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145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课教案(共八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

(1)《绝句》诗人为了逃避安史之乱,经过两年的颠沛流离,来到成都的浣花溪畔,正值春天,景色宜人,诗人心情大好,即兴写下这首诗。

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全诗意境明丽,格调清新,自然天成。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景色。

诗人紧紧

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

“暖”“欲”写出了画家难画之状和未画之意,使全诗灵动鲜活,意境清新自然。

《三衢道中》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山间明媚清丽的风光。

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几声黄鹂鸣叫,衬托出深山的幽静。

全诗有声有色,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图画。

(2)《燕子》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荷花》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荷叶挨挨挤挤,白荷花冒出来,饱胀得快要破裂,每一朵的姿势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美,看起来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也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

(4)《昆虫备忘录》,课文由4篇短文组成,作者以轻快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兽、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写得情趣盎然。

语言很有特点,能抓住昆虫的外形特点,动作描写细致,拟声词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阅读插图,也是一种很棒的学习方式。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 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阅读《第一抹春痕》完成课后题。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本组课文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专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五、评价检测

1.字音法庭。

(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花骨.朵(ɡū ɡǔ)闲散.(sǎnsà

n)绸.缎(chó

uzhōu)电线杆.(ɡānɡǎn)薄膜.(mó

m é

)线圈.(juà

nquān)

2.生字盘点。

y á

z īsh ì

h é

njiǎn

ōuěrjù

l ǒnɡx īch ó

3.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阴”的意思是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4.把一池荷看作一大幅画,这说明荷花 ;

说这幅画是“活的”,这是因为 。

这里的“画家”是指 ,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对 的由衷赞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开爱的生灵

古诗三首 燕子

荷花 昆虫备忘录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

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3.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1)《守株待兔》,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农夫却希望这件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他放下手里的农具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

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2)《陶罐和铁罐》,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3)《鹿角和鹿腿》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腿。

鹿腿太难看,当雄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鹿

腿帮助他狮口逃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

告诉我们,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4)《池子与河流》揭示了

道理。

(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

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阅读《骆驼和羊》完成课后题。

本组课文围绕“寓言故事”这一专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们的思想,应.(yīnɡyì

nɡ)该顺应.(yīnɡyì

nɡ)时代的发展。

(2)这匹马的身体特别匀称.(chēnɡchè

n),大家纷纷称.(chēnɡchè

n)赞这是一匹好马。

2.读拼音,写汉字。

(12分)

(1)那个人shǒu()zhū()dà

i()兔,最终没有任何收获,真让人tà

n()息。

(2)陶罐非常qiānxū(),从不jiāoà

o()。

(3)这只lù

()在池tá

nɡ()边xīnshǎnɡ()着自己美丽的影子。

3.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涛 滔

(1)大风骤起,( )的江水向岸边涌来。

(2)微风吹拂,水面上的( )缓缓的向岸边移动。

幅 副

(3)草原上点缀着几朵小花,就像一张( )画卷。

(4)全运会的安保人员( )武装,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

走近寓言,明白道理

《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

《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2.学习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3.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一篇文章写清楚。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一篇文章写清楚。

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写的是春节,《清明》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

《元日》描写春节时,人们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换上新桃符的欢乐情景。

《清明》描写了清明时节,在街上行走的诗人,悲伤苦闷,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诗人独自远离家乡,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情人的情景。

(2)《纸的发明》,如何围绕一句话展开记叙?

(明确文章中心,精选出能够表达中心的关键词(一般出现在段落或者篇章的开头、结尾);

精选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多方面,多角度挖掘,有条理地呈现。

在文章关键的地方,如高潮,或结尾,加上一两句议论抒情,揭示主旨。

(3)《赵州桥》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第一步:

明确表达中心,也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第二步:

选好事例,从多方面、多角度说明中心意思;

第三步:

有条理地说明,想好先写什么,再些什么,最后写什么;

第四步:

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修辞手法。

(4)《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对画上人物、场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海外的原因,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张择端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阅读《永定土楼》完成题。

永定土楼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斯·

安德烈先生参观永定土楼美道: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圆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

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犹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

“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

例,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间二层,房子60间;

里圈一层,房子8间。

有房子328间,里头住着80户500人。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既能防潮,又有保暖隔热,冬暖夏凉,阳光充足,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观呢?

探其奥秘,原来它以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以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上墙,并以木材为梁架,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1)这篇短文抓住了闽西土楼奇特的特征进行说明。

文中体现这一特征的一组概括性短语是:

(2)第三段介绍了永定圆楼的 ,最后一段从 、

等方面进行说明。

(3)说明深远楼的顺序是由 到 。

(4)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 )。

A.闽西土楼就是永定土楼,而永定土楼都呈圆形,因而闽西土楼也可以称为永定圆楼。

B.永定圆楼和深远楼是闽西土楼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