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7210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科发展历程Word下载.docx

1986年,公司在专业销售顺利的情况下加强企业管理,引进办公自动化设备,聘请中华会计事务所为财务顾问,为树立企业形象赞助大型文艺演出和文化刊物。

同时,为摆脱僵化体制,筹措发展资金,公司决议在两年内完成以公开发行股票为目标的股份化改造。

同年年底,公司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深圳国际企业服务公司”。

这一年,公司员工人数共增加至123人。

1987年,万科缩减公司称谓,更名为:

“深圳现代科仪中心”。

当年,万科改整机进口为散件引进,国内组装、销售,业务进展顺利,与日本SONY等公司建立了密切联系。

同年,万科兴办了第一个工业投资项目“精时企业有限公司”。

这一年,公司员工增加至135人。

1988年,万科再次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

政府批准股份化改组方案,原公司的1300万元资产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特别人民币股,由境外投资者购买。

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8年11月,以2000万元的价格投标买地,万科开始正式进入房地产业。

然而,这一年公司员工增加较少,年末人数为137人,比上一年只增加了2人。

1988年是万科发展历程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公司完成了两件最具深远意义的事:

一是进军房地产业;

二是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公开融资。

从万科1988年年底投标买地开始,万科正式开启了地产经营的新纪元,这一举动也正式标志着万科以地产为专业,多元化发展经营阶段的开始。

1989年年初,万科招股顺利完成,第一届股东例会召开,成立了由王石等11人组成的第一届董事会。

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工业生产、进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

深圳万科地产有限公司于1989年成立。

这一年,由于走私市场的冲击和计划经济僵化,使公司摄录象器材的销售业务日趋萎缩,但工业服务、房地产发展良好,创造了新的利润来源。

1990年,万科决定向连锁零售、电影制片及激光影碟等新的领域投资,初步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的四大经营架构。

1991年初,公司确定集信息、交易、融资、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发展模式。

2.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全国扩张阶段(1991-1994)

万科的第一轮扩张期指的是1988年到1994年,尤其是1991年确定“综合商社”发展模式后,实施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战略,实现急速扩张的过程。

万科能实现第一轮扩张,与1993年以前发行A、B股以及增资扩股有密切关系。

为适应公司业务扩张需要,1991年1月29日万科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交易。

进行增资扩股,总股本增加至7796万股。

本次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及连锁商贸、影视文化等领域。

1992年是万科“遍地开花”的一年。

在贸易方面,公司成立贸易经营本部,万佳在武汉和乌鲁木齐开办商场,并增设大连公司、珠海公司、武汉公司、新疆公司和北海公司;

在地产方面,香港银都置业、青岛银都花园、天津万兴和万华、上海万科房地产、北海万达房地产等分公司相继成立;

进行股权投资的国内公司达到13家;

成立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电影、广告、卡拉OK影碟等制作和发行业务。

当年万科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重点开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和股权投资业务。

同时,上海、青岛、天津等地项目发展顺利,为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993年是万科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当年1月,本集团向上海市民正式推出中档城市居民住宅---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受到市场欢迎,给刚刚启动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以积极推动作用。

该项目占地面积3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为万科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之一。

此时万科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大多采用“0.4投资法”,意图以小搏大,迅速扩大经营规模。

(0.4投资法在1993~94年作为扩张的经验推广,而到了95年收缩战线时已作为教训案例。

0.4投资法不在发挥当地积极性,而是在以下3个方面发挥作用:

①发挥派到一线拓展业务的老总积极性,寻找合作伙伴,项目中的60%由合作伙伴投入;

②发挥银行的融资杠杠作用,投资的总额中的60%通过银行贷款;

③挖掘消费者的资源,项目投入的60%依靠销售回款,如此循环下来,万科占40%控股权的项目实际投入资金量只是总量的12%。

如此的好处是少量资金快速扩张,问题是:

①投资主题杂,诉求不一致,指挥很难统一;

②投资的股东是一线老总物色,容易形成诸侯割据,尾大不掉;

③资金链绷的很紧,市场旺盛没有问题,一旦市场销售不畅就会出现财务危机。

在1993年4月1日的经济情况通报会上,中央提出了“防止经济过热”的警告。

从5月起,人行不断提高相关利率,清理整顿金融秩序。

1993年中央6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包括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整顿金融秩序、控制投资规模、增加有效供给、运用进口调剂国内市场、整顿流通环节、加强价格监管。

“6号文件”的刹车效应非常明显。

7月到9月,全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回落,投资膨胀得到控制,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减少。

房地产行业感觉到寒流的到来。

此时万科已迅速地扩张到拥有55家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遍布全国12个大城市,业务分为五个大类。

万科感觉到资金短缺的压力。

幸运的是,1993年3月,万科成功发行B股,筹资4.5亿港元,对渡过银根紧缩的难关至关重要。

万科公司与以渣打(亚洲)有限公司、君安证券有限公司为主组成的承销团签署了公开发售4,500万股B股的承销协议,每股发售价为港币10.53元,本次发行B股共集资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

万科B股于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是万科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笔,标志着万科融资渠道真正走向了国际化。

