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148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炉耐材砌筑施工组织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2.9编制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IS09001:

2000标准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使施工组织设计能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指导该转炉耐火材料砌筑。

1.2.10编制目的

1.2.10.1统筹全局,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组织主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保

证施工安全。

1.2.10.2按GB-T19001idtIS09001:

2000标准实施质量保证、质量全部达到优良,工程按甲方要求达到技术竣工条件交付使用;

1.3项目目标

1.3.1质量目标

该工程所含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0%,分部工程优良率75%,单位工程质量优良率达65%。

所承担的整体工程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等级。

1.3.2工期目标

炉衬砌筑96小时(不含修炉设备的安装调试与退场时间)。

1.3.3安全目标

争创“无事故工程”。

1.3.4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施工现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处在文明施工达标状态,遵守当地的文明施工要求,确保达到文明施工单位。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施工条件及特点

150t转炉为顶底复合吹转炉,底部有8个透气砖。

其炉型主要几何尺寸参数如下。

2.1.2转炉炉型主要尺寸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设计值

备注

1

平均出钢量

t∕炉

150

2

豚池直径

di

mm

5296

3

炉体总高

hi

9504

4

炉口直径

d0

3240

5

出钢口直径

d2

140

6

炉膛直径

d

7

炉身衬砖总厚

d3

750/650

8

炉底衬砖总厚

h3

999/995

2.2转炉的主要特点

2.2.1该炉底部采用死炉底的砌筑方式,底部设置有8块透气砖,所以要采用上修法进行施工。

因150t转炉工程没有修炉塔等专用修炉设备,故采用简易修炉塔,丰昆道人工进砖,电葫芦垂直上下运砖的方式进行施工,给材料运输和施工人员进出带来许多不便,同时施工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施工时必须认真进行组织。

2.2.2转炉炉衬永久层以镁砖为主,工作层以镁碳砖进行砌筑。

此种结构在其它转炉使用证明镁碳砖工作内衬具有高温强度大和较好的耐侵蚀性剥落性以及较高的抗冲击性。

2.2.3整个内衬采用干湿相结合的砌法。

(湿砌主要在出钢口附近)

2.2.4耐火材料厂生产的耐火材料均是同型包装,不能直接吊入炉内使用。

因此必须

加强材料管理,严格按程序进行供料、砌筑。

以保证整个施工顺利进行。

2.2.5由于转炉内衬施工往往是工程的最后阶段,内衬砌筑完后,即将投入生产。

因此施工必须精心组织,合理统筹、保证优质、安全、快速完成转炉的大修工程。

2.2.6此次1#转炉检修过程中,2#转炉正常生产,1#转炉在拆炉、清废、进耐火材料过程中需经过2#转炉,现场环境复杂、安全管理任务艰巨。

3.1安全施工目标

3.1.1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率为零;

3.1.2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发生率为零;

3.1.3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

3.1.4争创“无事故工程”。

3.2安全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才艮据该工程的特点设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

作业班组、工人,在横向上从各施工作业体到各业务部门都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工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3.3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3.3.1组织技术、安全、防火、厂容等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共同协作,预先发现隐患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可行的施工作业设计(方案)。

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3.3.2上场前对作业人员必须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施工过程中调补进的作业人员以及复班的作业人员必须先做好各项交底工作后方可准许上场。

监督岗要清楚施工区域内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并做好安全记录。

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当时的工作状况(包括进度状况和安全状况,尤其是各安全控制点的状况)向接班人一一如实讲明,未将现场情况交接清楚不得离开。

3.3.3施工前与甲方签定安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现场设专职安全监护人。

3.3.4施工人员上场后应按预定位置进行布置。

各种机械设备安装架设完后需经施工员、作业长、安全员等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施工现场显眼处应悬挂安全标志牌和安全标语。

危险施工区域必须加设围栏,悬挂“危险”,“禁止通行”等明显标志。

3.3.5施工人员操作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方案进行,每天上场前自检、互检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是否规范。

3.3.6施工区域下方严禁人员行走、作业,并设专人监护。

3.3.7施工时搭设临时操作平台和专用吊架及绑扎竹跳板必须牢固可靠,严禁出现探头跳板,跳板上不许堆放杂物,平台上放砖不能超过一盘。

操作平台上要设有临时护栏和挂安全带的安全绳。

搭设完后,需经项目安全员、作业长、施工员、班组安全员、班组长等人员的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3.8耐火材料吊运过程中,应制作专用吊笼,将二箱砖先吊装入吊笼中并固定好,再起吊上修炉平台。

