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1703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宰前饲养场排放的畜(禽)粪冲洗水;

屠宰车间排放的含血污和畜(禽)粪的地面冲洗水;

烫毛时排放的含大量畜(禽)毛的高温水;

剖解车间排放的含肠胃内容物的废水等。

肉类加工废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血污﹑毛皮﹑碎肉﹑内脏杂物、畜(禽)毛﹑未消化的食物以及粪便等污染物,悬浮物浓度很高,水呈红褐色并具有明显的腥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水。

随着我国肉类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外排,必然会对当地的地表水体造成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

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冲洗厕所、洗衣机排水和淋浴等水。

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等。

污水中还含有多种微生物,新鲜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在5×

105-5×

106个/L之间,并含有多种病原体(如病菌和病毒)。

该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会对周围地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需配套建设日处理300T/D的废水处理站一座,以有效解决生产废水的治理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众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1.2设计依据

1.2.1《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1.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2.3《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7《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SYJ0004-1999);

1.2.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1.2.9《建筑电气通用图集》(1992DQ);

1.2.10用户提供的数据资料。

1.3设计原则

1.3.1严格遵照国家及地区环保部门有关法律、法规和节水的相关政

策。

1.3.2采用适宜的处理工艺,实行废水综合处理,改善厂区环境,最大程度的发挥本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1.3.3废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在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1.3.4妥善处理、处置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1.3.5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维修简便的水处理专用设备。

1.3.6废水处理工程在整体布局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结构紧凑、工艺流畅。

1.3.7主体构筑物采用地下钢砼结构,附属建筑物采用地上砖混结构。

1.3.8在厂区的建设范围内,废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要符合整个厂区的总体规划,并且要与厂区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

1.3.9精心设计,在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节省投资、方便管理、减少占地面积等。

1.3水量及水质

1.3.1处理水量

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资料,日平均处理量为300m3/天,其中:

屠宰生产污水为300m3/天。

考虑到生活污水在总处理水量中所占比例较小,污水中污染物质以屠宰生产污水为主,可将生活污水与屠宰生产废水一起处理,减少污水处理环节,降低投资成本。

每天处理24小时计,则时处理量为12.5m3/h,设计处理水量按12.5m3/h计算。

1.3.2设计水质

根据屠宰企业一般污水水质和我公司同类污水处理工程的实践经验,出水水质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因此本工程设计水质如下:

项目

进水指标

出水指标

PH

6-9

6~9

CODcr

2000mg/L

100mg/L

BOD5

600~700mg/L

20mg/L

SS

70mg/L

动植物油

60-80mg/L

10mg/L

氨氮

30-80mg/L

15mg/L

色度

300-250倍

50倍

2处理工艺的确定

2.1废水水质分析

根据我公司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屠宰废水一般呈红褐色、有难闻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皮毛、肉屑、骨屑、内脏杂质、未消化的食物、粪便等污物,导致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且高浓度有机质又不易降解。

另外,它与其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NH3-N浓度较高(约30-80mg/L),因此在工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NH3-N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和其去除。

2.2废水的预处理

屠宰废水的预处理是整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屠宰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高达600-700mg/L,该类悬浮物属易腐化的有机物,

必须在进入处理系统前加以拦截,以防止后续管道、设备的堵塞,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悬浮固体有机质腐化成为溶解性有机质,导致废水CODcr、BOD5浓度升高。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包括:

过滤、沉砂、沉淀、混凝沉淀、调节、隔油、气浮等。

考虑到本工程的水质特点,预处理工艺采用转盘过滤机、隔油沉淀池、气浮池相结合的工艺。

废水首先经过转盘过滤机进入处理系统,过滤机可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粒径的悬浮物、漂浮物、皮毛、肉屑、骨屑、血污等杂质,出水进入隔油沉淀池,此池前部为隔油池,去除废水中部分油脂,后部为沉淀池,对污水中的重物质进行颗粒沉淀,隔油沉淀后的废水进入曝气调节池对水量及水质进行调节。

