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70-9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EBV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细胞最敏感。
病毒接种后,6-7小时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含体。
给猕猴接种埃博拉病毒后可产生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症状体征并引起死亡。
在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不能复制,在仓鼠与豚鼠中,需多次传代才能引起死亡。
埃博拉病毒包括四种亚型:
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ï
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ô
te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
前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
不同亚型毒力不同,Ebola-Zaï
re毒力强,人感染后病死率高,Ebola-Sudan次之,Ebola-Cô
ted’Ivoire对黑猩猩有致死性,对人的毒力较弱。
Ebola-Reston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致死性,而人感染后不发病。
不同亚型病毒糖蛋白的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同源性为34%-43%),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
EBV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1小时大部分病毒被灭活,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均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本病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及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但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
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感染和雨林中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
有实验证实蝙蝠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
蝙蝠可能在维持埃博拉病毒在热带森林的存在中充当重要角色。
2.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自急性期至死亡前血液中均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2)气溶胶传播
吸入感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可造成感染。
1995年曾有学者报道用恒河猴、猕猴作为感染埃博拉病毒实验动物,含有感染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的飞沫通过空气传染了正常猴,证实了气溶胶在埃博拉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3)注射途径
以往,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是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1976年扎伊尔一位疑诊为疟疾的病人,在接受注射治疗后一周内,数位在该院住院接受注射治疗的病人感染了埃博拉出血热而死亡。
(4)性传播:
在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发病后第39天、第61天、甚至第101天的精液中均检测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3.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主要是因为成年人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有关。
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长期观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4.地理分布
近几十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肯尼亚、利比利亚、中非共和国、喀麦隆等国家也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
1976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突然暴发大规模出血热流行。
刚果埃博拉河岸的小城雅姆布库,共发生病人318例,死亡280例,主要在医院内传播,疾病因此得名埃博拉出血热。
同时,在毗邻的苏丹南部共发生284例病人,死亡151例。
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出现于1995年,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基科维特市,为典型的院内感染造成的流行,共发生315例病人,其中医护人员43人,总病死率为81%。
我国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但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排除该病通过引进动物或通过隐性感染者及病人输入的可能性。
1989年及1990年在美国、1992年在意大利、1996年在美国从来自菲律宾的猴子中检出埃博拉病毒。
故应提高警惕,密切注视国外疫情变化。
(三)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典型病例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发病2-3天后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等表现,半数病人可有咽痛及咳嗽。
病后4-5天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并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
重症病人在发病数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有咯血,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病后第10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还可出现DIC、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失调等。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7-14天)。
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细菌性肺炎等。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在病程第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四)病理特点。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
二、诊断、治疗和报告
临床早期诊断埃博拉出血热相当困难,因其症状无特殊性,不易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鉴别。
可以参考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是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等进行鉴别。
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具体参见《埃博拉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三、实验室检测
以下实验室结果均可确诊:
病毒抗原阳性;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一)血清学检测。
患者最早可在症状出现后7-10天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IgG抗体,IgM抗体可维持3个月,IgG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
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至死也未能检出抗体,故IgG抗体检测主要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IgM抗体可作为近期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指标,但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需要。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多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二)病原学检测。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与活病毒相关的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
1.病毒抗原检测:
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免疫荧光法应用也很广泛,它可从感染动物肝、脾中检测病毒抗原。
2.核酸检测:
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
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3.病毒分离:
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四、预防控制措施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控制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最重要的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1.加强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的监控
及时发现和隔离控制输入性病例是有效控制传染源的关键。
卫生部门要加强与检验检疫、旅游、交通等部门的联防,及时发现来自流行地区的输入病例。
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尤其是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非人灵长类和蝙蝠等野生动物的检疫工作。
从国外进口动物,特别是从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地区引进动物,要严格进行卫生检疫。
口岸检疫部门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和动物,要及时通报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理。
2.对前往非洲疫区的旅游者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防病知识的宣教,使其避免接触丛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在医院接触病人时要提高警惕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3.密切关注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动态
加强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尤其要高度关注曾出现过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的地区,如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和南非等国家的疫情情况。
(二)疫情控制措施。
1.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后要及时报告,使卫生行政和疾控部门尽早掌握疫情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及其接触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2.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
(1)加强个人防护
由于接触污染物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与病人接触时要戴口罩、手套、眼镜、帽子与防护服,防止直接接触病人的污染物。
若环境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较多时,还应戴腿罩与鞋罩。
出病房时,应脱去所有隔离衣物。
鞋若被污染则应清洗并消毒。
在处理针头等其他锐器时防止皮肤损伤,若进行外科或产科处理时也应咨询防疫部门或感染科。
(2)对病人的排泄物及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人的皮肤、粘膜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也可用恰当的消毒剂冲洗;
粘膜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对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评价和追踪观察。
搞好医院内消毒隔离,防止医院内感染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的重要环节,应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就近掩埋。
必须转移处理时,也应在密封容器中进行。
需作尸体解剖时,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病人使用过的衣物应进行蒸气消毒或焚化。
3.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进行。
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应减少至需要的最低限度。
标本采集应注意个人防护,采集后将标本置于塑料袋中,再置于有清晰标志、坚固的防漏容器中直接送往实验室。
注意不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应的消毒。
进行检验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
病毒分离与培养只能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