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3910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案例分析Word格式.doc

b、示范领域广

c、作用功效长

(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a、改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辐射作用

b、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示范作用

c、对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提升作用

d、对推进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4)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结合实际所谈的内容只要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构成即可。

案例分析参考:

2、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早在30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

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1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

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

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没人开四节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

他利用暑假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万字。

靠这种自觉地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

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须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欧美、日本的数学家称他和同事们为“浙大学派”。

的确,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连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学生。

在复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潜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见可喜现象。

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1)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与同行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2)结合上述案例就教师应具有的道德修养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的劳动同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3)论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关系

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应变

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开放

高校教育发展的规模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强化

(4)结合实际谈一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结合实际只要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构成即可。

案例分析一、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法学院教师程春明正准备上课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四男生付某突然闯入教室,用菜刀将其砍倒,致其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有目击者称,嫌疑人付某砍伤程春明老师后,并未逃离现场,而是自己拨打电话报警。

付某随后被警察带走。

事发后,有学生在该校BBS以及天涯等网络论坛上发帖称,嫌疑人的女朋友与程春明曾有暧昧关系,嫌疑人不堪忍受。

发帖学生还表示,据了解嫌疑人对此蓄谋已久。

而付某在接受司法机关讯问时说“老师应当为人师表,老师有这种不轨的行为,而学校又不处理,只能‘杀一儆百’来解决问题。

”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人们不竟要问,现在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师生关系何以渐行渐远?

51、大学生付某弑师,说明当代大学生(ADE)

A、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急待加强和改进;

B、普遍心理素质较差,缺乏正确处理生活中矛盾问题的方法;

C、普遍法律意识弱,缺乏对生命基本尊重与关怀;

D、思想政治教育有些院系还停留在表层,致使矛盾长期积累并最终激化;

E、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在大学教育的首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52、程老师被学生所杀说明(ABDE)

A、这是文明教育的悲剧;

B、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师德败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C、高校师生关系普遍异化了;

D、这是一起偶然事件,它并不表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E、每个高校教师都程度不同地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

53、针对上述案例,如何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ABCDE)

A、改变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B、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政课实效性,使之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

C、加强大学教师队伍的师德培训,突出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D、要形成全社会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E、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使学校管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54、针对上述案例,你认为高校及教师应(ABD)。

A、高校应建立师德督导巡视组,对教师师德进行定期调查和反馈并整改;

B、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做到严格自律;

C、高校应适当缩小规模,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D、教师应深入学生生活,细心观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E、要改变行政主导型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

案例分析二:

2011年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并称在给研究生讲课讲“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

”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

截至昨6日15时,56369名网友参与了凤凰网发起的网络调查。

其中,45.4%的受访者质疑“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这一观点,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的成败与否,甚至另有24.6%的受访者明确反对董藩教授的观点,表示知识沾上铜臭味是社会的悲哀。

此外,也有25.6%的受访者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并解释说财富能彰显高学历的价值,教师应该鼓励高学历者积极创造财富。

55、为什么多数网民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

因为(ABD)

A、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级人才的专门场所,用金钱来衡量学生人生价值是一种片面的教育理念。

B、讲“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与教师身份是不适当的。

它助长学生拜金主义行为。

C、高校教师应安贫乐道,讲这种话,有失体面;

D、这是讲究利益,过分功利的思想,它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成才成长;

E、反映出社会对当前高校教师德现状存在着不满;

56、少数网民对此持认同态度,并解释说财富能彰显高学历的价值,教师应该鼓励高学历者积极创造财富。

你觉得其合理性在于(A)。

A、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利益驱动,在追求金钱过程实现个人价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B、这句话本身就是教师激励学生追求财富的一种教育手段。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手段可以不计较;

C、高学历与财富存在对应关系,它讲出了知识的价值;

D、讲“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意味着目前高校的学历教育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E、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应如市场经营一样应以利益为导向,以金钱为衡量标准;

5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德领域出现了哪些新问题?

(ABCD)

A、重金钱、轻事业;

B、讲实惠、淡责任;

C、高职称与实际教学科研能力不相称;

D、教育观念有偏差,教育思想有问题:

E、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重灌输;

58、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你觉得其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哪些内容?

(ABCDE)

A、坚定立场,把握方向;

B、献身教育,甘于奉献;

C、严谨治学,科学育人;

D、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D、团结协作,共同育人;

E、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1、陈老师为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先因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

陈老师非常气愤,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他,倍感委曲,有时上课也控制不信自己的情绪,甚至无法将课上完。

他还经常到领导办公室与领导争执,同事劝说也无效,最后因情绪失控,在家休息,院领导只好安排别的老师代课。

(1)陈老师遇到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麻烦事情?

(2分)D

A.因心理问题导致情绪失去控制。

B.因住房问题导致无法继续上课。

C.因处事为人欠妥,遇到了很多麻烦。

D.遇到了住房与职称评定方面的麻烦。

(2)陈老师是对待这些麻烦事情的态度及处理方法?

(2分)ABC

A.对这两件麻烦事情的态度是不理解、不服气。

B.在分房问题上与领导争吵。

C.在职称问题上不仅与领导争执甚至上课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D.最后,陈老师去了别的学校做代课老师。

(3)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崇高与平凡?

(3分)AB

A.树立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在集体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适度考虑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都要放在一个尺度上来考虑。

D.无私奉献,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有哪些?

(3分)BCD

A.献身教育,甘于奉献。

B.社会主义原则。

C.集体主义原则。

D.人道主义原则。

2、姜伯驹,数学家,拓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其在专业方面研究创造的计算方法在国外称为“姜子群”、“姜空间”。

但是,姜教授始终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他的第一职责,“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些研究”。

他经常说:

“我也喜欢做数学教师。

”在投身数学研究的同时,他又用坚守教学一线50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在姜教授看来,教书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他说: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好青年一代。

”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他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并多次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设新的课程,力图把世界最新学术成就和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尽快赶上国际数学研究水平。

他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是:

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并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及创新思维。

在北大,学生称姜伯驹是“最好的老师”,并总结姜老师的教学:

精益求精、高屋建瓴、融会贯通、因材施教。

(1)姜伯驹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2分)ABCD

A.姜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

B.其在专业方面领先国际水平。

C.但他始终把教书育人看得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D.他说: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些研究”。

(2)姜伯驹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是什么?

(2分)CD

A.他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