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701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结构学口试题解答(200题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散热机构

环境散热

飞溅散热

环境散热:

较小

飞溅散热:

顶锻损失

热量传递方式

热传导:

工件和焊丝中对流换热:

熔池内部强迫对流、气体与电弧

辐射换热:

电弧、工件

热焓迁移:

熔滴、飞溅

工件中

对流换热:

周围气体辐射换热:

工件

顶锻飞溅

3.哪些因素会影响MIG过程产热及散热?

(自想)根据产热、散热机制一个个分析;

产热:

(1)电弧电流、电弧电压——电阻热、电弧热

(2)材料热物理性质——电阻热

(3)电离气体种类——电弧热;

散热:

(1)电弧形态——对流散热、辐射散热;

(2)周围气体介质——对流散热;

(3)材料热物理性质——工件传导散热;

(4)熔滴过渡——飞溅散热;

4.举例说明焊接结构过程中涉及到几种热量传递方式。

(P6)电弧焊MIG为例:

(1)热传导:

由于温差存在,熔池、工件和焊丝上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热量;

(2)对流换热:

熔池内部在电弧冲击下强迫对流换热,工件表面与周围气体介质和电弧等离子流发生对流换热;

(3)辐射换热:

高温电弧想周围低温物体辐射、工件向周围辐射换热;

(4)热焓迁移:

高温的熔滴从焊丝端部向母材熔池过渡迁移,发生传质与传热;

焊接飞溅从熔池向四周飞散,传质传热。

5.比较交流TIG焊与电阻焊的有效热功率的差异。

(P11)有效热功率:

加热工件(接头)的热量/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1)交流TIG:

产热机制:

借助外部集中热源,通过对流换热、热焓迁移向工件表面传递,热量从表面向工件内部进行传导;

散热机制:

因而电弧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散失较大。

(2)电阻焊:

从内部通过电阻热作为高温热源,电阻热在工件内传导;

因而仅工件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散热、顶锻飞溅散热,程度较小。

因此,电阻焊的有效热功率大于TIG焊。

6.请给出描述焊接熔池的三维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组及边界、体积力初始条件)

(P46-P48)

举例:

TIG(非熔化极)电弧以恒定的速度u0沿X方向移动、移动坐标系:

(1)控制方程组

热能方程——能量守恒

rc[¶

T+(u-u)¶

T+v¶

T+w¶

T]=¶

(l¶

T)+



T)

t 0¶

x ¶

y ¶

z ¶

x

y

z

动量方程——动量守恒

r ¶

u ¶

u

P ¶

2u

c[(u-u0)¶

x+v¶

y+w¶

z]=X-¶

x+m(¶

x2+¶

y2+¶

z2)

v ¶

v

2v

z]=Y-¶

y+m(¶

w ¶

2w

z]=Z-¶

z+m(¶

x2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

+

y2

+ )

z2

u+¶

v+¶

w=0

(2)边界条件

热能方程的边界条件为:

当z=0(工件表面),热流q(r)向工件输入热量

hIU r2

q(r)=h exp(-

2ps2

2s2)

q q

当z=δ、z=0,对流和辐射向环境放热

-l¶

T=a(T-T)

z 0

在固液界面上——温度为熔点

T=Tm

y=0,温度场关于中心平面(x-y)对称

T=0

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边界条件:

在固体中和固液相界面上——速度与坐标相同

u=-u0,v=0,w=0

在熔池表面上——粘力与表面张力

T

z=-¶

(3)体积力初始条件

z=-¶

体积力X,Y,Z包括电磁力和自然对流项

X=(j´

B)x

Y=(j´

B)y

Z=(j´

B)z-rgbDT

7.如何理解焊接熔池流场计算模型中控制方程组得以成立的物理基础

(P46-P47)

该控制方程组主要适用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TIG的熔池流体场计算。

TIG中不需考虑熔滴对熔池的撞击力,熔池内仅有自然对流,以及电磁力和表面张力等作用力作用产生的强迫对流。

因此,焊接熔池内的热量传递主要是依靠对流换热(而不是热传导),可以用热能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来描述。

8.焊接热源有几种简化方式?

