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144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Word格式.doc

(1)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2)利用小组合作,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租借中国人民生活的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树立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课前预习三部曲:

(1)语文书(①读课文至少三遍②圈画生字新词③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

(2)词语手册(①读词义及积少成多词语至少三遍②尝试完成举一反三)

(3)黄冈小状元(①熟读反义词、近义词②了解多音字组词)

学习

环节

学习预案

课前复备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5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

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2岁时说的。

)板书:

周恩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崛起:

兴起,中华:

中国)

齐读课题。

为什么周恩来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话,要为中国的振兴而读书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课文来学习一下。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一)字音反馈出示:

吵嚷惩处巡警轧死撑腰训斥模范

帝国主义列强振兴中华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疑惑不解衣衫褴褛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小老师领读巩固。

重点预设:

1.指导“褴褛”的“褛”不能读错。

评价:

1.生读得好。

你声音响亮,把词语读正确了,真不错,奖励你一颗星。

2.生读错了。

是这样读吗?

谁来帮助他,请你再读一遍。

三、小组合作,互助读文

(一)合作读文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17)出示要求

下面我们小组合作读课文,听听同学是否读正确、流利。

读完后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那几件事情,用自己的话说说分别讲了什么事情?

1.师布置小组合作读书要求,引导学生倾听、评价、纠错。

2.小组合作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二)反馈交流

1.主要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

伯父接周恩来,并告诫他不要到租借去玩,周恩来很疑惑。

(1-6)

第二件事情:

周恩来到租界去,看到外国人欺凌中国妇女,而中国巡警却惩处肇事的洋人,却把妇女斥责一顿。

(7-8)

第三件事情:

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达了自己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9-17)

四、耳闻“中华不振”(1-6)

1.周恩来具体都经历了什么?

现在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故事发生在周恩来12岁时,也就是100年前,1911年,他的伯父把他从家乡接到了东北的沈阳,到了车站下车的时候,叔侄俩就有了一番对话,他们说了什么呢?

找3位同学分角色(伯父、周恩来、陈述部分)读一下他们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部分)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

”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遭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

”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中华不振啊!

”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2.这里伯父仔细叮嘱周恩来千万不要去一个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

(租界)

3.什么是租界?

(“外国租界地”就是:

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弱国,并在弱国划分一些地方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域,在那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弱国的管制,同时不允许弱国人进入。

4.伯父为什么不让他去租界地玩呢?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5.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五、目睹“中华不振”(7-8)

1.听了伯父的话,周恩来一直很疑惑,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什么问题?

(租界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

在那里?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周恩来决定亲自去哪里看看。

2.租界是什么样的?

用横线划出描写的句子。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3.从这句话中看出租借地怎样?

(繁华,到处是外国人,和别处不同)

4.周恩来看到一件什么事情?

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这两人有什么不同吗?

(衣衫褴褛、哭诉得意洋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这两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6.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妇女?

为什么这样觉得?

(可怜,亲人被洋人轧死了)

7.她可能在哭诉些什么?

8.此时她最希望什么?

(中国巡警能够处罚洋人)

9.但现实是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这个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10.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中国巡警太可恶了,竟然不帮助中国人)

11.你能不能把你对巡警的愤怒读出来?

谁再来读读这句?

(指导朗读:

重读“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

12.为什么中国巡警要这样做呢?

(这是在租界,中国人说了不算,一切听外国人的)

13.此时那个得意洋洋的洋人在想什么呢?

14.如果当时你在那里,你会怎么做?

当时围观的中国人伸张正义了吗?

(围观的中国人…”一句。

重点讲授“紧握着拳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围观的中国人的愤怒、无奈)

15.提升情感

同学们,为什么这个妇女这么可怜,死了亲人却无处伸冤?

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指着板书)?

生:

中华不振。

 

为什么肇事的洋人轧死了人却事不关己,得意洋洋?

是因为?

生:

中华不振!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声张正义,秉公执法,反而无情地训斥受害者,纵容洋人?

还是因为?

生:

同样是中国同胞,围观的中国人不能为自己人打抱不平,反而隐忍无奈呢?

更是因为?

(再读,读书屈辱,读出愤怒,读出无奈!

16.百年前这样的中国,这一幕幕随处可见,这只是中华不振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情景使我们愤怒,也使年轻的周恩来愤怒,他看到这样震撼心灵的一幕之后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耳闻------中华不振-------目睹

立志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知识与能力: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随着周恩来一起目睹了中华不振的真实场景,和周恩来一样,我们的内心感到十分愤怒,年轻的周恩来看到这一幕后,常常陷入沉思,直到一次修身课上,同学们才了解周恩来在想什么。

1.魏校长问了一个什么问题?

(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解释:

诸生(大家))

2.其他同学怎么回答?

(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3.周恩来却出人意料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听了周恩来的话,魏校长有什么反应?

(用横线划出来)

(为之一振,睁大眼睛,喝彩)

5.是呀,12岁的周恩来已经认识到——齐读最后一段(读得铿锵有力)

二、你现在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小组交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