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6824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慧鱼详解Word下载.doc

1.机电一体化技术

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等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2.检测传感部分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

3.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4.执行器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

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5.动力源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

2.慧鱼机器人

2.1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简介

1964年,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fischertechnik)诞生于德国,是由德国发明家ArthurFischer博士在1964年从其专利“六面拼接体”的基础上发明的。

它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程技术类智趣拼装模型,是展示科学原理和技术过程的理想教具,也是体现世界最先进教育理念的学具,为创新教育和创新实验提供了最佳的载体。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主要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塑胶制造,尺寸精确,不易磨损,可以保证反复拆装的同时不影响模型结合的精确度;

构件的工业燕尾槽专利设计使六面都可拼接,独特的设计可实现随心所欲的组合和扩充。

它由各种型号和规格的零件构成,类似于积木。

零件的种类很多,几乎包括了机械课程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零件,如机械零件:

连杆、凸轮、齿轮(普通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等)、蜗轮、蜗杆、螺杆、铰链、带、链条、轴(直轴和曲轴)、联轴器、弹簧、减速器、齿轮箱、车轮等;

电气零件:

直流电机、灯泡、电磁气阀、行程开关、传感器(光敏、热敏、磁敏、触敏)、可调直流变压器、电脑接口板、PLC接口板、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等;

气动零件:

储气罐、汽缸、活塞、气弯头、手动气阀、电磁气阀、气管等。

由这些零件的不同组合便可构造出各式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技术组和机器人组。

技术组又包括传感器技术组、气动技术组、汽车技术组、太阳能技术组、万能组合包。

机器人组又包括3D机器人、计算机器人、实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气动机器人。

学生在慧鱼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各类模型的认识和组装,从而可以熟悉并掌握各类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装置的常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模型的组建中,学生将运用到机械加工、气动技术、电子电路和软件编程等知识,从而加深了对这些相关课程的理解。

另外通过慧鱼模型的搭建和组装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2.2慧鱼机器人分析

此次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项目,我们所完成的是慧鱼工业机器人中的三自由度机械手,它能够通过智能控制接口盒的编程控制实现三个自由度方向(旋转、水平、垂直)的夹取或放置物品,因此操作范围大,灵活性好。

2.2.1机器人机构组成

如图1.1所示,该机器人为三自由度机械手,其机械手爪有夹紧和松开物件的功能,由三个电机驱动三个自由度的运动,由一个电机控制手爪的夹紧和松开。

可实现整体的旋转、水平、垂直运动及手爪的夹紧、松开运动。

该机械人可通过PC对控制芯片进行编程,从而输出控制信号到各电机,驱动机械人的运动方向或行程,从而夹取或放置物件。

图2.1机械手机构组成

2.2.2机器人工作空间形式

该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主要有三个自由度的运动和机械手爪的夹松运动。

1、自由度一:

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如图2.2所示

图2.2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

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蜗杆,蜗杆与齿轮啮合传动,齿轮转动带动整个底座进行旋转运动。

2、自由度二:

机械手的水平运动,如图2.3所示

图2.3机械手的前后运动

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丝杆,再通过链条和螺旋机构转化为工作台的前后运动。

3、自由度三:

机械手的垂直运动

图2.4机械手的上下运动

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丝杆,再通过链条和螺旋机构转化为水平前后运动,最后经连杆机构转化为机械手的上下运动

4、机械手爪的夹紧与放松运动

图2.5机械手夹紧与放松运动

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传动轴,不同轴线的各传动杆通过万向铰链进行连接并传递动力,最近将杆件的旋转运动通过螺旋机构转化为手爪的夹紧或松开运动。

2.2.3机器人机械传动方式

1、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

如下图所示,传动方式为:

