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docx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读后感
课程标准应该是我们教师教学的根本。
借助这次继续教育的机会,我认真学习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对思品新课程及其标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本次新课标的制定,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原则。
总之新的课程理念从以前关注整个社会的需要到现在开始关注学生怎样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构成了德育内容框架和体系。
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这种融合不是知识点的硬性接合与拼凑,而是从中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呈现出来的,是他们生活中所实际遇到的问题。
这样,教材与学生之间是以实际生活为联系的媒介或桥梁,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和成人的话语为沟通媒介
新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品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形成、树立、增强)引导学生(遵守、追求、弘扬、树立、)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程的分类目标为从高到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
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
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
一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坚持教学联系实际。
二要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
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三要选择学生关注的话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
“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为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重建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1.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材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范例、题例,是教师进行教学知识的工具,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
学习教材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掌握知识,而在于通过对教材中概念、原理、事实、教学背景的认识,培养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发展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情感。
过去书本便是世界,现在是世界就是书本。
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利用和开发其他课程资源,在设计导学案时,就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和社会生活,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活动,国际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
2.树立新的学生观
学生是有思想头脑、有主动积极性、有潜在创造力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
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客观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支持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他们潜能和素质的环境。
3.树立新的教师观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传授教科书的内容,教师不是处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而是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不是“灌”而是“导”,教师在教学上主要起引导、指导、疏导的作用,在教学管理上主要起组织的作用。
教师的任
务,不单是教知识,更主要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创新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民主、科学的办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生存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任务是,根据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体察学生的心理,灵活多样地设计教学活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愉快、生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成长。
4.树立新的教学观
第一,教学不单是智育过程,还承担着思想的提高、品德的完善、能力的形成和体力的增强,第二,教学不但是个认识的过程,教学也是个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要以课堂为中心,要扩大教学空间,重视教学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教学不但是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上采用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质得到极大地发挥。
第四,教学过程是教师实践和创新的极好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搞好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
第五,教学是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没有师生相互沟通,真正的教学就没有发生。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更要及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用现代教学观指导教学,让这门课程在塑造学生人格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