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893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2000年被省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军区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积极申报中。

烈士陵园自建成以来,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陵园教育的主旋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陵园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积极充实教育资源,挖掘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活动,强化社会服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硬件建设,加大基础投入,以完善的设施激励人

临泽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这里是西征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战斗遗址和伤亡人数最多、最为悲壮、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建立西路军纪念馆都作了重要批示和极大关怀。

李先念、徐向前逝世后,将部分骨灰洒在了曾浴血奋战的临泽大地。

为了真实反映西路军卓绝不屈的战斗历程,陵园建设以来,始终坚持把完善纪念设施作为重中之重,多方筹资,整合资源,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先后建成了修建完成了陵园大门、纪念碑、烈士公墓、将军亭、革命历史博物馆、双拥展览馆等褒扬革命烈士光辉事迹的建筑物和纪念碑广场、假山、渠系、道路等附属配套设施。

李先念同志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徐向前同志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文。

2005年又在陵园内完成了徐向前、李先念铜像铸塑、模拟型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模拟型汪家墩战斗碉堡等纪念建筑。

占地600平方米的两个纪念馆收藏了西路军珍贵文物190多件,拥有图片资料800多份,文字资料3万多字,极大的丰富了观瞻教育内容。

完善的纪念设施和大量的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吸引了中央及省市领导、知名人士、各地游客、本县干部职工、中小学生、部队官兵、群众等参瞻凭吊。

李先念同志的夫人林佳楣、毛泽东同志的秘书王海云、北京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刘振华上将、原二十四军军长姚报钱、承德军区司令员李贵、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宋才文等原西路军将士20余人前来陵园和临泽战斗遗址参观、凭吊。

建园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参瞻宾客210多万人次,举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480多场次,参加36.8万多人次。

二、注重环境优化,打造绿色园区,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

陵园建设以来,坚持把绿化美化作为营造教育环境、提升陵园档次的基础工程,着力打造苍松翠柏、绿意葱笼、花团锦绣、生机盎然的“绿色园区”。

特别是近年来,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聘请专门的园林设计专家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总体规划》和以120亩纪念林、树木园为主的绿地设计,为陵园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几年的努力,平整了砾质荒滩60亩,规划建设的树木园,已定植树木40多种540多株;

栽植大规格刺柏、云杉、国槐、垂柳等绿化树木5500多株,绿化了3处主要纪念建筑物和5条骨干道路;

在博物馆、双拥馆、纪念碑广场两侧等8处闲散空地新辟改造花坛4000平方米,种植花卉1万多株,在纪念碑周围、东假山等3处种植草坪4000多平米,进一步美化了园区环境。

加强对园区花卉、树木的培育管理,定期进行修剪、防虫、松土、施肥、除草,促进了树木的旺盛生长。

在游客行走较多的主干道和两馆门前设立固定式垃圾筒,制定了严格的定期清扫和日常保洁制度,并与学校、部队建立共建关系,每月进行卫生集中清理整治,创造洁净的园区环境。

优美的园区环境,不但维护了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增强了观瞻纪念效果,提升了陵园整体形象,同时也为中小学生开展各类课外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和城区居民健身休闲提供了场所。

三、注重宣传推介,挖掘教育内涵,以翔实的资料感召人

在西路军征战河西5个多月的艰苦历程中,仅在临泽就顽强拼搏了78天。

在这里,他们宣传抗日,创建根据地,经历了进攻、防御、东返西征、反复突围转战,歼敌万余人。

他们在这里与国民党马步芳部进行了最残酷、最悲壮的血战,陈海松、熊厚发、郑义斋等70多名团职以上西路军优秀将领及近7000名红军将士在此壮烈牺牲,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临泽的山川遍野,他们的鲜血浸透了弱水黄沙,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中国军事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为了进一步挖掘红西路军史料,不断丰富烈士陵园的教育内涵,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根据李先念主席、徐向前元帅生前倡导、健在的红西路军将士们的一致建议以及临泽人民和广大游客对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殷切希望,近年来我们先后对临泽境内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缪家屯庄)、汪家墩碉堡、梨园口、南柳沟、渣子河等战斗遗址史料进行挖掘搜集、复制或模拟建设保护。

