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368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政策汇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紧缩的财政政策

1991—1993上半年:

1993年7月—1997: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1998—2004:

积极有限度扩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5—2008年10月:

稳健的财政政策

2008年11月—2015:

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历年财政政策:

背景:

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主要内容: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1980年起,除北京、天津、上海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外,各省、自治区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促使地方合理地安排财政收支和自求平衡。

这种体制对减少财政赤字,加强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

197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拨款管理的通知》,要求基本建设不能突破国家预算指标范围;

严格按照国家计划供应资金;

严格执行结算纪律,防止和制止拖欠贷款;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纠正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做法。

对引进的项目和1000多项未完工程,除保留必要的部分外,全部停建、缓建;

对大部分非生产性项目也实行停建、缓建。

同时,严格基建投资的审批手续,并将基建资金逐步改为有偿使用,强化了投资硬约束。

通过这些措施把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每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10%—25%之间,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对社会集团购买力实行计划管理,限额控制等办法。

1980年,规定文教、科学、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征收归己”的办法,防止扩大支出和年终突击花钱。

另外,严肃财经纪律,控制奖金总额和超额津贴。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1979年安排了174亿元财政支农资金,1980年在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和增加补贴的同时,支农资金也达到150亿元;

除较多地安排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外,财政还增加了轻纺工业挖潜改造和专项贷款15亿元。

通过增加供给,缩小消费品供应量与购买力之间的差距,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

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1979年,国家将粮食统购价格提高了20%,在此基础上超购加价幅度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同时还相应提高了油料、棉花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1980年,国家财政的粮油价差补贴、超购粮油加价补贴和粮食企业亏损补贴支出共计108.01亿元,比1979年增加了47.39%,有力地平衡了商品供求,保证了物价稳定。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①控制需要大量补贴的产品出口,减少高亏商品的出口,减少国家对外贸的财政补贴,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②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扩大生产出口商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效果:

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

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上半年,由于投资急剧膨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迅猛增加,各地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结果导致了比1988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2%,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4.7%)。

待到1993年春季,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十分明显。

①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基建项目要经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

②提高利率,实行保值储蓄;

③不仅控制资金的供给总量,而且控制资金的流动,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实行由中央直接将资金贷给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甚至连银行间的正常拆借也一度停止。

①1995年起价格逐年回落,到1996年底,过热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治理,持续三年之久的高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1997年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

②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下降,1997年GDP的增长率由1993年的13.5%降到8.8%。

③总之,实行了4年半之久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突出的金融风险,解决了投资膨胀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

④总的看来,经济的状态仍然良好,但已经潜伏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了通货紧缩,有些现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1998—2002:

积极有限度扩张

①连续4年实行宏观经济“双紧”政策,从1996年开始出现市场需求疲软,到1997年3月,物价开始回落,GDP开始下滑,至此,中国经济已从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

从1997年10月起,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有效需求不足。

②应对亚洲金融风暴

政府从1998年由以往的紧缩政策转变为扩张的政策,即由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和积极扩大内需。

1998年8月向商业银行增加发行1080亿元特种国债,将大量沉淀于银行的存款转化为投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增发80亿元人民币的外债。

中央财政赤字达到960亿元,比年初预算赤字460亿元增加500亿元(增发的1080亿元国债中,当年只使用500亿元,故预算赤字只增加了500亿元,另有580亿元1999年转贷给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未计入中央财政预算赤字)。

①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一些作用,对调整经济结构也有作用。

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加快,199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7.6%,比第二季度快0.8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增长9%。

1998年全年GDP增长7.8%,接近8%的预定目标。

②但是,由于是在下半年才加强实施这项政策的力度,所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1999年才充分显露出来。

③1998年投资的增长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投入实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增长19.5%,表明民间的投资增长很慢。

为了使经济开始加快增长的势头得以保持下去,在民间投资和消费还未启动的情况下,1999年必须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且还要靠政策的投资。

结果,1999年经济增长率为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中央财政支出增加946亿元,中央财政赤字达1503亿元。

④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实行下去,否则同样可引发通货膨胀。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防止今后通货膨胀再起,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民间增加投资。

2002—积极有限度扩张

第一,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政策目的是保持必要的投资拉动力度。

第二,继续利用国债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进行贴息,发挥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银行贷款投入企业技改。

第三,根据情况继续提高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第四,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五,继续坚持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

自1998年以来,强化税收征管取得明显成效。

第六,继续稳定和完善税制。

基本稳定税制,适时适当地微调税制;

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在条件成熟时推进出口退税体制的改革。

2003—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出:

2003年中国仍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目标要求: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仍然确定为7%。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1)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预算报告中说,2003年将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

四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五是增加国防支出。

(2)着力抓好十项工作,其中主要有:

①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②更好发挥国债资金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③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⑤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我经济协调发展等。

2004—积极财政政策功能面临转型

2004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

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的同时,(适度微调货币政策)以维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并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5—稳健的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2004)退居幕后。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绝不等于财政政策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不作为或无所作为。

2006—稳健的财政政策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

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

二是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三是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四是巩固和发展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

2007—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双减:

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重要标志)

②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买入与支出方式来减少贸易顺差,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2008年1-10月:

稳健的财政政策11月:

①源于2007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 

年下半年加速恶化,并迅速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的金融业受到冲击;

进出口大幅下降,就业形势严峻。

②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客观上也进入了下行区间。

(1)扩大政府支出规模。

一是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

我国提出从2008 

年底至2010 

年实施4 

万亿元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增加公共投资1.18 

万亿元左右。

二是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实施家电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2)实施结构性减税措施。

①从2009 

年起,我国开始在所有地区和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改革,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和增值税征收率,减轻企业税负;

②对住房交易实施包括契税、印花税和营业税在内的多种税收优惠或减免;

③先后7 

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④对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

⑤统一取消和停征10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3)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2009 

年国家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 

亿元,国债发行规模可能较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