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64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docx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

肺结核病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肺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国流行,全球近20亿人口受结核菌的感染,有2000万人患结核病,每年新发病人达800万—1000万人。

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

     我国结核疫情属于世界上22个高流行国家之一,全国有5亿以上人口受结核菌的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余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达200余万,每年有113万新结核病人发生,还有大量肺外结核病人存在,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达25万。

结核病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发展成肺结核,亦可经淋巴与血液循环播散引起结核性胸膜炎及其他肺外结核病。

 

二、肺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

     病原学

     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在改良罗氏培养基需4—6周才能繁殖成明显的菌落。

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名抗酸杆菌。

镜检为细长、稍弯的杆菌。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

但在烈日下曝晒2小时,5%—15%来苏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灭。

 

     流行病学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咳嗽、打喷嚏等排出的飞沫颗粒中的结核杆菌传染健康人。

因此,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控制的重点。

结核菌亦可通过黏膜和破损的皮肤而感染,但非常少见。

牛型结核病通常是人们饮用未消毒、带结核菌的牛奶而传染。

病牛也能通过飞沫颗粒将结核菌传染给牛场工人,肺外结核除结核性窦道分泌物含结核杆菌外,一般无传染性。

 

     发病原理及病理变化

     肺部(常为小儿)首次感染结核菌后(初感染),细菌被吞噬细胞携带至肺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并可周身播散(隐性菌血期)。

此时若免疫力过于低下,可以发展成为原发性结核病。

但在成人(往往在儿童时期已经受过轻微感染,或是已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具有相当的免疫力。

此时的再感染,多不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也不易发生周身性播散,而在再感染局部发生剧烈组织反应,病灶为渗出性,甚至干酪变质、液化而形成空洞。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有渗出、增生和变质三个方面。

     1、渗出为主的病变

     表现为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早期渗出性病灶中有中性粒细胞,以后多为大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

在大单核细胞内常可见到吞入的结核菌。

渗出性病变往往出现在结核炎症的早期或病灶发生恶化时,有时亦见于浆膜结核。

病情好转时,渗出性病变可以完全吸收消散。

     2、增生为主的病变

     开始可有短暂的渗出阶段。

当大单核细胞吞噬并消化了结核菌后,菌的磷脂成分使大单核细胞形态变大而扁平,类似上皮细胞,称为“类上皮细胞”。

类上皮细胞相聚成团,中央可有多核巨细胞出现,在其外围常有较多的淋巴细胞聚集,形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为结核病特征性的病变。

结核结节中不易找到结核菌。

增生为主的病变往往发生在菌量较少、人体细胞免疫占优势的情况下。

     3、变质为主的病变

     常发生在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量过多、变态反应过于剧烈时,上述渗出性病变和结核结节连同原有的组织结构一起坏死。

这是一种彻底的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呈灰白略带黄色,质松而脆,状似干酪,故名干酪样坏死。

镜检可见一片凝固的、染成伊红色的、无结构的坏死组织。

     上述三种病变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肺部病灶中,但往往有一种病变是主要的。

 

     肺结核的分类

     结核病分原发和继发性,初染时多为原发(Ⅰ型);而原发性感染后遗留的病灶,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感染,通过血循环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继发感染(Ⅱ型~Ⅳ型)。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

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

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检查,出现大小不等、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三、如何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的并发症

 广泛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来,肺结核管道播散的并发症,如喉、肠结核已很少见。

肺内空洞及干酪样病变靠近胸膜部位破溃时,可引起结核性脓气胸。

渗出性胸膜炎的胸水,如未及时治疗,亦可逐渐干酪化甚至变为脓性,成为结核性脓胸。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一侧肺毁损,并发肺气肿、肺大疱,可引起自发性气胸,亦可导致慢性源性心脏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

肺结核病灶反复进展及纤维化,致使肺内支气管正常结构遭受破坏,可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常反复咯血。

 

     原发性感染时结核菌随血行分布,潜伏在其他器官,一旦人体免疫力极度减弱,可产生该器官的结核病,常见的有淋巴结、脑膜、骨及泌尿生殖器官结核等。

 

     艾滋病容易继发结核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些发达国家结核病疫情原已显著下降,但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卡氏肺孢子虫、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结核病患者有所增多。

而发展中国家在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主要并发症是结核菌感染,常见的是原有的陈旧性结核病灶复烯(内源性复发)。