其适用条件如何(举例说明)(P12-P15)集中热源:

(1)点热源——三维传热——半无限体——厚板表面堆焊

(2)线热源——二维传热——无限大板——薄板对接焊

(3)面热源——一维传热——无限长杆——焊丝、焊条、摩擦焊分布热源:

(1)高斯热源(正态分布热源)——面热源——薄板熔透焊+电弧

挺度小

高斯热源拉长——带状热源——高速焊接

(2)双椭球热源(卵形热源)——体热源——厚板高能束焊

清华大学激光深熔小孔焊是高斯旋转体热源

9.热源空间尺寸的简化会造成何种偏差?

其使用范围如何?

(P11-P12)

当计算点远离热源时,用集中热源的简化是成功的,但在接近热源区域则很难模拟,特别是热源中心处,成为数学处理上的一个奇异点,温度将会开高至无限大。

实践证明,在电弧,束流和火焰接焊时,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分布热源模型。

集中热源:

10.给出高斯分布热源的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P13)

max

表达式:

(qr)=q* exp(-kr2)

k——表示热源集中程度的系数[1/mm2];

当q*max相同而k不同时,热流密度的集中程度不同,k值↑,热源集中程度↑,热量就更集中,所以一般电子束、激光束的k值大,电弧的k值适中,火焰的k值小。

k可被时间常数1/(4at0)替代。

q*max——最大热流密度[J/mm2s];

¥

2 p k

q=q(r)dF=q e-kr2prdr,q= q ,\q* = q(q——热源有效功

ò

ò

max

kmax max p

F 0

率[J/s];

r——圆形热源内某点与中心的距离[mm];

q* =0.05q*

min max

认为加热斑点内集中了95%以上的热量,按此条件,正态分布热源加热

3

k

斑点的外径dn为:

dn=2 /

有关文献介绍,电极斑点直径大约为5㎜的电弧测量出的dn=14〜35㎜,而气体火焰的dn=55〜84㎜,决定于其焊矩的尺寸。

11.证明瞬时点热源作用于半无限体时,温度场T=Qexp(-R2/4at)/cρ(4πat)3/2

的正确性。

(P18)

瞬时点热源Q在t=0瞬时作用于半无限大立方体表面的中心处,热源无移动,因而u=v=w=0,热量呈三维传播,是一个纯导热问题,只需证明将该式为热能方程的一个特解

T=

l ¶

2T

+¶

2T+

t cr

12.瞬时点热源作用于半无限体t=0时,热源作用点的温度为多少?

为什么?

(P19)

在热源作用点(R=0)处,其温度为

(T-T0)



R=0

= 2Q

cr(4pat)32

在此点,当t=0时,T-T0→∞,这一实际情况不符合(电弧焊时,Tmax约为

2500℃,这是点热源简化的结果,造成了热源作用点处的奇异)。

13.说明瞬时点热源、线热源及面热源作用时的温度场特征及彼此的差异。

(P17-P21)

共同特征:

随着时间t延长,温度T随1/tm/2呈双曲线趋势下降,双曲线高度与

Q成正比。

在中心以外的各点,其温度开始时随时间t的增加而升高,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随t→∞而下降到环境强度T0。

差异特征:

√1/(4at)的指数:

(1)3D——3次——半无限体

(2)2D——2次——无限大板

(3)1D——1次——无限长杆降温速度从3D-1D变缓。

14.薄板上A热源作用5秒钟后,B热源开始作用,B热源作用5秒钟后,A热源停止作用。

求板上任一点P在A热源开始作用15秒钟后的温度表达式。

(P21、P23)

某一点的温度变化可由单独热源作用分别求解,然后再进行叠加。

n

叠加原理:

假设有若干个不相干的独立热源作用在同一焊件上,则焊件上某一点的温度等于各独立热源对该点产生温度的总和,即

T=å

T(ri,ti)

i=1

其中;

ri——第i个热源与计算点之间的距离,

ti——第i个热源相应的传热时间。

有了叠加原理后,我们就可处理连续热源作用的问题,即将连接热源看成是无数个瞬时热源迭加的结果。

由题意可知:

相当于v=0的移动点热源(固定连续热源),tA=10s,tB=10s,故不能直接用书上的瞬时热源公式,下面的是错误的:

T=QA exp[

(AP)2

-b´

10]

A

hcr(4pa´

10) 4a´

10

T=QB exp[

(BP)2

-b´

B

TP=TA+TB

正确的做法是,利用2-58的固定连续点热源极限状态温度公式,计算Tlim:

T(R,x)-T= q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