天车吊物过程中,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严禁歪拉斜吊、吊物时周围人员要及时避让。

3.3.9转炉拆除后,进入渣道前应先到甲方相关部门办理封闭区域临时出入证,并由甲方专业人员对我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后,再进入渣道作业。

3.3.10进入渣道时,应派专人与甲方渣道监管人员保持联系,并监护清废作业的安全。

3.3.11拆炉清废时派专人监护2#炉渣灌进出通道,换灌、出钢、出渣时不得有人员车辆通过。

3.3.121#炉检修期间,2#炉正常生产,铁水罐从1#炉前通过,我方派专人看护,铁水罐通过时我方施工人员必须让开。

3.3.13材料转运和机工具上场时,要注意2#炉的生产节奏,严格遵守钢厂的管理,在炼钢、倒炉、出钢时必须要避让。

3.3.14转炉拆炉前,要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制度,落实停送电签字管理制度,派专人办理停送电手续。

3.3.15现场机动车驾驶员持证上岗,在平台使用叉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堆积,不准超载、超速行驶。

3.3.16在高处作业时,一定要按规定挂好安全带。

3.3.17砌筑时,炉内照明一律采用36V安全电压。

3.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按有关文明施工文件组织施工,确保文明施工。

3.5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5.1成立以项目经理牵头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加强文明施工意识。

3.5.2对施工现场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划分管理区域,建立责任区,规定职责范围,确认负责人,并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

3.5.3严格按建设单位批准后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大临布置,合理使用场地,认真听取和尊重建设单位、甲方意见,大临搭建整齐规范化,搞好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制度化。

3.5.4施工现场采取规范化管理,在现场醒目处设置施工标牌。

各种设备、材料按计划进场后,必须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堆放。

3.5.5派专人维持现场的文明施工,及时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6煤气泄露应急(处置)预案

3.6.1紧急情况:

厂外煤气管网泄露或放散导致厂内区域煤气浓度超标。

3.6.2处置程序:

3.6.2.1岗位人员一旦发现本区域CO浓度超标,立即报告班长、工长和厂调。

3.6.2.2班长、工长密切注视CO浓度变化情况,根据厂《有毒有害气体设施检修安全规程》,做好区域防范措施及岗位工作时间安排:

(1)CO含量>50ppm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2)CO含量>100ppm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3)CO含量>200ppm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4)CO含量>300ppm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5)CO含量>400ppm时,必须立即撤离改区域至上风安全位置,并在该区域设置警戒线;

3.6.2.3如需排查漏点时,维护检修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CO检测仪查找CO泄漏点。

3.6.2.4CO泄露区域,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禁止试用无防爆功能的电器和通讯工具;

在余气未排尽之前,严禁在该区域动火。

3.7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武钢精鼎工业炉公司检修施工危险预知——对策表

施工单位

工程技术公司

工程名称 1#转炉大修

施工项目 炉内衬拆除及砌筑

编制人

网络起止点

作业项目

危险予测

对策措施

审 批

1-2

一、施工准备、搭设井字架及升降设备

1.修炉设备隐患伤害。

2.盲目施工引发伤害。

3.焊接灼伤。

4.材料倒运伤害

5.施工动火引发火灾。

1.施工前对修炉车认真进行确认,试运行符合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2.开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认真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安全规范要求。

3.电焊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罩,长手套操作,周围加强安全监护。

4.加强联保、互保,做到三不伤害。

5.现场施工动火,必须首先办理动火证,要严格搞好动火措施落实。

方案审查:

负责人:

年月日

施工单位安环科

年月曰

2-7

二、炉衬砌筑

1.炉底砌筑区域存处落物砸伤。

2.提升设备碰撞伤害。

3.高空坠物伤害。

4.盲目操作引发伤害。

1.炉底砌筑区域悬挂醒目标志,禁止无车吊物在上间运行。

2.提升设备定位后必须固定,吊篮必须牢固可靠。

3.炉底施工平台支设牢固,封洞堵严,其周围支设安全网。

4.所有设备操作系统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严禁其他人员触动。

甲方单位安环科

年月日

7-8

三、交工、三清退场

1.高处落物砸伤。

1.清废时其下方必须设专人监护。

评价

编制单位:

2012年12月03日

4.1施工前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