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圆柱蜗杆传动—基座

电动机

减速箱

图2.6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机构简图

2、机械手的水平运动

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螺旋机构—机架

图2.7机械手的前后运动机构简图

3、机械手的垂直运动

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螺旋机构—连杆机构—机架

图2.8机械手的垂直运动机构简图

4、机械手爪夹紧与放松运动

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传动轴—万向铰链—传动轴—螺旋机构—连杆机构—手爪

图2.9机械手爪夹紧与放松运动机构简图

2.2.4机器人位移速度控制方式

该机器人整体与控制芯片盒连接,并通过PC的程序编制与载入,将控制信号输送到电机。

其中速度控制信号将控制电机的速度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速度转变,并且时间控制信号将于速度控制信号配合实现机器人的运动位移量可调。

为了防止超出行程,各主要机械运动构件附近安装有限位行程开关,以限制运动的极限位置,同时也是运动的起始位置;

当各运动构件运动碰到两边的限位行程开关后,机器人将停止运动。

1、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位移速度控制

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控制芯片的位移速度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动力输出轴通过蜗轮机构将动力转换为基座齿轮的转动。

躯干的理论旋转范围为0°

~360°

2.机械手的水平运动位移速度控制

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控制芯片的速度位移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然后动力轴的转动通过螺旋机构转化为机架的水平前后运动。

3、机械手的垂直运动位移速度控制

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智能控制接口盒的速度位移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减速箱输出动力到丝杆,再通过螺旋机构转化为机架的前后水平运动,最后通过连杆机构转化为机械臂的上下摆动。

4、机械手爪夹紧与放松运动位移速度控制

减速箱输出动力到传动轴,各传动轴因轴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故需通过万向铰链连接,最后传递到螺旋机构,带动连杆机构从而形成机械手爪的夹紧与松开运动。

2.2.5机器人模型图绘制

下图为用UG所画的3D图:

图2.10机器人UG模型图

从图中可以容易得知该机械手的运动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

基座的旋转运动,机架的前后运动,机械臂的上下摆动和机械手爪运动。

每一个运动系统的控制部分组成都是由一个直流电机、两个行程开关组成。

以下为各运动的主要运动构件模型图:

1、机械手基座旋转运动

图2.11机械手基座旋转运动UG模型图

该运动主要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蜗杆、齿轮。

2.机械手水平运动

图2.12机械手水平运动UG模型图

该运动主要构件有主要运动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丝杆、螺旋传动块、导杆。

3、机械手垂直运动

图2.13机械手垂直运动UG模型图

该运动主要构件有主要运动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丝杆、螺旋传动块、连杆机构

4、机械手爪夹紧与松开运动

图2.14机械手爪夹紧与松开运动UG模型图

该运动主要构件有主要运动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传动轴、万向铰链、螺旋传动块、连杆机构。

2.2.6机器人计算机控制接口

计算机控制原理简图如下图所示:

机器人运动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核心,“智能接口板”为信号发送接收装置。

信号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

一方面,微型计算机发送指令,通过智能接口板输出给电机,使电机运动。

另一方面,行程开关的信号经由智能接口板输入到计算机中,根据信号的结果执行相应的动作。

行程开关是一个触发式的开关,当触头被按下时,则电路接地,此时通过智能接口板采集到的信号为低电平,数字信号为0;

当触头悬置时,则电路断开,此时输出的数字信号为1。

计算机根据接受到的信号发出不同的命令,如使电机旋转或停止。

控制

信号

智能接口盒

微型计算机

电机

行程开关

反馈

图2.15机器人计算机控制接口原理图

4.总结

在这个实验中,我所在的小组主要是根据要求完成机器人的组装,在实验中我和队友们经过合理分工和努力,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使得机器人按要求进行运行。

在经过装配机器人的组装实践活动,学习和理解了机器人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传动系统和控制反馈系统。

也使得我们更加了解传动部分和控制反馈系统之间的协作运行,弄清楚了他动作的顺利和原理,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巩固了机电一体化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以后学习的方向。

虽然在实验中碰到了一些小困难,但是在老师的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