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Word格式.doc
《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中的描写丰富、细腻、生动、深刻,真实自然,不露一丝人工斧凿痕迹。
含义丰富,却又出以平常,能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作者善于在看似琐细的日常生活描写中寄寓丰富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内容。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红楼梦》一书中细节描写的认识。
一、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
《红楼梦》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如王熙凤精明干练,贪婪狠毒;
薛宝钗温柔贤惠,老于世故;
林黛玉单纯直率,尖刻多疑„„。
这些形象充分体现了“这一个”的特点,这种特点往往深入到了人性根基的东西。
而人物的内心宇宙,绝非仅靠大块内心独白的组合,也非作者陈述所能。
它要靠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传导出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姿态动作,渗透着人物的各种潜意识,交织着复杂的心灵内蕴。
(一)语言的细节描写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无论写人物语言还是叙述人的语言,在细节真实性的处理上,都显示出了他高超地驾驭语言的能力。
《红楼梦》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流畅,含蓄深厚。
“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曹雪芹对王熙凤
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写王熙凤有“一双丹凤的眉形目态进行了细致刻画。
《
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而作者在王熙凤素服赚尤二姐入大观园时,又一次写到她的眉眼“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
”这两次描写,同中见异。
丹凤眼,柳叶眉,是美女的标志,王熙凤长得比较美,而曹雪芹却偏偏把美丽的丹凤眼配以三角,让秀气的柳叶眉高吊两梢,这就不尽美了。
即使仍可算得上漂亮,但已决非温柔敦厚之形象。
这里的“三角眼”“吊梢眉”通过作者细细地勾勒,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王熙凤这“胭脂虎”的性格为人:
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狡黠、狠毒、性巧、通变、奸诈。
“言为心声”,“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系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样的话,只有凤辣子才能道出来,她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奉承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众姐妹。
短短几句话,作者活脱脱地勾画出凤姐的世故、乖巧、聪明。
曹雪芹对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细节描写地用心刻画,使得《红楼梦》一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
有的地方简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读后令人久久回味。
(二)人物行为和神态的细节描写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人物行为和神态的进行了细致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层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真实感和艺术典型的丰富性。
如作者写黛玉和史湘云的睡态:
只见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而和睦。
湘云却一把青丝,托于枕畔;
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那—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金镯子。
不同的睡态,表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性格:
黛玉的处事精密、小心谨慎;
湘云生性豪放、不拘小节。
而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更是把史湘云那洒脱的性格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喝醉酒的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胎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
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
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
嚷说:
“泉香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
”,读者读到此,谁能不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所陶醉呢,
曹雪芹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不同人物言行和神态进行了精雕细刻,使得他笔下的人物达到了呼之欲出之功效,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二、情节中的细节描写
《红楼梦》的情节寓于细节之内,抽去了细节,不仅影响作品的形象生动,而且连情节本身也不复存在了。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文中屡次提到的一块重要的玉,贾宝玉的出生、摔玉、丢玉情节都是围绕着玉这一细节而展开;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也无不和“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有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
“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时,贾宝玉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完林黛玉,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
“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
“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这奇异的互相厮认,作者为读者渲染了三生石畔还泪宿债的神秘色彩。
当宝玉问起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当他得知“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便摘下那玉,狠命摔去。
“摔玉”是《红楼梦》第三回的高潮,在宝玉看来,神仙也似的黛玉应该有“通灵宝玉”,竟然没有!
于是他顿时痴病发作,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
不要这“劳什子”。
“玉”是天命的象征,黛玉因宝玉摔玉而不安,伤感得淌眼抹泪,这是以泪酬报“灌溉之情”的开始。
《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第一次正面描写这块通灵宝玉。
宝钗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莺儿嘻嘻笑道:
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
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宝玉看金锁看得发呆,不过他只是有感于金锁上的字倒真的与他的是一对儿。
关于“金玉良缘”的话,他一无所知。
然而薛宝钗却知道癞头和尚曾说过她必须与有玉的匹配,方可免灾避难的话,作者这样写,细心的
读者不难体会到:
金玉良缘,上天注定。
之后,忽听外面人说:
“林姑娘来了。
”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
在这金玉良缘的两人中,“摇摇”走来了一个林姑娘。
林黛玉一出场便捕捉到“二宝”间的亲密气氛。
于是她出口便笑着说“来得不巧了”。
“早知他来了,我就不来了。
”这些情不自禁地细节描写,表露出了林黛玉微微的妒忌,暗含针芒,这是作品表现的黛玉爱情的第一次流露,而且是以一种她所特有的莫名的、多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这里,这块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玉,五色花纹缠护的“玉”把宝玉、宝钗、黛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孱弱的黛玉怎能是“金玉”的对手,从此处,读者隐约可以感觉到宝黛爱情的悲剧在所难免。
《红楼梦》的情节就装在这些细节里,并随着细节的不断流动而推动着情节的向前发展,启发着读者无尽地思考与想象。
三、环境的细节描写
“细节的真实”同样是现实主义创作中塑造典型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楼梦》中,有多处细腻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不仅起着烘托气氛,营造氛围的作用,更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物的思想性格。
作者写潇湘馆的竹十分突出。
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相互交融。
“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
宝玉吟“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表明潇湘馆中的的翠竹,可以引来至贵至洁的凤凰,喻指黛玉高雅秀洁的个性吸引着宝玉的爱恋之情。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也就是说黛玉象青翠欲滴的竹竿般,有着修长纤巧的体态;
又似津津生凉的竹叶般,有着清丽高雅的风尚。
而竹挺拔、有节,又蕴含着林黛玉的叛逆性格。
“斑竹一枝千滴泪”,这里的竹较好地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在“秋霖脉脉”,“且阴的沉黑”的黄昏,黛玉病卧在床,听那雨滴竹梢之声,更觉凄凉。
黛玉心有所感,写下《秋窗风雨夕》词: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巳教泪洒窗纱湿。
”窗外之竹受秋风秋雨吹打,窗内主人受封建礼教的摧残,“连宵脉脉复飕飕”。
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
此时,这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也形成了一个充满哀怨、郁闷气氛的情景,传达出生离死别的凄惨气息。
所有这些,无一不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
再如:
秦可卿死后,贾珍越发不掩饰对秦可卿的超常感情,虽请了荣府凤姐来全权协理,他自己还是忙上忙下,因与可卿狂淫过度,兼之连续操劳,他竟拄个拐走来走去,有的亲友见了,背地里不免有所訾议:
死的不过是个儿媳,又不是死了尤氏,更不是丧了考妣,哪里就哀痛到了这个份儿上,真真像个“杖期夫”~贾珍当然知道一些人眼光里掩饰不住的是些什么,但他毫不收敛。
他为秦可卿置的棺木,木板“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薛蟠称“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
当时贾政劝了一下:
“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
”贾珍不听,偏偏花一千两银子买下这名贵棺木,装殓了秦可卿。
秦可卿出殡那日,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这些细节,于平淡无奇中描绘出封建贵族生活的荒淫、无耻与奢靡,预示了宁国府必将走向衰退的结局,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之,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在人物形象、情节、环境等方面,为读者精心勾画出了许多典型而生动的细节。
这些细节描写相辅相成,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独特,情节更加流动感人,环境更加独具神韵。
正是这些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细节,成就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
而抽去这些细节描写,《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必将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薛瑞生《笔花生彩墨生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曹雪芹《红楼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11月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
作者简介
张凤艳生于1968年2月28日性别:
女工作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昌黎电大分校讲师
邮寄地址河北省秦皇岛昌黎电大分校电话0335——20229760335------25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