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19282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 集合与逻辑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用书打包下载Word文件下载.docx

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

A⊆B或B⊇A

真子集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AB

相等

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的元素

A⊆B且B⊆A⇔A=B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B且B≠∅

Tips:

判断集合间关系的常用方法

①列举法:

根据题中限定条件把集合元素表示出来,然后比较集合元素的异同,从而找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②结构法:

从元素的结构特点入手,结合通分、化简、变形等技巧,从元素结构上找差异进行判断

③数轴法:

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比较端点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应用通关】

1.已知集合A={x∈N|x<

2},B={y|y=lg(x+1),x∈A},C={x|x∈A或x∈B},则集合C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3B.7

C.8D.15

【答案】B

【解析】因为A={x∈N|x<

2},所以A={0,1},因为B={y|y=lg(x+1),x∈A},所以B={0,lg2}.因为C={x|x∈A或x∈B},所以C={0,1,lg2}.所以集合C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3-1=7.

2.已知集合A={x|x2-2x≤0},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B.(2,+∞)

C.(-∞,0)D.(-∞,0]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集合A={x|x2-2x≤0}={x|0≤x≤2},要使得A⊆B,则a≥2.

3.已知集合A={0,1,2},B={z|z=x+y,x∈A,y∈A},则B=(  )

A.{0,1,2,3,4}B.{0,1,2}

C.{0,2,4}D.{1,2}

【解析】当x=0,y=0,1,2时,x+y=0,1,2;

当x=1,y=0,1,2时,x+y=1,2,3;

当x=2,y=0,1,2时,x+y=2,3,4.所以B={z|z=x+y,x∈A,y∈A}={0,1,2,3,4}.

4.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5B.4

C.3D.2

【答案】C

5.已知集合A={x∈N|1<

x<

log2k},若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则k的取值范围为(  )

A.(8,+∞)B.[8,+∞)

C.(16,+∞)D.[16,+∞)

【解析】法一:

∵集合A={x∈N|1<

log2k},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log2k>

4,解得k>

16.故选C.

法二:

取k=16,则集合A={x∈N|1<

log2k}={x∈N|1<

4}={2,3},所以排除A、B、D,故选C.

6.已知集合A={x|y=ln(x+3)},B={x|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B.A∩B=∅

C.A⊆BD.B⊆A

【答案】D

【解析】A={x|x>

-3},B={x|x≥2},结合数轴可得:

B⊆A.

考点

(二) 集合的基本运算 

1.集合的基本运算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

符号语言

集合的并集

A∪B

A∪B={x|x∈A,或x∈B}

集合的交集

A∩B

A∩B={x|x∈A,且x∈B}

集合的补集

若全集为U,则集合A的补集为∁UA

∁UA={x|x∈U,且x∉A}

2.集合基本运算的常见性质

(1)A∩A=A,A∩∅=∅,A∪A=A,A∪∅=A.

(2)A∩∁UA=∅,A∪∁UA=U,∁U(∁UA)=A.

(3)A⊆B⇔A∩B=A⇔A∪B=B⇔∁UA⊇∁UB⇔A∩(∁UB)=∅.

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M,g(x)=ln(1-x)的定义域为N,则M∪(∁RN)=(  )

A.{x|x>

-1}B.{x|x≥1}

C.∅D.{x|-1<

1}

【解析】依题意得M={x|-1<

1},N={x|x<

1},∁RN={x|x≥1},所以M∪(∁RN)={x|x>

-1}.

2.若全集U=R,集合A={x|1<

2x<

4},B={x|x-1≥0},则A∩∁UB=(  )

A.{x|1<

2}B.{x|0<

x≤1}

C.{x|0<

1}D.{x|1≤x<

2}

【解析】由题意知,A={x|0<

2},B={x|x≥1},∁UB={x|x<

1},所以A∩∁UB={x|0<

1}.

3.设集合A=,B={x|x2<

1},则A∪B=(  )

2}B.{x|-1<

C.D.{x|-1<

【解析】因为B={x|x2<

1}={x|-1<

1},所以A∪B={x|-1<

2}.

