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经验与技能的道路。
三是走注重提高教育理论与科研水平的道路。
第一类教师在专业发展的任一阶段,尽管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但始终不渝地保持教学技能与教学知识的和谐发展,不断注意明确的知识(理论知识)与缄默的知识(实践经验)二者合理的互动与转换,二者之间保持结构的合理与比例的平衡。
第二类教师在分化发展阶段发展比较快,也容易获得外界的认可。
第三类教师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在知识型阶段前后,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是否能坚持自己正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能否冷静地对待自己存在的技能不足的问题并加以及时弥补。
教师在专业发展的策略上,始终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在每个阶段的初期要坚持“扬长”原则,只有通过自己优势领域的扬长性的差异发展,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
只有在脱颖而出后,我们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时间、空间、机会和条件。
二是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后期要坚持“补短”原则,此时能否突破高原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加强专业引领的有效性
一是从组织层面来说,学校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面临的具体障碍,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针对性服务指导,目前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校本培训。
二是从教师个体层面来说,也应该学会主动寻求专家引领,促进自我发展。
(四)创新教师评价机制
创新评价机制,特别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提高机制上下工夫,就是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探究的现实课题。
评价具有两个显著功能:
一是使优秀者得到褒奖,二是使落后者警醒提高。
在创新评价机制上需要注意:
一要根据教师所处专业发展阶段,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促使每类教师都能够“跳一跳,摸得着”,对“跳而摸得着”的加强指导,对“不跳且摸不着”的加以惩戒;
二要对同一标准性的评选奖励实行“指标分类”,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指标分配到不同阶段的教师,在每类之中都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是突出评价的个性化与校本化,正如“多一把尺子看学生,换一种眼光看学生”一样,设置多样化的考核项目,促进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终身学习、教学反思、同伴合作、行动研究、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网络研修、教师成长记录袋,等等。
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一)个体学习
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
其次,要积极主动积累实践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
(二)互动学习
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地学。
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
(三)团队学习
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
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制订计划、系统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付诸实施、检验和反省成果,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
(一)让行动与合作、反思相随
(二)行动研究的过程
1.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发现明确问题
2.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
3.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
4.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5.反思总结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反思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3.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反思的策略
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
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
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反思总结法。
(2)录像反思法。
(3)档案袋反思法。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
四、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一)同伴互助方式之一——磨课
“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往往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组成。
“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从目标的制定到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评价,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
“磨课”虽然有它相对封闭的运行流程,但一个流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新的过程的开始。
所以“磨课”还有一个研究行为继续跟进、研究轨迹螺旋上升的形态。
在“磨课”中,有两种方法值得推广:
第一种是“一课多人上”,即同一堂课由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而且执教者地域跨度越大,往往能让执教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借鉴改进、优化整合,有利于教改的不断深入;
第二种是“一课一人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都有一个集体探讨和修改教学方案的过程,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不断优化,不断超越。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