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956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几种建筑渗水现象的分析与处理文档格式.doc

分析处理

前言:

建筑物的防水功能是体现建筑物竣工后使用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好的建筑物,在工程竣工后的防水保修年限内是不应出现渗水的现象的,而作为工程质量通病的建筑渗水问题在工程竣工后交工的房子上还是屡见不鲜的。

建筑物一旦渗水,那些与建筑物接触的器具等容易受潮损坏,另外,高湿的环境也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居住者的健康。

水也会对建筑物进行腐蚀,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建筑渗水的防治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论文主要是针对我们以前这所做过的工程,在后期维修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渗水现象,通过把这些问题分类整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处理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到预防。

目的是为今后在碰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及早的预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雨蓬处对应的室内墙面处渗水

原因分析:

在做雨蓬结构时没有按照规定找坡,做成外高内低,在下雨后雨蓬与墙相交处有积水现象,积水由缝隙渗到墙里。

处理方法:

先将雨蓬顶清洗干净,用水泥砂浆找坡,坡度宜为2%~3%。

当找坡厚度大于2㎝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

防范措失:

严格控制雨蓬梁的标高,泛水坡度正确,认真做好雨蓬悬挑结构的钢筋隐蔽验收,防止由于钢筋施工错误造成板与墙交接处的裂缝。

二、露台正下方的客厅顶棚渗水

由于房屋长时间无人打理,露台的下水口被垃圾和灰尘堵塞,下大雨时水无法排出,导致水漫过卷材,渗到墙里。

先将露台表面水和下水口清理干净,客厅顶棚潮湿的涂料也清理干净,放置一段时间,待客厅顶粉刷层是干的,将露台的下水口堵上,在露台上做24小时蓄水试验,然后观察客厅顶的粉刷层还是不是干的,如果是干的,说明卷材没有问题,只需将露台下水口清理干净,并将客厅顶的粉刷层粉刷即可。

如果是湿的,说明防水卷材的搭接有问题或者卷材可能被破坏了,这样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需要将露台的防水卷材及以上的结构层全部凿除,重新施工。

严格控制卷材的搭接宽度和泛水的高度,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在后道工序的施工时,对相应班组做好交底,对卷材做好保护工作。

三、窗台处渗水

原因分析一:

是窗框四周与墙体的间隙采用软性材料填嵌不密实,密封胶封堵不严密,施工采用的密封胶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脱落、拉裂、老化等因素,失去密封胶应有作用。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将窗框四周的密封胶剔除干净,将要打胶的地方灰尘清理干净,重新打胶。

原因分析二:

是窗台有倒坡现象,由于在主体施工时,窗台下钢筋混凝土压顶厚度不够,或已设置压顶,但压顶是倒坡的或顺坡时的坡度太小等。

窗台结构施工时应实行样板领路制,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填塞,应采用柔性材料如发泡剂、矿棉条或玻璃棉毡条等填塞,窗框四周留8-12mm的缝,填嵌水密性密封膏,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对产品的保护,避免窗框的变形和保护膜的破坏。

浇筑混凝土压顶时,先确定窗户的高度,然后再浇筑配筋混凝土压顶,使其上表面低于稍低于窗户下框架高度,且压顶要有明显向外的坡度。

窗洞口抹灰前,要提前用水湿润,再用水泥砂浆封口。

窗框上部的抹灰面最好安装滴水槽或阴嘴。

四、半地下室内墙面反而局部出现潮湿,甚至起壳脱落

经查墙的里侧采用土方回填的方式,墙体采用多空砖砌筑,这样的现象是回填土含水量过高而内墙里侧未做防水层,造成内墙反潮。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铲除原来的粉刷层,在水泥沙浆中加入防水剂,然后刮腻子找平并用乳胶漆涂料。