4.设集合U=R,A={x|2x(x-2)<

1},B={x|y=ln(1-x)},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x|x≥1}B.{x|1≤x<

x≤1}D.{x|x≤1}

【解析】A={x|2x(x-2)<

1}={x|x(x-2)<

0}={x|0<

2},B={x|y=ln(1-x)}={x|1-x>

0}={x|x<

1},则∁UB={x|x≥1},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UB)={x|1≤x<

2}.

5.已知集合A={x∈N|x2-2x-3≤0},B={1,3},定义集合A,B之间的运算“*”:

A*B={x|x=x1+x2,x1∈A,x2∈B},则A*B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15B.16

C.20D.21

6.对于集合M,N,定义M-N={x|x∈M,且x∉N},M⊕N=(M-N)∪(N-M).设A={y|y=x2-3x,x∈R},B={y|y=-2x,x∈R},则A⊕B=(  )

A.B.

C.∪[0,+∞)D.∪(0,+∞)

【解析】因为A=,B={y|y<

0},所以A-B={y|y≥0},B-A=,A⊕B=(A-B)∪(B-A)=.

7.已知集合A=,B={x|3-2x>0},则(  )

A.A∩B=    B.A∩B=∅

C.A∪B=D.A∪B=R

【解析】因为A={x|x<2},B==,所以A∩B=,A∪B={x|x<2}

8.设集合A={1,2,3},B={2,3,4},则A∪B=(  )

A.{1,2,3,4}B.{1,2,3}

C.{2,3,4}D.{1,3,4}

【解析】由题意得A∪B={1,2,3,4}.

9.已知集合A={1,2,3},B={x|x2<9},则A∩B=(  )

A.{-2,-1,0,1,2,3}B.{-2,-1,0,1,2}

C.{1,2,3}D.{1,2}

【解析】∵x2<9,∴-3<x<3,∴B={x|-3<x<3}.又A={1,2,3},∴A∩B={1,2,3}∩{x|-3<x<3}={1,2}

10.设集合A={0,2,4,6,8,10},B={4,8},则∁AB=(  )

A.{4,8}B.{0,2,6}

C.{0,2,6,10}D.{0,2,4,6,8,10}

【解析】∵集合A={0,2,4,6,8,10},B={4,8},∴∁AB={0,2,6,10}.

第二节命题及充分与必要条件

考点

(一) 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的概念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判断命题真假的思路方法

(1)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时,首先要弄清命题的结构,即它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联系其他相关的知识进行判断.

(2)当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之后,判断这个命题真假的方法:

①若由“p”经过逻辑推理,得出“q”,则可判定“若p,则q”是真命题;

②判定“若p,则q”是假命题,只需举一反例即可.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B.抛物线y=ax2+2x-1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

C.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D.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若=,则x=yB.若x2=1,则x=1

C.若x=y,则=D.若x<

y,则x2<

y2

【解析】取x=-1,排除B;

取x=y=-1,排除C;

取x=-2,y=-1,排除D.

3.已知命题α:

如果x<

3,那么x<

5;

命题β:

如果x≥3,那么x≥5;

命题γ:

如果x≥5,那么x≥3.关于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下列三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命题α是命题β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逆命题;

②命题α是命题β的逆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否命题;

③命题β是命题α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α的逆否命题.

A.①③B.②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命题的四种形式,逆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否命题是把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逆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先都否定,然后交换条件与结论所得,因此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故选A.

4.已知命题p:

“正数a的平方不等于0”,命题q:

“若a不是正数,则它的平方等于0”,则q是p的(  )

A.逆命题B.否命题

C.逆否命题D.否定

【解析】命题p:

“正数a的平方不等于0”可写成“若a是正数,则它的平方不等于0”,从而q是p的否命题.

5.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③“若m≤1,则x2-2x+m=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

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答案】①②③

考点

(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q且q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且q⇒p

p是q的充要条件

p⇔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q且qp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和集合的关系

p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为A,q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为B

p是q的充分条件

A⊆B

p是q的必要条件

B⊆A

BA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