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9611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蹦床安全性问题数学建模Word下载.doc

将模型适当简化为弹簧——振子系统,将弹性网面视为一质点。

考虑人体的重力,下落的高度,弹簧的刚度及承受力,蹦床与地面间的距离等,通过受力分析,建立该系统竖直方向的运动模型,并得到相应的运动方程。

并分析系统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让人员安全运动。

完成对蹦床安全性能的研究。

二、基本假设

假设1质点与弹簧,弹簧与支架在任何强度下连接点都不脱离。

假设2运动过程中空气密度不变,人受空气阻力的截面积不变。

假设3系统不受风、温度、支架强度等外界干扰。

假设4所有弹簧条件完全一致且都为圆柱螺旋弹簧,

假设5设地面为参考面,

假设6人每次接触和离开弹性面时,弹性面都处于静止状态,

假设7不计弹簧的质量,不计人本身的高度,

假设8人每次接触弹性面时给系统补充的能量都一样,

三、符号定义

人体的质量

蹦床距地面间的距离

人体的速度

弹簧的自然长度(蹦床的半径)

弹簧的刚度

人体的加速度

人距参考面的最大高度

弹性网面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弹簧数目

弹簧的阻尼系数

空气的摩擦系数

人和弹性面的平衡位置距参考面的距离

弹簧阻尼力做的功

人每次接触弹性面时给系统补充的能量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与分析

蹦床质点

弹簧

初始状态

平衡位置处:

每次人下降接触到弹性网面,人便会给系统补充能量,假设全部转化为弹簧储存的能量,这样人的速度就不会突变。

模型一:

第一次下降过程,(人走上弹性网面,并给系统能量):

此时系统的运动弹簧振子系统:

下面求振幅和相位:

下降到最低点位置处,能量守恒:

求得为:

将和代入可求出;

并且

第一次上升过程,与下降时对称,在水平面处分离,同为:

分离时人的速度满足(动能定理):

求得:

由动能定理,在空气中上升到最高点:

第二次下降的过程中:

运动方程为:

与弹性面接触下降到最低点:

不变

运动方程为:

第二次上升到水平面:

人体位移h

时间t

理想状态下人体位移h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

依次往复运动知:

最低点距离为:

令为常量

……

由此推知,每次弹性面拉长距离为:

人体最低点的位置:

人脱离蹦床时

()

人蹦起高度为:

接触次数/n

mm

由图知在此理想模型中人跳起高度越来越高,蹦床越来越长,不符合实际情况,故引入模型二。

模型二:

在实际情况中,弹簧阻尼也不可忽略(空气阻力远小于弹簧阻尼力,因此忽略)。

第一次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

弹簧阻尼力为:

阻尼力做的功大小为:

又有:

代入式中可得:

利用梯形图法转化为:

最低点位置满足动能定理:

第一次上升至水平面的过程中,阻尼力做的功的大小为:

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

求出第一次离开蹦床速度

人和弹性面于水平面分离后在空中上升,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第二次下降至弹性面的过程中,下降时的运动方程为:

与弹性网面接触时:

即:

从接触弹性网面到下降至最低点:

阻尼力做的功为:

则有

第二次上升至水平面的过程中,阻尼力做的功的大小为:

利用上面系统运动分析..令

可求出:

每次蹦床下落距离

每次离开蹦床时动能为:

分析①②可知开始时,随着的增大,人离开水平面动能增大。

但相邻两次动能变化逐渐减小,当动能变化为0时,恒定。

人跳起高度将不再变化。

恒定一个高度。

以此推之:

当人给系统能量与阻力(阻尼)做功相等时系统平衡,恒定:

周期为:

当系统平衡时,有:

则可求出:

则有人体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所以蹦床距地面的距离为:

到达水平面人体的速度为:

在空气中上升的最大距离为:

因此,人体下落距离随着动能增大而增大,但随着逐渐减小,知逐渐减小。

实际状态下人体位移h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

人体最低点X

最大高度H

显然,模型二更符合实际情况,不仅结合了理想状态的人体运动,也结合了实际情况中不可避免有阻尼的情况,并且,为了人身安全蹦床安装高度必须满足

五、模型评价

1、优点:

(1)、对蹦床系统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恰当的模型。

(2)、模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建立两个模型,逐步加上条件。

2、缺点:

(1)、忽略了空气阻力对人运动的影响。

(2)、忽略了人本身运动对系统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1、《大学物理》中国铁道出版社第一章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