同时患有肺结核与艾滋病,其诊断困难,疗效差,病死率高。

     肺结核易与哪些病并存某些疾病或状态为结核病的发病、患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这类病常伴随结核病而存在,称为并存病。

近年来艾滋病、糖尿病、哮喘等都有增多趋势与结核病的伴发率都有增高,应加强对这类疾病的防治。

     艾滋病:

HIV感染降低了机体细胞免疫能力使人体对结核菌易感染易发病,并易传播和死亡,当前非洲艾滋病者中伴发结核者高达1/3,发病是HIV阴性者的3-6倍。

 

     糖尿病:

其代谢异常导致抵抗力下降,以及代谢产物有利于结核菌生长是易感染易发生结核病的基础。

我国糖尿病并发结核病者达19.3%-24.1%,是普通人群的4-8倍,且有增高趋势。

80年代我国结核病并发糖尿病者占1.4%,与普通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1.2%相近。

但十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二者的并发率甚至已增加一倍以上。

 

     哮喘:

有人发现肺结核者较健康人组并发哮喘者高5倍。

其原因可能为:

(1)结核菌直接损害支气管,且其代谢产物又可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

(2)结核可继发病毒感染诱发哮喘;(3)抗结核药导致过敏反应,有报导发生率约1.5%。

 

     矽肺:

由于矽尘损害吞噬细胞功能,并影响外周细胞,干扰淋巴因子生成,故影响免疫功能而易发结核。

结核者因呼吸道对粉尘清除功能降低也易并发矽肺。

二者并发率颇高。

一、二期矽肺并发结核者占20-40%,三期者可达70-95%。

 

     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有

     1、及早发现和治愈传染源 

     1名传染源平均可传染15名健康人,传染主要发生在未被发现的治疗之前,因为传染源在未发现前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手段,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接触密切,接触者容易被结核菌感染。

因此首先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才能缩短传染源的传染期。

早发现才能做到早治疗,且可选择的药物多,治疗费用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大,病人容易耐受,治疗可顺利进行,治愈的可能性大,从而减少治疗的失败率和结核菌在社会中的传播。

肺结核病人常有慢性咳嗽、咳痰和咯血症状,有的病人尚有发热、胸痛、盗汗、乏力等症状,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3周或有相关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检查。

如确诊为肺结核要正规治疗,完成规定疗程。

     2、 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

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病人在公共场所应带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不要面对他人大声说话。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

在通风不良、较密闭的环境,如冬季家庭内、集体生活居住拥挤的群体内,结核菌容易传播,需要定时开窗通风,日光照射也很重要。

     (3)减少接触传染源:

排菌肺结核病人应避免到人群拥挤、人群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发现肺结核,除积极治疗、通风换气外,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让患者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则分床睡。

     3、减少结核菌感染者的发病

     感染结核菌后,约有1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发生结核病,主要决定于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1)增加人体抵抗力,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期工作过累,精神紧张;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偏食和为减肥造成营养不良;并注意适当锻炼、运动。

     

(2)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艾滋病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脏器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增加结核病的发生。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①戒烟。

现在已证明吸烟者患结核病高于不吸烟者,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

吸烟常引起咳嗽、咳痰而掩盖肺结核症状,影响肺结核的及时发现和治疗。

②限酒。

大量饮酒影响正常饮食规律,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同时酒可损伤肝脏,一旦患结核病可增加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毒性而影响彻底治疗。

③应避免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

 

四、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了大量结核菌,否则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则不一样,只要有1~2个结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发病。

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起。

我国内蒙古有项调查,发现农牧民肺结核病人中10.6%为牛型结核,他们有喝生牛奶的习惯。

结核病是一个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动物如猪、猫、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结核病。

人类和这些动物经常接触,既可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也可将自身结核病传给所饲养的动物。

北京动物园曾有观赏的动物犀牛被确诊为肺结核,它的痰菌经鉴定为人型结核杆菌,说明是观众传染给它们的。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传统的观点偏重于尘埃带菌传染,现称菌尘气溶胶传染,即指因肺结核排菌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发病。

因此过去在结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别强调肺结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张肺结核病人的痰不论在医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个痰瓶内经煮沸以后再倒掉,在农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众中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禁止随地吐痰。

此外,也强调病人要和健康人隔离,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头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传染。

     以上的传染方式固然应该注意,但对排菌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排至空气中的微滴核的传染性也应该引起重视。

因为现代研究关于呼吸道传播的机理认为,排菌病人平时大声谈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把带传染性的唾沫飞沫(微滴核);散播于空气中,它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过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