1993年的宏观调控没有阻止万科北海万科城市花园、成都万兴苑、石家庄银都大厦、深圳海神广场和鞍山东源大厦项目的开工。

进入1994年继续上马天津城市花园、北京城市花园、武汉万科广场、沈阳城市花园和大连邮电大厦。

发行B股成功募集到资金后,万科盲目地扩大地产项目,地产跨地域的扩展到了1995年才噶然而止。

由于投资过于分散,成都万兴苑、深圳海神广场、福景大厦、武汉万科广场、天津金刚桥高级公寓、鞍山东源大厦都因资金短缺而濒临烂尾工程。

3.房地产主营业务范围收缩与调整阶段(1994-2001)

这种四处开花的多元化经营给万科带来了困境。

项目成立了,资金投了之后,才感觉到人力资源上不去,资金分散等弊端。

由于资源分散,企业的经营规模在12~15亿之间徘徊,利润到了1.5亿也上升乏力,万科1991年到1994年几年下来的结果是:

集团资源分散,形不成主导行业。

万科为多元化“踩刹车”的转折点是1993年的上海务虚会。

在会议上,放弃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城市居民住宅开发为主导业务,并提出加速资本积累,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针。

1994年在房地产经营品种上,万科提出以城市中档居民为主,从而改变过去的公寓、别墅、商场、写字楼什么都干的做法。

1995年底,万科提出回师深圳,由全国的13个城市转为重点经营北京、天津、上海特别是深圳四个城市。

公司于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全面完成了专业化调整战略,成为单一业务的房地产集团。

4.快速扩张期(2001-2003)

2001年,先后攻入武汉、南京、长春、南昌等4城市;

2002年进入佛山、大连等城市,年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276万平米。

短短三年间,万科先后进入了12个城市。

在管理上,万科此时不仅形成了稳定的人力资源体系,而且在业务管理上也提出了完整的办法,这为其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

2001年,万科任郁亮为总经理、莫军为副总经理,形成了新一代管理团队;

2002年,实施了高管年度述职办法,并引进了平衡评分卡评估和优惠的购房政策等激励政策。

在业务上,2001年提出了名为“专业集成”的业务流程,使得其业务流程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2002年,针对工程质量的问题,又提出了“磐石行动”,并明确了三级采购体系。

在品牌上,此间的万科更是超前:

2002年,提出了“建筑无限生活”的品牌概念;

2003年,万科又对客户忠诚度进行了调查,这在内地房地产公司中,对客户端关注是较早的公司。

在中国内地房地产公司中,万科是第一个将自己的品牌作为一整套体系,来宣传和推广。

与此同时,万科在扩张过程中,对宏观调控政策也非常关注,针对不同的政策,在公司发展战略上也进行了不失时机的调整:

2002年,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政策,还有针对2003年又出台的121号文件、18号文件等政策,万科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如“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考虑合作开发模式”和“加强市场和政策的研究,辅助经营决策”。

这轮扩展,使万科的营业额由2000年的37.84亿元跃升到2003年的63.8亿元。

5.战略指导下有质量的扩张(2004年至今)

2004年后,万科提出了明确的扩张战略——由专业化到精细化,提出有质量的增长,这与之前的扩张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的质量是指,在稳健的财务下,有效益、有回报的增长。

这个效益型的增长更具体的来说,万科不仅要加快扩张的步伐,还要扩大规模和效益,这样才能使得资金的回报率迅速提高,而且万科还对整个行业环境和每一年的政策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战略领跑未来”的策略。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2005年,万科迎来了激烈的变化。

“这一年的万科,是一个颠覆、引领和共生者。

”而在2006年,万科提出了企业公民战略。

实际上,万科战略之所以具有超前性,是因为其对自己价值取向和行业分析后,得出的了一个清晰的发展模式。

万科从财务的角度,对自己的增张做了一个定性的说明。

2000年以前,万科的扩张算不上成功,如“0.4法则”导致其无法控制子公司。

这样一来,上面的一些想法根本就实现不了,更不能上下一条心地形成共识。

2004年万科提出的激励行业资源整合项目,实际上是公司从财务增长、资产增长的需要,作出的定性说明。

因此,有了现在的多元化融资及细分客户战略。

”而在具体目标上,万科提出,到2014年其营业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

同时,在融资合作上,万科此时采用了多元化融资方式:

2004年,发行了19.9亿元可转债,与老竞争对手招商地产进行合作天津的项目;

2005年,发行信托资金、成立基金并与国际资本(如RIP)合作;

2006年与万通、中粮等开发商合作开发项目。

对此,王石也曾说:

“所有的商业在于合作,合作必须与时俱进。

”而且在土地上,万科也加大了合作与并购的力度:

2004年,万科的土地储备量是450万平方米,到2005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101万平方米,特别是与南都的并购,完成了其在长三角的战略布局,仅2006年,其新增土地面积就高达1000万平方米,这与万通、中粮的合作及并购是分不开的。

这一时期,在客户战略上,万科继续实施细分策略:

2005年,成立了客户品类部,将营销、设计等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