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9153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羊生产学Word文档格式.doc

四、1、澳大利亚养羊业特点:

①区域分布合理,专业分工较细。

②重视育种工作,尤其是种公羊;

③依靠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饲养细毛羊为主;

居世界领先地位(绵羊存栏量、羊毛总产、单产、质量)。

2、新西兰养羊业特点:

①注重草场改良,实行分区轮牧;

②加强品种培育,突出羊肉生产;

③服务体系完善,生产效率较高。

以饲养半细毛羊为主;

养羊密度最高(176.38只/m2);

羊肉,羊毛并重。

3、英国养羊业特点:

①良种化程度高;

②母羊繁殖效率高;

③批量生产肥羔。

肉羊生产为主体;

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

五、1、中国养羊业特点:

①山羊多于绵羊,增长较快;

②品种结构比较齐全;

③改良羊数量成倍增长;

④全年放牧,冬季补饲

⑤分布极不均衡:

数量:

农区>牧区;

山羊>绵羊;

绒山羊+奶山羊>其他山羊;

细、半毛羊>其他绵羊

畜种:

绵羊:

西部>东部,北方>南方山羊:

东部>西部,南方>北方;

山羊主要分布于干旱贫瘠的山区、荒漠地区和一些高温高湿地区。

2、中国养羊业存在的问题①产业本身的问题:

饲养量大,产品率低;

引进良种少,时间短;

技术推广应用慢,面小;

供产销各环节不协调。

②社会环境的影响:

资金投入不足;

体系建设萎缩;

一闲人才匮乏;

官员腐败行为;

投机老板搅局;

专家学者不端。

3、对策及措施:

①引进与保护并重,建立良种化养羊业②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羊业经济;

③加强草场建设,提高载畜量;

④发挥农区养羊业优势和潜力;

⑤完善技术体系,提高羊业科技含量;

⑥重视科学研究,促进羊业持续发展。

4、山东养羊业潜在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

处于世界绵、山羊带中心;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长达3000Km海岸线。

②气候条件适宜:

暖温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周期;

年平均气温11~14℃;

年均降雨量550~990mm;

适于种植各种作物和养殖各类羊种。

③饲草、饲料资源充足:

农业大省,粮棉油产量位于全国各省前列;

④品种资源丰富:

绵羊品种:

大尾/小尾寒羊、洼地绵羊、鲁中山地绵羊、泗水裘皮羊

山羊品种:

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崂山奶山羊、文登奶山羊、

沂蒙黑山羊、莱芜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

5、山东养羊业现状:

①区域分布不均匀:

菏泽+济宁+泰安占62%;

②山羊多于绵羊,奶山羊集中于东部;

③养羊密度较大:

218只/m2;

④良种覆盖率大:

地方品种+杂交改良品种;

⑤全年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6、存在问题:

①基础设施差;

②规模化程度低;

③生产水平低;

④综合效益低

7、设想与建议①优化生产结构,形成区域特色A胶东半岛及东部丘陵区:

羊奶/肉、半细毛

B鲁中南山区:

羊毛绒和山羊板皮;

C鲁北及沿渤海地带:

细毛、羊肉、羊皮生产;

D鲁西平原区:

猾子皮、板皮、羊肉。

②秸秆拉伸膜青贮技术;

③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TMR):

根据肉羊不同生理阶段/饲养阶段的营养需要,

把切短的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饲料添加剂

科学配比,经饲料搅拌机充分混合后,得到

营养相对平衡点全价日粮,直接供羊自由采食。

一、绵山羊有哪些区别?

区别点

绵羊

山羊

染色体

27对

30对

面部

一般稍隆起

平直

腺体

有泪窝腺,趾间腺(前后)

无,但公羊尾下有臭腺

角形

多呈螺旋形向两侧伸展

呈弓形/镰刀型向上向后,

呈倒八字形

颌下髯

体型

丰满

干燥、清秀

被毛

细软稠密,富油汗

大多粗硬而短,毛脂少

性情

温驯

活泼喜斗

下垂,有长短、肥瘦之别

尾上翘,均为短瘦尾

二、绵山羊采食特点的比较:

比较特性

山羊

活动能力

后肢可直立,行走距离较远

行走距离较短

采食行为

喜高处灌木枝叶,选择性大

喜低处杂草地,选择性小

采食灌木枝叶

有挑剔性

挑剔性少

采食植物种类

偏爱物种较多

偏爱物种较少

嗅觉/味觉

辨别力强

辨别力少

合群放牧

在前面抢食

在后面低头啃食

唾液分泌率

较大

中等

三、羊放牧性强的标志是什么?