回填土之前应在墙体的迎水面侧做涂膜防水两道,防水涂料应分遍涂刷,每遍不能涂刷过厚。

下一遍涂刷应在上一遍涂膜固化后进行,以手摸不粘手为准。

五、地下室渗水

(1)墙根部位渗水、主要是内外墙抹灰时对墙根部位清理不干净导致外墙防水砂浆抹不到底部或墙根部位抹灰不密实,内墙抹灰与地面面层连接处有缝隙,而造成渗水,特别是墙根部标高与地下室室内地面的标高很接近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2)变形缝处渗水、主要是由于变形缝处防水措施没有做好,导致室外地下水进入变形缝,从缝两侧的墙体渗入地下室;

(3)穿越外墙的管道渗水、是由管道预留孔洞堵塞不密实,当雨水较多的夏季或管道漏水时,地下水沿管道壁外表面渗入室内。

处理方法:

(1)对墙根部位的渗水情况:

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墙体时,要保证砌体砂浆的饱满度,避免从砖缝漏水;

其次,在外墙内外侧抹灰前,应将根部处理干净,保证根部抹灰密实、到位,必要时在墙外侧与基础交接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

其次,要保证墙外侧防水砂浆的底部标高比地下室室内标高低,外墙铺贴柔性防水层时,也对墙根部位进行特别处理,一定要铺贴到位。

(2)对变形缝处:

常采用在缝内侧用泡沫板填塞,再用沥青麻丝封堵,外侧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做法,既保证变形缝的变形量,同时也保证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要砌筑保护墙,宽度比防水层每侧宽120,并将保护墙的防水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以免基坑回填时破坏防水层。

(3)管道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素水泥砸实,然后外侧抹防水砂浆,待防水砂浆干燥后,在大于管道外径35mm的范围内刷两遍聚氨脂防水涂膜。

六、室内厕浴间、厨房间顶棚渗水

原因分析:

建筑物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会予留下很多洞口,如下水口。

工程进入装修后,很多洞口都进行了封堵,但进行试水时,很多洞口都在周边出现了渗水现象。

防治措施:

将预留空洞部位的混凝土凿除干净,先对洞边进行凿毛处理,不是倒梯形的要凿成倒梯形,封闭之前,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周边刷一层素水泥浆,再浇筑混凝土(最好用微膨),并分次振捣密实。

厕浴间、厨房间防水工程涂膜防水的施工工艺流程为:

清理基层—细部附加层施工—第一遍涂膜防水层—第二遍涂膜防水层—第三遍涂膜防水层—第一次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第二次蓄水试验—工程质量验收。

七、某些框架结构建筑的楼梯间,一些圈梁处在下雨时出现渗水

1、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

形成渗水通道。

2、温差引致混凝土结构梁柱与填充墙结合处产生开裂。

1、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

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

2、温差造成的裂缝,首先应把龟裂的打底层凿去,加上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抹实,并且注意养护,而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就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八、墙脚根部渗水原因分析:

外墙基部没有设置防水坎或防水坎高度不够,基底清理不干净。

防治措失:

砌筑工程开始前,先浇筑防水坎,且防水坎的高度要超过外露屋面的保温层,做保温前,防水坎外围先做好防水附加层。

九、外墙面渗水

一般是由于在粉刷前脚手洞未堵好、墙体的砂浆饱满度(尤其是砌体的顶头缝与框架柱接触位置灰缝)不足、框架结构填充墙与框架梁产生裂缝造成的。

防治措失:

刷前外墙所有脚手洞必须分内外两次补实或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在砌墙时必须控制好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尤其是顶头缝要采用挤浆法施工,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上部斜砌部分必须待下部墙体完成后最少一周后施工,同时确保砂浆饱满度,为防止外墙裂缝在粉刷前对不同介质墙体表面要加贴钢丝网或玻纤网格布。

结语:

希望通过对常见的这些建筑渗水分析,能为广大业主和维修人员提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同时也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提前预防,抓好施工中的细节,以免后期出现问题和隐患。

实践证明,对于建筑渗水,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道设防、认真对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一定能将其根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