调节后的废水出水由提升泵提升至气浮池,气浮采用溶气气浮装置,它由池体,溶气罐、空压机及回流水泵组成,由一个电控箱进行控制操作。

废水中有大量的细小悬浮物及油脂,通过气浮装置的处理可大大降低上述污染物浓度,在气浮设备工作时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废水经加药反应后进入气浮池内,与通过释放器释放的气泡充分混合接触,使水中的絮凝体粘附在微小气泡上,释放的气泡平均直径Φ30um左右,絮体浮向水面形成浮渣,浮渣聚集到一定厚度后,由刮渣机刮入气浮泥槽道送到污泥浓缩池,气浮池下层的清水一部分经溶气泵抽送供溶气水使用,剩余的清水通过溢流管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气浮能够去除80—90%的悬浮物和40—50%的CODcr。

同时,由于在气浮池内加入了混凝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盐类,从而将废水中的磷较好的去除,减少了后续除磷处理单元的负荷。

2.3二级处理工艺的选择

2.3厌氧部分工艺的选择:

屠宰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然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

另外,本废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CODcr:

2000mg/L),直接用好氧工艺去除全部的有机物将消耗大量的电能,势必增加系统的运行费用。

为了节省运行成本,选择一种既要处理效果好,又要节省运行成本的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在屠宰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厌氧方法有完全厌氧和不完全厌氧即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是完全厌氧的主要阶段。

完整的厌氧过程分为水解、酸化、产乙酸和产甲烷四个阶段。

在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能够溶解于水并能够透过细胞膜的小分子物质;

在酸化阶段,水解后的小分子物质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至细胞外;

在产乙酸阶段,水解酸化阶段的产物被产乙酸菌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二氧化碳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在甲烷化阶段,产乙酸阶段产生的乙酸、氢气、碳酸以及甲酸、甲醇等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完全厌氧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容积负荷高、去除效果明显、抗冲击能力强、产甲烷菌活性强、污泥浓度高的优势。

但是完全厌氧工艺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如废水需达到一定温度(中温消化为35—38℃)、反应器内的PH值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必须具有有效的三项分离器、必须具有颗粒污泥或高浓度厌氧污泥等。

同时在完全厌氧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沼气,针对于本项目的废水类型,产生的沼气存在臭味、腐蚀性和易爆炸等问题,若管理、处理不善,会危及管理人员及周围居民的安全。

水解酸化工艺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是应用最多的形式,是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及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将生物的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及酸化阶段,不要求进入产乙酸和产甲烷阶段,从而缩短了反应的进程和时间。

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去除较多的有机物、降解分子量大和碳链较长的物质、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同时由于其不进入产甲烷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能够抵抗一定的水质和水量的冲击负荷,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对反应池的结构形式要求较低。

水解酸化是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即可,因此水解酸化反应池的停留时间短,反应池内的优势菌群为水解酸化菌,少数为乙酸菌和产甲烷菌。

另外,水解酸化工艺不进入产甲烷阶段,产生的少量气体可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从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安全、经济性等角度考虑,水解酸化工艺优于完全厌氧工艺。

2.3.2好氧部分工艺的选择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从接触曝气法改良演化而来的,是生物膜法处理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在曝气池的流态及反应动力学方面,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与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相似,因而它兼有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特点;

它与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区别在于曝气池中是否有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

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状态附着在填料上,同时又有部分絮体或破碎生物膜悬浮于污水之中。

其机理:

最初稀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随着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有机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加厚。

生物膜的厚度通常为1.5~2.0mm,其中表面至1.5mm深处为好氧菌,1.5mm深处到内表面与填料壁相连接的部分为弱厌氧菌。

首先,废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为好氧菌利用,但是,当生物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时,溶解氧无法向生物膜内扩散,好氧菌死亡、分解,而内层的厌氧菌得以繁殖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后,厌氧菌在数量上亦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的溢出,使内层生物膜出现许多空隙,附着力减弱,最终大块脱落,同时,在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生长发展。

大量实验证明,组合填料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对空气有切割作用,能提高曝气器的氧转移效率,对于接触氧化工艺来讲,是最为理想的填料。

本工程选用组合填料。

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过机械曝气供给。

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接触氧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当接触氧化池体积较大时,很难实现完全混合的水力流态,因此需要在池型结构上进行考虑,为此我们提出一级两段接触氧化池的概念(如图所示)。

通过对池型布局的改变,完全可以克服诸如短流、水和填料接触不佳等缺点,从而达到了相应的处理效果。

总结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