特别是着力组织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个一”工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

一是出版了一套文史资料。

先后编撰出版了反映红西路军摩战临泽、缅怀先烈和烈士陵园简介史料书籍《铁血将士》、《碧血忠魂》、《祁连丰碑》、《红军西征在临泽》、《血染祁连千秋红》等文史资料28000多册;

二是了制作了一张红色革命歌曲集。

组织省、市专业人士,投资12万元制作发行了包括《红军杨》、《梦回枣园》、《打红枣》等11首歌曲的红色革命歌曲集《枣乡临泽》,出版发行VCD光盘3000张。

三是拍摄录制了介绍红西路军战斗遗址和烈士陵园建设的光盘一套。

四是编排了一台大型专题文艺剧目。

精心策划编排了以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展现临泽人文风光为主题的大型音诗舞话场景剧《古风新韵》,充分展示临泽的人文历史和发展新貌。

翔实的文史资料,记录了西路军在临泽的革命壮歌,以多种形式、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艰苦卓绝革命历程,让肩负民族未来的青少年永远铭记这段悲壮历史,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

四、注重载体创新,强化教育功能,以丰富的活动教育人

多年来,红西路军烈士陵园以褒扬革命先烈、激励教育后人、弘扬先进文化为宗旨,始终坚持把爱国教育定位于陵园功能的首位,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和培育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使基地成为各界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

一是扎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积极借鉴吸收外地先进经验,加强对陵园教育设施的改陈扩建,不断充实文物、图片、文字等方面的资料,使之更加贴近历史。

利用这些资源,每年结合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等纪念节日和县上的重大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中小学生、社会人士、党员群众开展重读革命历史、重走革命遗迹、缅怀革命先烈、敬献花圈花篮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并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八路、老民兵等革命斗争的亲历者、见证人,在不同范围内讲解革命历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爱国情感教育。

烈士陵园积极与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联合,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

每年组织新生到陵园参观瞻仰,每逢“五一”、“五.四”、“六.一”“七一”等节日,组织党团员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主题班会等活动,结合相关纪念日举办“学雷锋”、“祭先烈”、“党在我心中”等活动,突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教育。

三是扎实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突出未成年人群体,进行广泛的理想信念教育,烈士陵园组织讲解人员、聘请的社会讲解员义务为中小学开办革命英烈讲座、作专题报告,在陵园内举办国旗下讲话及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着力弘扬西路军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心和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创造美好明天积蓄力量。

近几年,先后为100余所中小学举办各类讲座、演讲共300余次,参与青少年达到8万多人次。

五、注重自身建设,严格规范管理,以优质的工作服务人

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多年来我们始终注重抓好自身建设,从队伍、制度、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加强、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确保了教育效果。

一是抓好制度落实。

健全完善了《基地教育工作制度》、《基地教育免费参瞻制度》、《工作实绩考核办法》、《游客须知》等多项制度,规范了游客和干部职工的言行。

二是保证教育投入。

不断完善了教育所需的各类器材、书籍、资料,加大对烈士陵园讲解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选派讲解人员外出参观学习,集中培训,开阔眼界,提高了接待质量;

聘请老党员、老干部、老八路、老民兵等社会人员为社会讲解员,通过颁发革命传统教育证书,发挥他们的优势和长处,灵活多样的开展教育。

三是加强接待服务。

为彻底扭转过去存在的一些看门护院、坐等观望等管理服务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陵园管理处提出“开展优质服务,塑造崭新形象”的创优工作目标,打破工作惯例,实行节假日、双休日轮班休息制度,保证参观人员随到随参观,及时提供讲解等一系列服务。

同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从教育形式上,由单一的祭扫、瞻仰参观向多形式转变,最大限度的使革命文化与旅游文化、军旅文化、校园文化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1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