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7237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玉东-真灸Word文档格式.doc

在临床上以温和灸,隔姜灸,直接治好一批中西药几近无效的疑难病,其中有闭经(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前列腺等。

因效果出色,病人喜悦,所以我对灸疗的研究信心倍增。

二〇〇一年的春天,我治好了两个危重病人,使我对灸疗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中一个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在十多年的糖尿病,又合并了肾病,头面四肢浮肿,胸水,腹水都有了,气息奄奄,浑身无力,已不能进食水,输液都有输不进去了,六脉细若游丝。

当时病人家属问我还有办法没有,我说,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下,就是直接灸。

当天下午即做灸疗,我当场捏艾炷,先灸腹部,取了三个穴,分别是水分,右天枢,气海,先用麦粒大的艾炷,逐渐过渡到黄豆大的,最后用莲子大的。

一直灸了三个小时。

之后又在右足三里直接灸了半个小时,艾炷也是先小后大。

当晚,病人有了食欲,吃了一碗稀饭,一个鸭蛋,大小便也解下来了。

次日病人可以坐着吃饭,此后我又开了一些汤药,水肿在半个月时慢慢退去,病人体力好时可以从二楼下来散步,此后病人又活了二年半。

另一个病人是一位37岁的中年男子,重感冒高烧十天不退,大量输液(用药不详)体温也只能是暂时下降,降而复升,体温总在39度徘徊,病人本来就是干瘦体型,在加上八天未吃东西,面容枯瘦,站立不稳,到县医院验血,诸多指标紊乱,本县医院拒绝收住,家属求助与我,我看完病后,先为其井穴厉兑(双)足窍阴(双)刺血,后分别取身柱,中脘直接灸,艾炷先小后大,由麦粒大逐渐过渡到莲子大,共灸了三小时,当晚病人食欲大开,睡眠香甜,体温徐徐下降,三天后体温正常,又吃了三付中药,一周后体力完全恢复,至今身体健康。

这两个病例让我认识到灸疗不仅可以治慢性杂病,而且也可以治急危重症,真有古人说的起死回生之效。

因此,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超星数字图书馆内所有关于灸疗的书仔细读了一遍。

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灸烟如何排除?

如何减少灸疗时的疼痛?

灸疗的最佳火候怎样把握?

如何在灸里加针?

如何处理灸后的排病反应?

灸后如何调养?

结合书上所学知识,我冥思苦想,反复在临床验证,最后这些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鉴于此,不少同行鼓励我把心得体会写出来。

于是,我将多年学习实践的总结一下,为挽救频临失传的灸疗,为了天下苍生少受乱用药的危害,现不揣浅陋,将《真灸》写出来,以供同道参考,为水平有限,谬误难免,敬读者批评指正。

2008年2月27日牛玉东于唐山

历代名医对灸疗的赞誉

1.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

针灸而不用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唐.孙思邈

2.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宋.窦材

3.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明.李梃

4.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

热病得火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

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

痰病得火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

所以灸法不虚人者。

以一灼谓一壮。

以壮人之法也。

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

谚云"火有拔山之力"岂虚语哉。

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灸矣。

―明.龚居中

5.灸能散寒除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

―明.张介宾

6.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温,转肃杀之气为融合;

