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9029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Word格式.doc

三、设计条件

1、该县/市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

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

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

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

1)气温

平均气温在17.5℃,极端最低气温-9.6℃,极端最高气温41.2℃。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最大降雨量2137.6毫米,最低降雨量为963毫米。

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576mm

4)风向风速:

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风

年均风速3.9m/s

2、地形地貌:

为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场区为宽缓“U”型,两岸、谷底及岸坡自然稳定,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填埋区场地稳定,两岸山体雄厚,岩体较完整。

填埋垃圾后不会诱发滑坡等灾害地质现象。

3、地质构造:

主河流横贯盆地中部,除沿主河及主要支流等陆续有厚度小于10米的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外,盆地内主要分布呈梳状丘岗的裸露红色碎屑岩。

红色碎屑岩层隶属上白坐统,谓之“衙江群”,详分为四段。

第一段以山麓坡洪积相的砂砾岩为主,其有效孔隙度为12-17%;

第二段主要为不同粒径的河流相砂岩,其有效孔隙度为8-14%,特征渗透率1.0毫达西左右;

第三段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多见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有效孔隙度为6-8%,特征渗透率小于0.05毫达西;

第四段主要为河流相砂岩、粉砂岩等,偶含石膏颗粒,其有效孔隙度为13-18%,特征渗透率为1.0毫达西左右。

4、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和强风化岩中的孔隙水和基岩分化裂隙水,空隙潜水,水位一般低于地面0.2-0.3米;

基岩裂隙水,埋藏了不同深度的节理裂隙中,强风化岩平均为2.0米,弱风化岩平均为8.0米;

地下水稳定水位平均位于地层下2.95米,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为0.007.填埋区地下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有明显的补给径流,排泄区域和途径。

填埋场山谷为一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场区汇水范围内的地表水,地下均由谷口向外排泄。

5、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四、设计工作量

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2、垃圾填埋工程设计

包括:

库容的计算,填埋场范围确定,截洪沟、垃圾坝、截污坝、浸出液调节池以及浸出液处理厂、气体处理设施、防渗工程的设计、计算,另外还包括填埋场的操作方法、步骤,填埋场地的监测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

1.绘制A3垃圾卫生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1张,其他图件在说明书中体现。

2、垃圾填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3、完成时间:

1周,统一上交。

摘要

当今社会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以北京市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

“北京周围已被7000多座垃圾山包围,其中直径50米以上的垃圾场就有5000多座”。

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经验交流会”上发布的信息:

“全国垃圾的历史堆存量已多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多达5亿平方米。

全国数百座大小城市,已有2/3的城市被郊区的垃圾山包围。

”由此可见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该县/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浙江第七城。

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

近几年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垃圾处理状况滞后于城市发展,处理设施落后于省内许多同等规模的县城。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自然填坑,未做防渗处理,也没有气体和渗滤液收集、导排设施,不仅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还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城郊已有的坑塘都被垃圾填满,目前已经无处可堆填,与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不协调;

三是环卫设施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下,影响了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资源利用垃圾填埋污染监测渗滤水处理

目录

一、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1

1.3设计依据 1

二、基础资料 2

2.1城市概况 2

2.1.1地理位置 2

2.2自然条件 2

2.2.1地形地貌 2

2.2.2地质构成 2

2.2.3水文与水资源 2

2.2.4气候条件 3

三、垃圾量预测 3

四、场址概况 4

4.1填埋场类型 4

4.2填埋场等级划分与规模确定 4

4.3填埋场选址条件 5

4.3.1选址条件 5

五、卫生填埋库区工程 5

5.1填埋库容及使用年限 5

5.2防洪系统 6

5.2.1截洪沟 6

5.2.2截污坝 6

5.3浸出液处理工艺 6

5.3.1污水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7

5.3.2浸出液处理设计水量及水质的确定 7

5.3.3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对比 8

5.3.4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及选择 8

5.3.5主要处理设备 10

5.3.6浸出液收集导排系统 12

5.4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13

5.4.1填埋气体的主要组成 13

5.4.2填埋气体收集方式 13

5.4.3冷凝液收集和排放 13

5.4.4气体输送系统 13

5.4.5填埋气体处理规范 13

5.5防渗工程 14

5.5.1防渗材料 14

5.5.2防渗结构 15

5.6填埋工艺 15

5.7监测井 15

5.8辅助工程 16

5.9封场工程 17

六、环境保护与监测 18

6.1设计依据 18

6.2环境污染来源及污染物分析 18

6.3环境监测 19

七、总结 21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该县/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总库容:

约120万立方米

*处理规模:

平均230吨/日

*服务年限:

11年

*项目服务范围:

该县/市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1.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是:

技术成熟,工艺简洁,设备可靠,能适应生活垃圾的特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当地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

2)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

3)各种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4)生活垃圾理化性质及变化趋势

5)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6)对资源再利用的潜力和程度

1.3设计依据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

6、《非织造复合土工膜》(GB/T17642)

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二、基础资料

2.1城市概况

2.1.1地理位置

界于东经119°

14′-120°

46′30″,北纬28°

32′-29°

41′。

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

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

该县/市历史悠久,古城“小邹鲁”、“婺州”,东周时的越国就有建制。

该县/市风景秀丽,人文风雅,有著名的双龙洞等名胜。

该县/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该县/市为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2.2地质构成

2.2.3水文与水资源

水文地质条件:

2.2.4气候条件

该县/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垃圾量预测

据调查2013年城区日产居民生活垃圾200吨,设计服务人口为20万人,平均垃圾产量1kg/d,人口增长率3%,服务年限为11年。

垃圾清运率每年均为100%。

年份

人口

(万人)

人均垃圾产量

Kg/d

生活垃圾年产量(万吨)

累计总产量

(万吨)

2013

20

1

7.3

93.4

2014

20.6

7.5

2015

21.22

7.7

2016

21.85

8.0

2017

22.51

8.2

2018

23.18

8.5

2019

23.88

8.7

2020

24.59

9.0

2021

25.33

9.2

2022

26.09

9.5

2023

26.87

9.8

四、场址概况

4.1填埋场类型

填埋场按地形地貌分为四大类:

1)山谷型填埋场

2)沟壑型填埋场

3)坡地型填埋场

4)平原型填埋场

这四种类型的填埋场各有利弊,其选择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该县/市属于山谷型地形,城郊有自然形成的山谷(沟壑),可以作为填埋处理的天然场地利用。

经现场踏勘和分析,可研依椐该县/市的自然条件及场址比选结果,推荐场址为山谷型填埋场。

4.2填埋场等级划分与规模确定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

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建设规模(总库容)和日处理能力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与分级。

按填埋场建设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