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711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加之流量偏小,植物园旁的人工湖常年缺水,其底部植物自然衍生出不同种类,且乔灌草层次丰富,植被茂盛。

且南北两侧河道,除了河流本身,还有许多相连的水田、池塘,周围又环有林木,水鸟多栖息在附近。

3、气候和土壤:

地属海南岛的亚热带气候,旱季雨季分明。

夏季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

冬季温暖湿润,适合热带亚热带植物生长。

偶有台风侵袭,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力。

当地土壤情况,由于该地区开发深度较浅,因此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不是十分严重,自然植被虽然被人工植被代替,但由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其恢复能力较强,即使是在生产用地的经济林里,也有野生地被。

该区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发达。

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为林业用地、香蕉林和农田,其次为宅基地、乡镇工业用地和花圃用地。

4、生态环境概况:

校园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人类开发的影响。

虽然周围大量的植被、环校的水体,都为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人类开发力度过大,人群活动频繁,树木、草丛中已无大型哺乳动物,仅有鸟类、鼠类、蛇类、蛙类及昆虫类小型动物。

以作物为特点的人工植被主要为水稻、橡胶、水果种植。

二、校园绿地现状调查

将校园视为小镇,则儋州校区的绿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1、公园绿地:

(1)位于校园东北侧的植物园和南药园:

可将其视为公园。

该场地范围较大,内有丰富植物。

园内沿园路设有简单座椅和廊架,没有太多的服务设施,游园以游览为主。

与植物园相连,外侧河边有开阔草地,设有少量石桌石凳,平时使用率较高,多为傍晚锻炼和散步的去处,也做游园之后休憩停留的地点。

南药园以药类植物为主,全园分区,沿河呈带状分布,园内没有任何可供休憩的设施。

(2)位于宿舍区和教学区之间的带状公园:

(由三部分组成)

① 位于新教楼前的广场:

由于校区内缺乏硬质铺装的场地给人们活动,加之该场地内园椅、可坐花池、置石等较多,又有大树荫蔽,所以这片广场非常受欢迎,白天作为交通空间和办公楼前的广场,兼具有为简短会面提供场地的功能。

傍晚开始,当地居民在此的活动开始增加,其中以老人、幼儿和亲年人居多。

缺陷:

但都没有各自的活动区域,大家共享一个空间。

② 位于招待所前的绿地:

它处于从宿舍区到教学区的中间地带,因为越向东越远离教学楼,顾其西侧,靠近登峰路十字路口出使用率高,无论是清晨早读、来往通行和休憩、会面,都是较佳的场地。

存在的缺陷是东侧绿化面积大,但使用情况不够理想。

原因有一下几点:

A休憩设施偏少B夜间照明不足C简单的草坪大树,无景可尚

③ 位于图书馆前的绿地:

从登峰路的十字路口到风雨足球场之间的狭长绿地,因其处于交通要道上,使用率较高。

图书馆前的部分设有简单亭子、可坐的树池和台阶,清早早读的同学很多,其余大部分承担的是交通功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分析:

该场地从西向东,逐渐远离宿舍区,但使用情况却越来越好。

西侧由于过多的交通需要而弱化了它的景观功能,东部由于设施相对完善,而更加受到住户的喜爱。

因此考虑将场地重新整合,以缓解学生对活动场地的强大需求。

(3)位于校区南侧河岸的带状公园:

该场地从汽车站出延伸到水坝处,地理环境优越,沿河而建。

其有东湖舞池、情人岛等。

但是因规划不佳场地内景物过于随意、东湖水非干即臭、夜间照明不足而少有人特意到此游玩,唯一使用量较大的是东湖舞池,每天傍晚练舞的同学很多。

场地缺陷:

没有充分利用起它的优良地势,基础设施缺乏,导致游览状态不佳。

(4)宿舍区内A3和A5楼下的草坪:

该草地处于宿舍楼A3A5和一食堂、人工湖之间,被宿舍楼环抱。

在上下课高峰期,草地起到了良好的交通功能。

课余时间,草地成为了三三两两集会、集体聚会的良好场所,在宿舍区内也是为数不多的公共集会场地。

离宿舍楼太近,大型的活动对宿舍内干扰较大。

设施也不完善,只有少数坐凳、阴雨天草地只能通行,无法使用。

总结:

校区内公园绿地较为缺乏,现有的完全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而本应发挥其作用的场地又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价值,导致使用整个儋州校区公园绿地使用状况较为怪异,越远离居住区的使用状况越好。

2、生产绿地:

(1)苗圃基地:

苗圃基地在学校内有多处分布。

从东侧植物园到西侧农学院基地,都有不同规模、类型的苗木基地。

其占地面积广,有集中有分散。

在东侧到北侧植物园附近的苗圃较为集中,生产规模化、有温室、大棚、荫棚等,较为齐全。

苗木整体种植也易形成景观。

北侧是橡胶苗基地也较大,规模化,管理精细。

而西侧、以及校园内散乱分布的一些苗圃,规模则较小,没有形成统一景观,反而与周边环境差异较大,且对土地地利用率也较低,管理粗放。

3、防护绿地

缺失。

医院和工厂紧邻南侧河道,其上游不远处就是美食街,没有卫生隔离带。

4、附属绿地

(1)居住用地:

主要分一下几个区域:

① 宿舍区:

宿舍区位于校区的最西侧,外部除去少量当地居民零散的平房,就是农学院基地。

虽然占地面积不是最大,但是人口数、流量是最大的。

② 北侧的居民区:

以当地人为主要居住对象,设有6层高的居住组团。

③ 南区(教工区):

相对较为规模化,居民数量也较多,其内部有少量绿地,不成系统。

④ 西北侧的平房:

部分已经空置,房屋年老失修,多为当地居民自己建设,布局散乱,其周边环境条件较差。

⑤ 登峰路东侧:

为低层小楼,部分已经荒废,成为大学生创业街,楼上有住户,也有出租。

环境条件不佳,房屋陈旧。

(2)工业用地:

在规划用地的最南端,有两所对橡胶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收购加工的工厂,位于进入主校区的两侧。

其离校区很近,周围没有隔离带,对环境影响很大。

(3)道路广场用地:

校区道路主要呈方格网方式布局,周边绿化相对薄弱,没有形成景观,只是单纯地将道路在土地上划出。

广场用地极少,造成了学生对活动场地的极大匮乏。

5、其他绿地:

(1)湿地:

沿南北两侧的河道,分布有多处凹陷地,水塘等,由于处于人类活动较频繁的范围,打部分被改造成为水稻田、鱼塘等,且相互联系不大;

有的由于不便于管理而成为了荒地,却又被从原来的湿地系统中隔离出来。

导致的后果就是野生鸟类栖息地地减少;

雨季到来时对暴涨的河水没有抵抗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差。

三、绿地布局结构及其问题

1、整体散漫,布局随意:

儋州校区建校时间长,房屋年龄跨度大,风格不统一。

布局随意,导致建筑格局散乱,不成系统。

2、结构不明晰,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后期又没有架构起新的体系:

原有的河道湿地系统被破坏,带状生态带不明显。

校区内绿地混乱,点线面没有清楚的关系,纤细性不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