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761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一号文件Word格式.doc

1、矿井杜绝瓦斯、煤尘、顶板、水害、火灾等重大事故及一次3人以上死亡事故;

2、地面生产单位消灭重伤以上事故和重大灾害性事故;

3、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管理示范矿井建设达到年度规划目标;

4、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山西焦煤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5、全年瓦斯超限次数在上年的基础上再下降50%,消灭3%及以上的瓦斯超限事故。

三、总体思路

2012年,在坚持执行2011年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巩固“两化”建设成果。

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项建设,突出三项重点,落实五个责任,实现九个提升,努力建设“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人员无失误”的本质安全型企业。

围绕一个中心:

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实现安全发展为中心。

搞好两项建设:

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突出三项重点:

突出抓好瓦斯治理、防治水和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

落实五个责任: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及监管责任、落实各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落实职工的岗位操作安全责任。

实现九个提升:

提升安全自主管理水平、提升综合抗灾能力、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管控能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资源整合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水平、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四、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安全自主管理水平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建立集团公司、区域公司、矿井(公司)分层次安全监督、分级负责、自主管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责、权、利相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各矿(厂、公司)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单位,必须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落实到每个科室、区队、班组、岗位。

要严格落实新建矿井、改扩建矿井建设、施工、监理三方的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要对项目建设安全全面负责,认真履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安全负主体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对所监理工程的施工负安全监理责任。

各区域公司对所辖矿井负安全管理责任,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集团公司负安全监管责任,安全监管重点要立足于管住大系统,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

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各级领导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各级安监部门对安全生产负监督检查责任,各级职能部门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业务保安责任,都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狠抓安全重点工作,提升综合抗灾能力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切实抓好生产矿井特别是资源整合矿井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提升运输等安全重点工作,实现大系统无隐患、无缺陷,杜绝大事故。

1、继续加强“一通三防”重点整治工作

⑴继续开展通风系统改造工作。

优化、简化通风网络,降低通风阻力,消灭风速超限和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杜绝盲巷,切实提升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抗灾变能力,使集团公司矿井通风系统实现独立、合理和安全可靠。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规范局扇“五专一化”设计和切换措施及管理工作,保证局部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⑵深化瓦斯超前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焦煤“关于深入推进瓦斯彻底整治年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全面建立和完善井上、下立体综合抽采体系,大力实施大面积区域性瓦斯预抽及高、底抽采巷抽采等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全面完成瓦斯区域抽采巷道工程、地面抽采井工程、区域预抽进尺、瓦斯抽采钻孔进尺和瓦斯抽采量等年度计划指标,保证瓦斯抽采达标,实现超前治理瓦斯。

2012年是集团公司确立的“防突起步攻坚年”。

针对我公司高瓦斯矿井出现瓦斯突出危险的新情况,必须完善防突管理制度,健全防突机构,建立专业防突施工队伍和防突实验室,加强防突队伍的培训,加快防突工程建设。

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预防为主,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新建矿井、资源整合矿井和水平延伸矿井,都要把瓦斯抽采纳入矿井整体设计和施工中,并与矿井建设同步实施。

2012年,全公司瓦斯超限次数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下降50%,消灭3%及以上的瓦斯超限事故,力争实现“零超限”,实现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状态采掘活动。

必须牢固确立“无计划停电停风、瓦斯超限、电气失爆都是事故”的理念,井下各地点瓦斯超限报警及断电值、复电值全部按下调0.2个百分点进行管理,严格瓦斯超限事故追查处理及问责,对2%以上的瓦斯超限按一级非伤亡事故追查处理;

1%-2%的瓦斯超限按二级非伤亡事故追查处理;

0.8%-1%的瓦斯超限按三级非伤亡事故追查处理。

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瓦斯抽采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四量”考核,保证矿井“抽、掘、采”的平衡,做到不抽不采。

同时要加快瓦斯利用项目的施工和建设管理,及早利用瓦斯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⑶加强防灭火管理。

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编制矿井、采区、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完善黄泥灌浆系统、注氮系统及束管监测系统,对灌浆工作进行定量考核。

自然发火矿井要建立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体系,为防灭火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要消灭井下临时通风设施。

各单位必须认真落实各项防灭火技术措施,切实消灭矿井内、外因火灾事故。

⑷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体系。

推行“谁产尘谁治理”的理念,狠抓源头治理工作。

要从防尘达标入手,严格综合防尘各项措施的落实。

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综合防尘的自动化水平,开展煤尘自动监测工作。

2012年矿井平均粉尘浓度要比2011年下降30%,实现煤炭生产与综合防尘工作同步发展,消灭煤尘堆积和煤尘灾害事故。

2、进一步强化矿井防治水工作

全面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规定,落实集团公司矿井防治水“十条红线”管理规定以及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物钻并举”的防治水措施。

