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99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笔记

第六章电压电阻

课题1电压

1.电压

要使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符号和单位

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1千伏(kV)=103V

1毫伏(mV)=10-3V

1微伏(uV)=10-6V

3.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一是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

4.认识电压表

测量电压大小的工具是:

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3V”和“15V”,电压表有3个接线柱,分别标有“+”、"3”、“15”、或“-”、"3”、“15”.

5.电压表连入电路的规则

规则l:

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或被测的那一部分电路并联.

规则2:

“+”入、“-”出.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规则3:

被测量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否则应改换更大量程挡测量.

在测量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小量程,这样会使测量更准确.

6.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1)一看:

电压表在使用之前看指针是否停在零刻度处,若有偏差,应调节表盘上的调零旋钮,使指针回到并能停止在零刻度上.

(2)二看: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看测量时选用了哪一个量程连入电路中.

(3)三看:

看所选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每一个小格对应的电压值);

“3V”量程档:

分度值是0.1V.

“15V”量程档:

分度值是0.5V.

(4)计算:

电压表的示数=对应量程的分度值×指针偏转过的小格数.

(5)注意:

测量时应等指针稳定后方可读数,读数时应确认指针偏转过的小格数.

7.识别电路中某位置连入的电表种类

被识别的对象如果与用电器串联则是电流表;被识别的对象如果与用电器是并联,则是电压表.

8.识别电压表测量对象的方法

电压表与哪一段电路是并联的关系时,则测哪

一段电路的电压.

9.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2)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3)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

(4)移动电话的电池电压为3.6V.

10.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电阻非常大,可以看作是“断开”的。

11.常用的干电池是串联使用的,总电压等于各电压的和。

课题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和。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课题3电阻

1.电阻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通常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3.电阻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电阻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n=103kΩ.1kn=l03Ω或1MΩ=106Ω

注意:

不要在作业中将M写成了m.

4.1Ω的意义: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5.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试验

探究方法:

(1)取同种材料实验

①将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相同的两段导体分别接入a、b之间,观察电流表和灯泡的亮度,探究横截面积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②将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相同的两段导体分别接入a、b之间,观察电流表和灯泡的亮度,探究长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2)取不同种材料,且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两段导线分别接入ab之间,观察电流表和灯泡的亮度,探究材料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系:

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有关系:

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其构成的材料种类有关系.

(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7.控制变量法:

对于多个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

控制某些因素不变,而只让其中的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考查发生变化的因素与被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就称为控制变量法.

8.超导现象

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如铝在(一271.76℃)以下,铅在(一265.95℃)以下,电阻就变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材料可以做成超导材料.

(1)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2)不必考虑散热的问题.

课题4变阻器

1.变阻器定义:

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叫变阻器.

2.变阻器原理:

调节变阻器可以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即改变了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变阻器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由瓷筒、套在瓷筒上表面涂了绝缘漆的电阻线绕成的线圈,瓷筒上方架在绝缘架上的金属棒以及套在金属棒上的滑片组成.

4.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乙所示.

5.变阻器使用方法

采用“一上一下”法,“一上”即把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一下”即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6.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1)滑动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起来,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当滑动变阻器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时,灯泡的电流也随着发生了改变,灯泡的亮度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2)电路图如图.

(3)电路分析:

①当P左移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减小、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变亮.

②当P右移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变暗.

7.变阻器的使用

①要了解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如一个变阻器上标有“50Ω,1.5A”字样,表示此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②滑动变阻器与被控制的电路是串联.

③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采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

=O),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R=定值,即

最大值).

④为了保护电路,在通电前应将滑片置于远离一下”的接线柱位置.

第七章欧姆定律

课题1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定值电阻上的电流跟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

R=U/I.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题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式:

I=U/R

U一电压一伏特(V)

R一电阻一欧姆(Ω)

I一电流一安培(A)

2.欧姆定律公式的物理意义

①对R=U/I的理解

a.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

b.电阻值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

c.本表达式不能称为欧姆定律。

②对U=I·R的理解

a.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电阻的串联:

①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值比任何一个电阻阻值都大.

4.电阻的并联

①并联电路总电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小.

5.

(1)串联电路是分压电路,有

(2)并联电路是分流电路,有

课题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电流值I,根据欧姆定律I=U/R得待测电阻R=U/I.

2.实验器材的准备和电路的设计

外接偏小,内接偏大。

记录数据的表格(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3.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实物图(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最大)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4.实验注意:

①第一次实验,实验电压值比额定电压值低1/5,即U=2v,第三次实验,电压值比额定电压值高1/5,即U=3v(不能过高,否则会损坏灯泡).

②但通常情况下,不考虑由于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应测量三次电流和电压值,计算每一次的电阻之后求平均值.即得被测的电阻阻值.若考虑,开始时电流先增大,后变小。

课题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是导体,当人体由于某种原因被加了电压时,电压越高,则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经验证明:

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家庭电路中照明电对人体能产生危险

家庭照明电路中的电压是220V,发生触电时.会对人的生命够成危险.

3.高压电对人体能产生危险

高压输电线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直接接触,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时,也能使人触电而致命.

4.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对于人来说,皮肤在干燥的时候电阻大一些。

潮湿的时候电阻小一些.欧姆定律告诉我们:

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若用潮湿的手触摸漏电的电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这是很危险的.

5.不要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

因为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从而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触电危险.

7.避雷针

避雷针因为在房屋的高处,是金属导体,雷电时,当电荷传至避雷针的尖端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土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八土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故雷电时,人应处于地势较低处.

8.短路:

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的现象

9.电源被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电源被短路后,电路中的电流会迅速上升,电源被短路是十分有害的.如家庭电路中的电源被短路,常常能引起火灾的发生.电源被短路,电路中的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10.用电器被短路

将导线直接连在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上,用电器被短路,则用电器立即不工作.

一般来说,若用电器被短路,但又未造成电路中的电源被短路时,这种短路现象不仅只影响被短路的用电器工作与否,进而能影响到其他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和电压的值。

11.通路:

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

12.断路:

电路被新开的电路叫断路.断路分局部电路断路(如并联的某一支路断路)和整个电路断路.

13.安全用电

(1)低压触电:

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并与大地或零线构成通路造成的.

(2)高压触电有两类:

跨步触电和高压电弧触电,这两类触电都是由于人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

(3)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平时应注意:

防止导线绝缘部分破损,还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干燥,因为绝缘体潮湿了也会漏电.

第八章电功率

课题1电能

1.电能

2.电能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与其他能量的单位一样,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度”,也是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

1kW·h=3.6×106J

3.电能表

又称电度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的工具,也是用来测量电器在某段时间中消耗了多少电能.

4.电能表读数方法

电能表的记数器上前后两次的读数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去的电能度数.

5.对电能表铭牌上数据的理解

①“220V”:

该电能表应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②“10(20)A”:

该电能表的额定电流10A短时间允许电流可大一些,但不能超过20A.

③“50Hz”:

该电能表在50Hz的交流电中使用.

④“600r/kw·h":

用电器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过600转.

注意:

②、④项不同的电能表可能数据不同.

6.电功的概念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