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7629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

8.5的比例相差更远。

目前我国护士总数为130.78万人,医生总数为

209.97万人,按卫生部最低医护配置,护士的数量缺口近300万人。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因此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据枣庄市卫生局2008年统计,我市现有注册护士4516人,医生7283人,病床12902张,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仅为1:

0.62,病床数与护士的比例为1:

0.35,与WHO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

由此可见护理专业的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前景广大。

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目前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矛盾,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

本文由北京白癜风医院()分享的护理知识

才的需求量增大,决定了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

我院护理专业前身是原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的省级重点专业。

2006年开设高职护理,2009年确定为学院特色专业,目前本专业有应届毕业生360名,现有在校学生1096名。

护理教学团队有58人,39名专任教师,19名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占23.6%,专业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为33.8%,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55%。

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84.2%。

护理专业设立后,学院不断加大对本专业的经费投入,每年教学经费持续增加,主要用于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购置及房屋、基地建设。

护理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有11个,设备、仪器基本满足了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100%,课程计划和实践环节设置合理,执行情况良好。

学院与枣庄、济宁、临沂、日照、兖州、曲阜、泰安、莱芜、上海长宁区、奉贤区、金山区等地的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护理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专业特色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护理专业突出以下特色:

1.办学历史

原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成立于1951年,迄今已有58年的办学历史,期间经历了中职护理、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毕业生主要遍布全省各地区的各级卫生机构、医院,很多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社会声誉极高。

2.“2+1”的人才培养模式

用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指导护理专业建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社区健康服务等四大建设重点。

强化“2+1”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技能训练三步走”的实践

教学模式。

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见习护理常用技术形成初步的职业意

求启发求知

欲体验职业

体验服务需

“2+1”的培养模式见下图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第一学

熟悉正常人体结构

应用解剖与生理实

门诊敬老院、

第二学

健康评估实训

熟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门诊、急诊、

第三学

基础护理实训、专科护理实

第四学

基础护理实训、专科护理实

项目导向教学、情境教

第五六学

医院病区轮转

成为技能型护理人才

医院各病区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任务

见习护理通用技术形成初步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门诊、急诊

熟悉护理通用技术、模拟病例

3.师资力量

护理专业专任教师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兼职教师多数是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

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

相互取长补短,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4.技能培养

护理专业已经建立起一套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与临床一线专家共同讨论,对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了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占58.7%。

同时,实训室实行开放式管理,课余时间便于学生练习实践技能。

建立护理基本操作技能长期持续的测试制度,定期进行操作技能比赛,切实注重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5.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共有专业实验实训室11个,设备仪器满足了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100%,课程计划和实践环节设置合理,执行情况良好。

学院与省内外29家大型综合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全为二甲以上医院,保证了学生的见习-实习。

推行“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6.素质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

通过每年的5.12护士节授帽仪式让学生感受职业氛围,形成职业情感,爱心教育责任意识贯穿始终。

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体现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专业教师数量还不能满足当前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教师比例不高,教师梯队结构过于年轻化,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

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都不能完全满足专业需要。

3.实验实训规模、实训项目、实训管理和考评机制有待进一步

深化。

4.社会服务、技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四、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的职业教育新观念,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制订规范的专业建设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增强其就业能力。

(二)总体目标

本专业的整体建设目标是:

经过三年建设,形成“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40个满足学生工学交替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

1,并使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把本专业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

(三)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及护理科学的发展秉承人文关怀,实施“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护士资格证。

将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并将此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深化

“2+1”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建设

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

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

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

改革各类课程考核办法,突出技能、应用能力考核;

3年内开发工学结合课程4门,《内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3.师资队伍

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临床一线的兼职教师,同时选派专任教师到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做到所有专任教师每三年累计有不少于半年时间实践经历。

三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名,兼职教师15名,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4.实践教学条件

在现有基础上扩建2~3个护理试验实训室,满足招生规模日益增长的需求。

建设仿真医院一个。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到2011年增加5家校外实践基地和6家社区服务中心。

5.社会服务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发展,不断提升为区域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根据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为医疗机构提供员工培训服务,并与医疗机构一起进行技术开发;

同时每年各类培训达

400人次,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

五、专业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

1.培养目标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卫生建设需求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护理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2.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

护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于他们能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善于进行交流合作,从而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世界,不断更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综合职业能力分类内涵建设表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内涵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

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

强调应用性、针对性。

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

要的社会行为能力。

强调对社会的适应

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3.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及护理科学的发展秉承人文关怀,实施“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施“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加强方法能力培养,加强社会能力培养,巩固护理理论知识,巩固实践技能,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三加强二巩固一提高”的整体育人方案。

突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技能训练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培养模式:

我们密切与企业合作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完善与工作相结合的“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见习,企业综合培训,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

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护士资格证。

将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并将此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对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临床

一线护理专家对岗位的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再由教师与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