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149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自动化综合实验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

附件1:

P&

ID图

附件2:

自控设备表1

附件3:

自控设备表2

附件4:

控制箱面板布置图

附件5:

控制箱内部布置图

附录6:

控制箱面板背面接线图

附录7:

控制箱内部接线图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1项目名称

2设计依据及范围

2.1设计依据

(1)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2625);

(2)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HG20505);

(3)仪表符号(JISZ8204);

(4)工业自动化仪表电源、电压(GB3368);

(5)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GB/T2624=ISA5167);

(6)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G20507);

(7)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

(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

(9)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20513);

(10)仪表回路接线图册(TC50B1)。

2.2设计范围

(1)现场控制箱设计

(2)现场PLC控制程序设计

(3)上位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3控制系统说明

3.1工艺流程简述

如图,上图给出整个系统的现场和PLC部分原理图(上位机及显示仪表未画出,完整图见附件1)。

其中,水泵将储水槽中的水送入水槽L1,L1中的水经管道流入L2,调节L1的入水阀,可控制L1进水量的大小,从而控制L1液位的高低,L1液位的高低又影响其底部压强的大小,从而影响L1到L2的入水流量。

L1和L2中的水通过水槽底部的管道流回储水槽,实现整个系统的循环。

3.2系统构成

3.3主要控制回路说明

此系统采用单回路控制,控制流程图如下:

4PLC程序设计说明

4.1I/O分配表

PLC程序设计所使用的I/O分配表。

输入

输出

启动按钮开关

I0.0

启动指示灯

Q0.0

停止按钮开关

I0.1

停止指示灯

Q0.1

泵出口压力信号+

0A

报警器

Q0.2

泵出口压力信号-

0B

继电器

Q0.3

L1液位信号+

1A

电动调节阀+

AQ0+

L1液位信号-

1B

电动调节阀-

AQ0-

L2液位信号+

2A

L2液位信号-

2B

流量信号+

3A

流量信号-

3B

4.2主要程序说明

(1)数据转换关系。

PLC的AI输入为1~5VDC,对应的内部转换数据为0.0~8000.0,再转百分数。

PLC输出为百分数,内部转换数据为1000.0~5000.0,对应的AO输出为4~20mADC。

内部数据与工程量的转换关系公式为。

(2)程序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开关:

用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启动和停止。

L2输入:

水槽2液位的输入和转换。

手自动切换:

改变操作模式

正反作用切换:

改变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默认为反作用。

PID调节器:

控制器的主要部分

L2输出:

PID调节器输出及转换。

上下限报警:

设置L1、L2的液位上下限为80%和20%,若超限则进行报警。

压力和流量输入:

水泵口压力及管道流量的输入和转换。

5监控计算机系统设计说明

5.1I/O设备组态说明

序号

绝对地址

MODBUS寄存器地址

符号

数据类型

1

VD4300

7180

P1

四字节浮点数

2

VD4302

7182

L1

3

VD4304

7184

L2

4

VD4306

7186

F1

5

VD4308

7188

L2_PV0

6

VD4310

7190

LC2_SP0

7

VD4312

7192

8

VD4314

7194

LC2_PB

9

VD4316

7196

LC2_TI

10

VD4318

7198

LC2_TD

11

VD4320

7200

LC2_SP

12

VD4322

7202

LC2_PV

13

VD4324

7204

LC2_MV

14

VD4326

7206

无符号双字节

15

VD4328

7208

16

VD4330

7210

17

VD4332

7212

18

MW100

2948

LC2_MODE

19

MW101

2949

LC2_P/N

20

AIW0

P

21

AIW1

22

AIW2

23

AIW3

F

5.2数据库组态说明

数据库组态列表如下:

点名

说明

I/O连接

历史记录间隔

初值

工程单位

量程上限

量程下限

裸数据上限

裸数据下限

LC2_PY

LC2测量值

PY=lC_2:

HR7189F

1s

%

100

8000

LC2设定值

HR7191F

比例值

HR7195F

1000

积分时间

HR7197F

99999

s

微分时间

HR7199F

9999

LC2_MY

L2输出值

HR7205F

PTl

水泵口压力

HR1U

Ll

水槽l液位

PY=lC2:

HR2U

FTl

管道流量

HR4U

MODE

手动自动切换

HR2949/0

ACT

正反作用

HR2950/0

5.3操作说明

下图为现场监控界面和各个变量的趋势曲线:

参数整定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接线图连接线路。

(2)经老师检查确认后,给控制仪表通电。

(3)选择模式13,将差压变送器单位设为mmH2O,再选择模式5,将下限设为0,上限设为1500。

(4)观察现场显示仪表的显示是否与所选择上位机显示一致。

(5)根据所选择的电动调节阀,通过操作站(上位监控计算机)将控制器设置为反作用。

将控制器切换到手动控制方式(M方式,即Manual方式),使L2调节器输出为20%,启动水泵6。

(6)调节水槽1液位稳定(注意应该选择调节的水槽1的出水阀):

调节水槽1至水槽2的手动阀,使其液位稳定在全程的40%-6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当上位机显示液位变化为一条直线时,可认为此时水槽1液位稳定。

(7)使用类似调节水槽1液位稳定的方法调节水槽2的液位稳定在量程的40%-6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8)当水槽2液位稳定不变时,比较水槽2液位变化过程中其设定值与当前过程值的大小,水槽2液位稳定不变时,立即将调节器无扰动切换到自动控制方式。

(9)将控制器的微分时间置为0(即bAtd=0),积分时间置为1000,并将比例度设置为100%,将给定值增加10%,观察过渡过程曲线。

(10)设置新的控制器参数,将给定值减少10%,等待过渡过程曲线。

(11)拷贝实验曲线,记录实验结果。

(12)将电动调节阀开度设为20%,控制器方式设为手动,关闭电源,整理接线。

6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检查无误后最后才能上电。

导线在安装接线端头前应先将线号管穿入。

注意螺丝刀使用选择(端子压线用一字小螺丝刀,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转换开关、显示表等用十字大螺丝刀),且不要压接的过紧。

剪线使用桃形钳或剥线钳,压接导线端头使用大钳子,剪刀只用于剪线号。

对于有多层端子的部件,应先接下层端子,再接上层端子。

在投运前一定要调试通过。

投运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现场引线与控制柜部件端子的对应。

检查三阀组是否打开正常,确认出(入)水阀门都已处于开放位置。

打开水泵开始供水,在手动状态下运行,调节阀门使L1、L2液位保持稳定,然后切换到自动状态,设置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控制器参数,观察过渡过程曲线。

控制系统改进意见:

为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可以将单回路控制系统改为串级控制系统。

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不仅接触了过程控制在实验系统中的调试、应用,也亲自进行了近于工业现场的过程控制设计。

从确定系统的控制方式,然后画出P&

ID图,再画出控制柜的布置图、接线图,最后组装起整个控制柜,再到与PLC程序和上位机组态相结合,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完成了整个过程控制设计流程。

通过这次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使我对过程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领域都有了较深的体会。

附件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