灸之则透诸经,而驱百种病邪,起沉疴之躯为康寿。

―明.李时珍

7.痰饮痞积,等证宜灼艾。

凡胸腹中有痰饮,有积有痞,或胀或痛,或酸或嘈,或吐或泻,一二证,时止时作,经年不瘥者,急须猛意以图全愈。

毋候他日别病相加,掣肘莫措.然治之之法,则灼艾先而药石饮。

盖灼艾之功,远逾草根木皮万万也。

灼艾后,唯第饮食为首务,不可饕餮厚味,致伤胃口。

―清.吴仪洛

8.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近代.赵辑庵

灸法不兴八种原因

(1)《内经》论针灸,针居十之八九,灸不及一二。

《难经》不言灸,《伤寒论》则将灸疗局限于治疗虚寒症。

(2)施救时有烟雾,且施救一般较针刺费时费事,一些医者未能以治病为重,固其不方便故舍灸用针刺。

(3)灸疗似乎不像针刺那样显得有技术性,似乎谁一看就会,有些医者不屑于用灸,视灸为小术,岂不知简单的灸疗可以起死回生,可以力挽狂澜,可以以柔克刚。

(4)许多针灸治疗学著作,言及某穴的灸量,多定主“灸3-5壮”,或“温灸5-15分钟”,如此轻微的灸量,若治些浅易病症或许尚可,若治大症,顽症则恐无逾病之期。

如果缺乏经验的初学者,准此用灸,便无此体验灸法的伟效,自然就会放弃使用灸法。

(5)灸疗的见效期较长,有的一至两个月见效,有的三个月至半年才见效。

(6)对灸疗后出现排病反应,有些医生自己都拿不准,以为是灸疗加重了病情,所以不敢继续用灸。

(7)医者对灸后调养重视不够,以致于灸后对病人生活起居饮食等细节方面疏于管理,最后功亏一篑。

(8)医者自己并不自灸(直接灸6小时以上的温灸),没有亲身体验。

灸法的好处是没亲身实践的人永远不会知道的。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继承和改良

笔者在学习前人灸疗经验时,参阅了大量关于灸疗的书籍,受感触最多的三本书分别是《扁鹊心书》,《太乙神针临证录》,《马氏温灸法》。

其中《扁鹊心书》对于重灸治大病,危症讲得最具体最实际。

《太乙神针临床录》的养生保健篇,寻灸气海,关元治病保健的原理分析得最清晰。

《马氏温灸法》对用温灸盒治病的火候和方案安排得最巧妙。

所以治大病危症以重灸为主,治慢性病杂症以温灸为主。

把大艾炷视为大火,武火,把温灸盒和麦粒灸视为小火,文火。

治大病危症以武火为先,逐渐过渡到中火,小火,最后以小火收功。

在实际临床上,二者没有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补益。

对《扁鹊心书》中窦材灸法的改良,一用催眠药(常用安定片或舒乐安定等)替代睡圣散,在灸疗前半小时先让病人服下15-25片安定片(2.5毫克每片),等病人睡下后,再开始灸疗。

二用较大剂量的局麻药注射液(常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每穴注射量每次大约10毫升式)注射到灸穴上,待完全不痛后,先用大艾炷灸,之后逐渐缩小艾炷体积,大约两小时之后可以酌情再注射一次局部药,重新再用大艾炷灸。

当然根据病人的耐受性和灸感的传导情况,打一次局麻药也有许多人可以坚持灸六七个小时。

在应用马氏温灸法时,笔者依据病人灸感的传导速度和范围适当加入中药来宣统脏腑,疏通相应经脉。

同时也可以按照经络祛病法(下文详述)针刺相应的经穴,原穴给病邪出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笔者依照大灸疗法(此法载于《岳美中医案》中)和马氏温灸法,创造了一种九宫灸法(下文详述)。

九宫灸法对陈寒痼冷,久病体弱的病人非常适宜。

窦材灸法节要

1、 久嗽不止,灸肺俞穴各五十壮即止,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2、 虚劳咳嗽,潮热,咯血吐血,六脉弦紧,此乃肾气损而欲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

3、 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艰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4、 中风失音,乃肺肾气损,金水不生,灸关元五百壮。

5、 中风病,方书灸百会、肩井、曲池、三里等穴,多不效,此非黄帝正法。

灸关元五百壮,百发百中。

6、 伤寒少阴病症,脉缓,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魇,噫气,吐痰,腹胀,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

7、 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三百壮。

8、 虚劳人及老人与病后大便不通,难服利药,灸神阙一百壮自通。

9、 水肿膨胀,小便不通,气喘不卧,此乃脾气大损也,急灸命关二百壮,以救脾气,再灸关元三百壮,以扶肾水,自运消矣。

10、小便下血乃房事劳损肾气,灸关元二百壮。

11、砂石淋诸药不效乃肾家虚火所凝也,灸关元三百壮。

12、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乃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

或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13、中消病,多食四肢赢瘦,困倦无力,乃脾胃肾虚也,当灸关元百壮。

14、腰足不仁,行步少力,乃房劳伤肾,又致骨痿,急灸关元百壮。

15、昏睡不省人事,饮食欲进不进,或卧或不卧,或不行,莫知病之所在,乃思虑耗伤心血故也,灸巨阙五十壮。

16、行路忽上膝及腿。

如锥痛,乃风湿所袭,于痛处灸三十壮。

17、寒湿腰痛,灸腰俞五十壮。

18、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19、脚气少力,或顽麻疼痛,灸涌泉五十壮。

20、尸厥不省人事,又名气厥,灸中脘五十壮。

21、耳轮焦枯,面色渐黑,乃肾劳也,灸关元五百壮。

22、中年以上之人,口干舌燥,乃肾水不生津液也,灸关元三百壮,若误服凉药,必伤脾胃而死。

23、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也,风邪所乘之征,灸关元三百壮,若服辛温除风之药,则肾水愈涸和,难救。

24、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灸二十壮后减速一分,务要紧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子大,其灰以鹅毛扫去,不可口吹。

癫狂人不可灸,及膏梁之人怕痛,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

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

《太乙神针临证录》养生灸法篇摘要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而且亦早已用于治。

治已乱的临床医疗中,由于效果显著颇为医家所乐用,而且也多为医家所欢迎。

因此,余蒙师传授之养生灸,迄今已五十余年,作用相当广泛,不论是用于保健,还是用于治疗疾病,确有意想不到之效果。

因此,现将其作用原理,适应证详述于下:

[效能]养生灸的主要效能,就是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原理]养生灸之所以能够起到保健和疗疾之作用,主要是能培补真元。

强壮阳气。

阳气为人身之根本,阳气旺,犹若丽照当空,万物有生发之机。

倘若阳气衰败,犹若阴霾满布,万物枯亡。

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张景岳说:

“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

一生之活者,阳气也。

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

”阳气固密,营卫调和,而防御外邪之侵袭;

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肾阳充足,能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

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也就是所谓的“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所以,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阳精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此之谓也。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疾病,衰老,其主要原因就是阳气衰,而养生灸的主要作用,就是培补阳气,益其真阴。

所以,能够起到防病治病,抗衰老作用,使之寿命延长。

为什么艾灸法,能壮阳气呢?

艾炷之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