牢固树立“防治水三项制度不落实就是事故”、“有掘不探就是事故”、“无预报遇构造和采空区就是事故”的理念,对水害隐患和事故进行严肃的追查处理。

要完善探放水设计,严格落实“物探先行、钻探跟进”规定,以带压开采、资源整合和受小窑威胁的矿井为重点,规范地质“三书”(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水文“三单”(水害通知单、停止掘进通知单、允许掘进通知单)、探放水“三线”(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等基础资料,准确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和构造的导水性,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办法和带压开采措施,认真付诸实施。

要完善矿井防排水系统,积极进行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使矿井排水能力能够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和突发水害情况下的排水要求,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要建立强排水系统。

要强化防治水现场管理,重点落实好“三项制度”和“三专”要求,严格执行探放水钻孔有效进尺验收制度,保证探放水工程质量,坚决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3、深化机电、提升运输隐患治理

继续抓好矿区供电系统的改造和完善工作,特别是要加快高瓦斯矿井和资源整合矿井供电系统改造和建设步伐,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电源、双回路供电。

到今年三季度末,消除因供电故障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

要聘请专家对矿井井上、下供电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和安全会诊,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彻底消除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继续深入开展运输专项整治。

轨道运输要完善防跑车及跑车防护装置,辅助运输要更新观念,全面推广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实现辅助运输无轨化、连续化。

全面加强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强制完成第三批国家明令禁止淘汰设备的更新改造,切实完善各种保护,确保实现机电、运输安全无事故。

4、加强顶板管理

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新的支护技术,严格作业规程编写、审批和贯彻落实,保证规程有效指导生产。

技术部门要深入研究地质资料,确定科学的支护参数,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加强顶板矿压观测,提高支护强度,特别是要抓好巷道交叉点、贯通、初采末回、过构造、过顶板破碎区、压力集中区及冒顶区等特殊作业地点的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5、加强地面安全工作

抓好洗煤、交通运输、机械修造、发供电、建筑施工、自营铁路、消防、危化品、民爆物品、压力容器、化工、供水、供气、供暖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每季度,由集团公司安监局牵头组织新产业发展局、营运公司、生活服务等业务部门,分组、分专业进行一次地面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无事故。

要抓好公共集会场所等重点领域、特殊时期、特殊地段及要害场所的安全管理,严格大型活动审批备案和制定应急预案制度,搞好“雨季三防”和“冬季三防”等季节性时段的安全工作,落实各项应急预案,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矿区安全。

(三)加强“双基”建设,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创新搞好班组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自主管理作用,不断赋予班组建设新的内涵,深入开展以班组为核心的安全管理竞赛,严格落实班前安全教育、入井集体安全宣誓与确认、带班长擎旗与职工列队出入井“三项制度”,促进班组实现管理制度化、操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

要鼓励班组开展现场安全管理创新和星级班组竞赛活动,积极培育和全面打造具有汾西特色的班组管理法和班组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石。

加强劳动组织和劳动用工管理。

严格落实劳动用工“五统一”制度,理顺煤矿用工管理职能,落实煤矿用工监管责任,推动煤矿劳动用工规范化、制度化。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对现有生产矿井和资源整合矿井要实施分类指导,强化典型引路,重点放在抓动态达标上。

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考核,以精细化促进标准化,建立起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

要严抓细管,扎实推进,切实做好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作,2012年全公司要有新峪、新柳、双柳、中兴、河东、紫金、宜兴7对矿井建成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各地面厂(公司)要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争创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

各区域公司及资源整合矿井公司要积极借鉴大矿经验,完善标准化考核办法,严抓落实,实现与大矿同步协调推进。

继续抓好安全管理专业化示范矿井达标建设。

现有生产矿井都要建成专业化示范矿井,实现专业示范、典型带动、总体推进。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提升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总工程师为主的煤矿安全技术责任体系,坚持“安全生产,技术先行”的原则,严把技术措施、作业规程编制、审批、贯彻、执行关。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在煤矿中的应用。

大力探索绿色环保、清洁高效的安全开采技术,为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要确保“科技兴安”资金的投入,提足用好安全费用。

生产矿井按原煤产量从吨煤成本中提取不低于50元,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特别要保证瓦斯、水、火等重大灾害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