1、合群性好:

为大群放牧创造条件;

2、自由采食性强:

羊只能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

3、具有较好的游走能力:

增加羊只的采食空间。

四、反刍:

是羊正常的、重要的消化生理特点。

机制:

饲料刺激网胃、瘤胃前庭、食管部位黏膜,反射性引起逆呕。

行为:

羔羊生后约40天开始出现反刍。

早期补饲可提早反刍出现。

反刍多发生在吃草之后,但反刍中可随时转入吃草。

反刍时间与采食牧草的时间比值为0.5~1.0:

1.0

反刍姿势多为侧卧式,少数为站立。

五、瘤胃微生物的作用有哪些?

1、发酵作用:

采食草料中55%~95%碳水化合物,70%~95%纤维素被消化;

2、利用植物蛋白质和非蛋白氮构成微生物蛋白质:

其氨基酸比例合适,生物学价值高。

3、对脂类有氢化作用:

可将牧草中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羊体内的硬脂酸。

合成脂肪酸,每天可合成长链脂肪酸22g左右。

4、合成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六、绵、山羊有哪些行为特性?

1、合群性强:

易建群体结构(头羊、群体优胜序列);

夏秋>冬春;

2、性喜干燥清洁:

怕潮湿,易患寄生虫病、腐蹄病;

不同的绵羊、山羊对气候适应性不同;

3、嗅觉比视觉、听觉灵敏:

识别羔羊、植物种类/枝叶、饮水清洁度;

后两者辅助作用;

4、游走能力强:

伴随放牧时间而增加;

近配种季节、草质差的时候加大;

5、山羊性情活泼好动:

喜登高,善跳跃,可走60°

陡坡;

机警灵敏,记忆力强,

易于训练;

遇害主动呼救,具一定抵御能力;

喜角斗:

正向互相顶撞和跳跃斜向相撞。

6、对疾病反应不敏感:

对恶劣条件表现出较高的耐受能力;

膘好时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强;

山羊抗病力强于绵羊;

发病的征兆:

放牧掉队、饮水减少、反刍停止等。

性能

耐粗性

耐渴性

耐热性

耐寒性

抗灾渡荒能力

谁强?

7、适应能力:

七、绵羊尾有哪几种?

并举例

1、短脂尾:

尾短,尾长不过飞节,脂肪沉积明显

2、长脂尾:

尾长过飞节,脂肪沉积明显;

3、短瘦尾:

尾短尖,长不过飞节,脂肪沉积不明显

4、长瘦尾:

尾长过飞节,脂肪沉积不明显;

5、脂臀尾:

尾短,脂肪沉积于尾根部。

一、1、羊毛纤维类型有哪些?

根据毛纤维的生长特性、工艺性能而划分;

区分点:

生长部位、组织学特征、纺织用途。

①刺毛(覆盖毛):

面部、四肢下部、尾端——粗、短、硬、微弓;

三层组织学结构

——髓质连续,非环状鳞片小紧贴毛干;

纤维表面光滑,光泽较亮,

约1.5cm长,无纺织学价值,不剪。

②无髓毛(绒毛):

粗毛中的底绒,细毛羊羊毛——粗、短、弯曲多、整齐;

两层组织学结构—环状翘起不光滑鳞片层,横切面圆形皮质层;

细度15~30um,长度5~15cm,纺织学价值最高;

为粗毛羊御寒保温,随季节脱换。

③有髓毛:

正常(发毛、刚毛)、变态毛(干毛、死毛)—粗,长、无/少弯曲;

三层组织学结构——非环鳞片紧贴毛干(光泽好)、髓质连续;

粗毛羊、细(半细)毛羊X粗毛杂交的低代杂种羊;

细度40~120um;

④两型毛(中间型毛):

三层组织学结构——点状或断续状髓质较细、

或部分有髓部分无髓、鳞片排列及形状介于之间;

细度30~50um,长度较长,工艺价值介于无髓有髓毛之间。

2、组织学结构:

①鳞片层——环状、非环状裘角/外角/内角质层,保护皮质层;

与羊毛光泽感有关系,

排列紧密,边缘翘起光泽柔和,排列稀疏且紧贴毛干上,光泽较亮;

②皮质层:

皮质细胞:

细长、两端尖、扁的梭状角质化细胞毛纤维的基本物质;

细胞间质:

非角质物质、含硫蛋白质

③髓质层:

海绵状角质,蜂窝状,含大量空气;

3、羊毛分类:

①同质毛:

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从是由一种纤维类型组成(多为无髓毛)。

②异质毛:

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从是由两种以上纤维类型组成。

4、羊毛品质:

一、裘皮:

由一定比例的无髓毛和两型毛组成,并在羔羊生后30天左右够毛时取其

皮毛,是制造裘皮服装的原料。

羔皮:

羔羊生后3天内屠宰剥取的皮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