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核算基础知识简介Word文件下载.docx
《GDP核算基础知识简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DP核算基础知识简介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是世界上通用的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四大指标。
经济增长率一般用GDP来反映,可见GDP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GDP是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规模和发展状况的主要综合指标,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GDP年度核算,1992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在全国各省市区开展了季度GDP的试算。
目前一般按季公布GDP。
国际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又称东方体系,简称MPS,主要是原苏联和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核算体系,指标主要有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净产值、积累和消费等;
另一种是国民帐户体系,又称西方体系,简称SNA,主要是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核算体系,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值、最终消费(也称总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也称总投资)和净出口等。
两大体系都是联合国推荐使用的,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SNA,只有几个国家使用MPS。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扩大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国务院国发(1992)48号文件决定建立和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也以川府发(1992)142号文件下发了在全省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通知。
经过10年的不断完善,四川与全国一样,基本完成了转轨工作。
主要体现在:
基本核算制度由MPS体系逐步过渡到SNA体系,经济总量从MPS体系的国民收入核算转入SNA体系的GDP核算,逐步开展了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和循环帐户核算。
同时,每一项核算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如GDP核算,从最初以国民收入核算为基础的间接核算发展到直接利用原始资料的直接计算,从生产核算发展到使用核算,从年度核算发展到季度核算。
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八部门以国统字[2002]71号文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通知,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正式实施。
省统计局、计委、经贸委、财政厅、国税务、地税局、工商局、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等9部门就我省2002年版新核算体系的实施提出了贯彻意见。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是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做了重大修订,取消了其中的MPS核算的内容,清理了基本概念,修订了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分类,调整了基本框架,补充了核算内容,修改和细化了有关表式的指标设置,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相衔接,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新体系在结构上更加严谨,充分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涵盖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
在方法上更加科学,既考虑到需要,又考虑到可能。
新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增强国民经济核算在总体框架、基本原则、计算方法上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指标的国际可比性。
新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5张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组成。
5张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
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2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在整个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处于核心地位,其他核算是它的延伸和补充。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2-1984年,采用M
PS体系;
第二阶段为1985-1992年,是MPS与SNA两种核算体系并存;
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取消MPS,采用SNA。
采用什么核算体系是由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它源于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但高于三大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观察宏观经济运行与进行管理的“数据库”、“平衡仪”和“晴雨表”,是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标准语”和“普通话”。
GDP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
美国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对美国的GDP核算给予高度评价,例如,萨谬尔森和诺德豪斯在他们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中指出:
“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GDP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它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
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GDP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
”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马丁?
贝利指出: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及时的和准确的GDP或GNP数据,我和其他人怎样谈论美国经济和商业周期。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罗伯特?
鲁宾指出:
“GDP核算向国会和其他部门提供了美国经济健康情况的极其重要的特征。
今天,我们制定出较好的经济政策,因为GDP核算使我们较好地了解政策的作用。
我们应当为实现GDP核算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保持我们的统计基础建设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
”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要性和作用表现在:
1、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工具;
2、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
3、是制定和检验国民经济计划的科学方法;
4、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5、是经济统计的基本框架;
6、是协调经济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7、国民经济核算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以及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
如联合国根据六年的GDP和人均GNP
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
世界银行根据人均GNP来决定一个国家享受的硬贷款和软贷款等优惠待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GNP、黄金与外汇储备、进出口额、出口额占GNP的比重等因素来决定一个国家在基金中的份额,进而决定在基金的投票权、分配特别提款权的份额以及向基金借款的份额。
要搞好国民经济核算,必须实行专业联动。
国民经济核算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它不仅内部联系密切,而且与专业统计和部门统计联系也十分紧密。
由于各地人力和财力的限制,目前市、州及以下只进行GDP的核算,其他核算都尚未开展。
而GDP是反映国民经济全貌的综合指标,既从生产的角度反映各产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又从收入角度反映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还从支出角度反映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等社会产品的最终使用。
这些指标综合性比较强,需要专业统计部门的配合,需要学习专业统计知识,加强对有关指标的分析和综合平衡,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貌。
可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专业统计的概括和综合,这并不是说专业统计就不重要,专业统计是对国民经济某部门、某行业、某一环节的认识和把握,离开这方面的认识和把握,就不可能把握经济全局。
GDP指标已成为反映当地经济运行情况和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主要指标,使统计部的领导和核算人员常常感到较大压力。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领导,提高核算数据的质量。
二、主要指标解释
1、GDP(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最终成果的价值总和。
这里的最终成果是指企业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可以用于消费、投资和出口。
从生产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的差额,即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从使用角度看,它等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之和。
GDP是生产概念,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经济领土范围内,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所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货物和劳务价值。
不论是本国居民投资,还是外来居民的投资;
不论是本地居民生产,还是外来居民生产,只要是发生在本国或地区政府控制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生产的,都应计入该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
目前GDP采取国家、省、市(州)、县(市、区)和乡镇分级核算,各级一般不汇总下一级的数据,但要对核算结果进行报审,必须经上级审核同意后才能向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专用名词,不能叫“县内生产总值”或者叫“市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增加值的总和,只有作为一个国民经济总体时,才能称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时只能叫增加值。
目前能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一般是指一级人民政府,也就是说只有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各行各业增加值总和称GDP,其他都称增加值。
2、常住单位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所谓经济领土是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范围。
经济利益中心是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如厂房、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季节性生产不低于三个月)的机构或个人。
一个机构或个人只代表一个经济利益中心。
3、GNP(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它是收入概念,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净要素收入
4、来自国外净要素收入
来自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该国或地区常住单位在国家或地区以外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得到的财产收入和劳动报酬,与非常住单位在本国或地区内获得的财产收入和劳动报酬相抵后的差额。
净要素收入直接影响GNP与GDP的数量关系,净要素收入为正值,GNP大于GDP;
净要素收入为负值,GNP小于GDP。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一般数量很小,有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甚至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如2002年四川省国民生产总值4909.23亿元中,国内生产总值4875.12亿元,占99.3%;
净要素收入34.11亿元,占0.7%。
5、GDP和G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