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62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教版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1—2课时备课教师严祖华

课题

第一单元信息的采集与整理第一节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

分析

重点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难点

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信息的需求与来源

二、信息的采集

三、信息的整理与保存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们的“国宝”。

四川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它们提供了适合的生活环境。

但大家或许还不够了解它们,比如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什么?

它们的生存现状怎样?

今天我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收集信息了解大熊猫的习性。

教师提示: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从分析问题开始,列出信息需求分析表,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

同学们自学课本对大熊猫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

任务一:

通过问题分析,可以选择一些项目作为研究内容,并制作信息需求分析表。

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活动任务,列出你们的信息需求分析表。

可以参照书本表1-1-1。

同学们在确定了信息需求之后,就可以根据需求寻找来源。

教师提示:

一般来说,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事物本身、他人和媒体。

信息的来源越广,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获取可靠信息的概率就越高。

因此,为了使收集的信息更具说服力,应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尽量选择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信息源。

任务二: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信息来源,并完成信息来源分析表的填写。

信息内容

信息类型

获取信息来源的方式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衍生文化

教师随机邀请小组展示本组填写的信息来源分析表,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根据信息的来源不同,采集信息的方法也不同。

任务三:

通过刚才教师的讲解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探索发现我们可以使用哪些工具来采集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信息来源

工具

事物本身

他人

媒体

请小组展示自己填写的表格,并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

在获取有效信息后,我们需要将信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

把获取的信息文件输入本地计算机保存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方法。

比如在资源管理器中保存信息文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可使用云盘保存信息。

通常我们可以将收集的信息按内容或按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保存,获取的信息类型主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1、按内容分类整理信息

2、按类型分类整理信息

课堂小结

教师补充:

现在的数码设备大多可以直接采集信息并实现数字化存储。

比如我们使用录音笔采访大熊猫饲养员,通过数据线或网络可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保存。

那么,对于非数字化格式的信息,如纸质书本上的文字等,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文件,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数字化。

比如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文字、用图表处理软件输入数据、用扫描仪转化纸质信息等。

数字的信息化如图:

任务四:

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教师对于信息保存方法的讲解,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将刚才获取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中保存。

并展示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选择恰当的方法采集并整理、保存信

息。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板书)

第一单元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第一节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一、信息的需求与来源

二、信息的采集

三、信息的整理与保存

作业

收集并完善关于大熊猫的信息整理与保存。

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3—4课时备课教师严祖华

课题

第一单元信息的采集与整理第二节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2.学会合法使用网络信息。

教材

分析

重点

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学会合法使用网络信息。

难点

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使用网络获取信息

二、合法使用网上信息

三、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

同学们,我们知道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其中,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借助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教师讲解:

搜索引擎是我们较为常用的网络信息获取工具。

搜索引擎的种类很多,其搜索范围及搜索效率各有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搜索方法是关键字搜索,也可使用语音输入或图像识别进行搜索,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如图所示。

任务一:

请你使用搜索引擎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所使用的方法。

教师提示:

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时,也可按类别进行查找,如图片、视频等,如下图所示。

教师补充:

我们还可以在某一专题范围内,通过查找专题网站获取信息,如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网站查找专题信息。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小组展示交流自己所用到的方法,并及时评价。

任务二:

小组探究:

如果要获取大熊猫不同信息类型的资料,应采用什么方法?

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网络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类型

获取的方法

文字

使用“复制”“粘贴”或“另存为”文本格式的方法把网页中的文字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中。

图片

音频

视频

小组探究完成,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展示,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

我们在使用互联网信息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都明确规定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侵权不盗版,不违规转载文字、图片、音频等。

合法引用或转载时,应注明出处。

加强自我约束,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内容负责。

自己的原创作品也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他人不得随意修改及转载。

任务三:

结合以下案例,查找我国在网络信息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案例:

2018年10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份终审判决:

国内某网络媒体因非法转载另一家媒体的4篇稿件,被判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另赔偿被转载媒体为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1.01万元。

事情是因为该网络媒体未获得任何授权,将某报纸原创的新闻报道放到自己的网络平台上,通过流量赚取利益,且未向该报支付任何费用。

据悉,这也是目前网络违法转载传统媒体原创新闻稿件判赔金额最高的案例。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发表观点,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是不是发现搜索引擎越来越聪明了?

它不仅能帮助你搜到想要的信息,还可以推荐其他的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比如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1+1=”,你会发现搜索结果列表中靠前的就是一个计算器,它知道你现在要做算术题,而不是想搜索含有“1+1=”的相关文章,如图所示: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教师讲解:

这是因为搜索引擎已经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拥有了强大的自动推荐能力。

就像你的朋友那样,知道你对什么感兴趣,想要得到什么。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好处之一。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并会合法的去使用网络信息。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板书)

第一单元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第二节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一、使用网络获取信息

二、合法使用网上信息

三、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

作业

通过这堂课学习到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收集和完善研究大熊猫习性所需的信息。

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5—6课时备课教师严祖华

课题

第二单元我的多媒体研学报第一节梳理内容规划报告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2.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规划设计方法。

教材

分析

重点

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规划设计方法

难点

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规划设计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总结和梳理研学内容

二、规划和设计演示报告

三、整理和保存素材资料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学会儿收集和整理信息。

欢欢小组在“国宝的自然天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兖基地进行了研学,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他们了解到了大熊猫的成长历程和生活习性。

教师讲解:

欢欢小组进行了分工,确定了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要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

乐乐同学研究大熊猫的“成长历程”,团团同学研究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圆圆同学研究大熊猫相关的“衍生文化”。

通过研学活动,欢欢小组完成了各自的研学任务。

现在请同学们也来完成自己的研学任务吧。

任务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15-16页,从你完成的研学活动中,选择一个主题,参照表2-1-1,完成研究性

学习总结表的填写。

研究性学习总结表

主题:

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

研究资料

完成后小组展示交流,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

多媒体演示文稿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