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098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doc

(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

2.(贵港)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ABCDE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__。

3.(黄石)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___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他把制取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北)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2)选择装置。

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3)制取气体。

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方法是。

(4)气体检验。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机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不正确。

其他气体也可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或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5.(河南)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采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要求?

    

(2)B装置可以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可采用C装置(气体由d口进入)收集

的一种气体的名称,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该气体。

答案:

(1)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2)CaCO3+2HCl==CaCl2+H2O+CO2↑

(或2H2O22H2O+O2↑)

(3)二氧化碳(或氧气等)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即可验证(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验证)

6.(兰州)(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带小孔的隔板

ABCDEF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②。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

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作用。

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通入。

答案:

(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①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②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E或F或G(E或F都填上的满分,只填一个的0.5分。

G不填不扣分);MnO2,

催化作用,2H2O22H2O+O2↑(4)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

(凡叙述合理均可得分);(6)b

7.(江西)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答案:

(1)1/10

(2)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3)质量分数(4)不是

8.(黔东南州)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

请结合图3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

(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仪器a中需加入,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

.

(3)你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 (填序号),原因是。

答案:

(1)过氧化氢溶液2H2O22H2O+O2↑

(2)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加热(答对一个要点即可)(3)F用水吸收氨气,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减少污染

9.(德州)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2)甲同学设计了图

(一)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

了气密性检查:

打开图㈠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

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

关闭活塞,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

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3)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图

(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

干燥剂为浓硫酸。

(二)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

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答案:

(1)①②⑤⑨AD

(2)否把锥形瓶浸在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住锥形瓶;或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集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松开热毛巾)

(3)得分点:

①气体进出箭头方向;②导管与液面的相对位置

10.(东营)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②。

⑵实验室制取H2,可选用装置(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

⑶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⑷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⑸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⑹把⑸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⑺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

答案:

(1)长颈漏斗,水槽

(2)B,D(3)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