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4310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说明附件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民法总则通过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抓紧开展“第二步”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即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五家民法典编纂工作参加单位全力推进民法典各分编编纂工作。

系统梳理、研究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修改完善相关民事法律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开展立法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实践情况,开展比较研究、了解国外民事立法新发展,广泛听取地方人大、有关部门和单位、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以现行民事法律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实际,形成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征求意见稿)。

今年3月15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征求意见稿)印发地方人大、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法学教学研究机构和一些社会组织征求意见,并召开协调小组会议,听取协调小组各参加单位意见建议。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征求意见稿)作了反复修改。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各分编编纂工作。

2018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几个主要问题的汇报,原则同意请示,并就做好民法典各分编编纂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会后,根据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对草案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经委员长会议讨论,决定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二、关于民法典各分编的总体考虑

在民法典各分编编纂工作中,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遵循和贯彻民法典编纂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进一步完善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财产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公平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增进家庭和睦的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进一步完善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救济制度,连同之前已出台的民法总则,最后形成一部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在民法典各分编编纂工作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民法典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权利法典。

二是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民事立法和实践经验,以法典化方式巩固、确认和发展民事法治建设成果,提高民事法律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适应性,努力发挥引领、推动、保障改革的积极作用。

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贯彻和体现新发展理念。

四是增强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既保持民事法律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保持适度的前瞻性、开放性,同时处理好衔接好法典化民事法律制度体系下各类规范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民法典各分编的结构安排

2016年6月在向党中央汇报民法典编纂工作时,提出民法典各分编包括:

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

总体考虑和工作思路是,民法典各分编的内容经编纂进入民法典,再加上之前已出台的民法总则,形成一部完整的民法典;

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将被替代,不再保留。

各方面对民法典各分编包括上述五编的内容,意见是一致的。

同时,还有一些意见建议在五编基础上增加人格权编、知识产权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编。

经研究认为,在确定哪些内容纳入民法典各分编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内容具有基础性,是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规则;

二是内容具有普遍性,是社会生活普遍适用的通用规则;

三是内容具有稳定性,是经过实践证明切实有效、可以长期适用的惯常规则;

四是内容具有平等自愿性,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依法可采用、可约定的规则。

对于涉及特定群体、领域的内容,原则上由民事特别法规定;

对于民法典各分编的规定难以涵盖和替代的内容,不宜纳入;

对于那些还处于发展变化中、经验还不成熟、拿不准的内容,暂不纳入。

一是关于是否设立人格权编。

经研究认为,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加强人格权保护的呼声和期待较多。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关于“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精神,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总结我国现有人格权法律规范的实践经验,在民法典中增加人格权编是较为妥当、可取的。

人格权编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规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会等方面权利。

二是关于是否设立知识产权编。

经研究认为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1?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一直采用民事特别法的立法方式,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版权)法,还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既规定民事权利等内容,也规定行政管理等内容,与相关国际条约保持总体一致和衔接。

民法典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难以纳入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也难以抽象出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一般性规则。

2?

知识产权制度仍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国内立法执法司法等需要不断调整适应。

如现在就将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纳入民法典,恐难以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

由于以上原因,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仍适宜采用民事特别法的立法方式,针对不同需求,实行单项立法,已有知识产权单行法律仍将继续保留,通过知识产权单行法律健全知识产权相关制度,更有利于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民法典中暂不宜设立知识产权编。

三是关于是否设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编。

经研究认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则的概念体系、规范内容与民法典虽有一定联系,但二者性质不同,在法律的调整范围、立法目标、具体规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民法典不宜设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编。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问题,由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调整。

基于上述考虑,《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包括六编。

关于分编的顺序,原顺序为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

根据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考虑到增加了人格权编,还需要把这一编放在适当的位置,经研究,将分编顺序修改为现在的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

四、民法典各分编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物权编草案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

实践证明物权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是有活力的,在明晰权利归属、实现物权平等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权编草案在物权法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

与现行物权法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1.加强对建筑物业主权利的保护。

第一,强化业主对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

实践中,一些物业服务企业未征求业主意见擅自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外墙、电梯张贴广告等营利。

对此,草案增加规定,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应当由业主共同决定(草案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第二,为了解决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作出决议难的问题,适当降低业主作出决议的门槛(草案第七十三条第二款)。

第三,明确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属于业主共有(草案第七十七条)。

2.增加规定居住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为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草案在用益物权部分增加一章,专门规定居住权,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并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生活居住需要。

这一制度安排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

(草案第十四章)

3.完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的规则。

第一,补充了有关清偿顺序的规定(草案第二百零五条第二款、第二百零六条)。

第二,对于抵押物价款的债权担保赋予优先效力。

针对交易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借款人借款购买货物,同时将该货物抵押给贷款人作为价款的担保的情形,草案赋予了该抵押权优先效力,以保护融资人的权利,促进融资(草案第二百零七条)。

第三,删除具体登记机构的规定。

目前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的登记机构较为分散,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统一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登记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融资担保功能。

考虑到统一登记的具体规则宜由国务院规定,草案删除了有关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具体登记机构的内容,为建立统一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登记制度留下空间(草案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六条)。

物权编草案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汇报:

1.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相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

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

探索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为落实党中央的改革要求,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两个授权决定,授权开展“两权”抵押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工作,并于2017年11月进行了初次审议。

在总结有关改革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审议情况、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基层调研情况,草案对物权法的用益物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作了相应修改,规定实行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出让土地经营权,并对土地经营权的内容作了规定,以体现“三权分置”改革精神(草案第十一章);

修改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相关规定。

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问题,考虑到这两个问题主要涉及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按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应于下半年由国务院提请审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推进起草工作。

因此,物权编草案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