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7112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股权激励缘起的基本理论,即股权激励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公司高管和股东的利益、责任风险不同导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

经典的委托代理问题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提出的。

他们认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

1976年,迈克尔·

詹森(MichaelC.Jensen)和威廉·

麦克林(WilliamH.Meckling)发表的论文《公司理论:

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资本结构》开拓了代理成本理论(实证代理理论)。

他们把这种代理成本概括为:

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剩余损失。

因此,委托代理的成本是由决策权的委托导致的。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最早是在16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佩蒂将人类生命的损失与战争中武器和其它军械等物质的损失进行了比较,一般认为,这是“首次严肃地运用了人力资本概念”。

之后,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全体国民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算作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

其主要观点: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交易成本理论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最先从激励角度反对认为市场是唯一有效的经济组织的观点,除此之外,企业的任何制度安排都对低效率的新古典主义厂商理论进行了挑战。

193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罗纳德·

科斯教授在其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阐释了企业存在及扩张的意义,指出古典思想存在忽略企业制度结构、与现实不符的严重缺。

科斯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80)、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andHart,1986)等人从解释交易费用产生根源的角度出发,对科斯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他们将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的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4、动机理论

亚伯拉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最广为人知的动机理论。

他认为如果要激励某一个个体,必须要先了解此人处于哪一个需求层次上,然后再实施合适的激励手段。

另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理论为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他将“满意”与“不满意”进一步细化为“不满意”、“没有不满意”和“没有满意”“满意”,其中前两者构成保健因素,后两者构成激励因素。

另外,根据斯达西·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管理者来最有可能进行对比的对象就是其他公司的的管理者,当自己公司的业绩优于他人的公司,而自己的薪酬却并没有多少优势时,很容易陷入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所以更需要对这一类型的人进行高质量的激励。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大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国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的研究较多,结论也存在很大分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论:

无关论、正相关论和双重效用论。

  早期的学者认为,股东利益和管理人员薪酬激励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以股票为基础的薪酬能否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还值得怀疑。

Jensen,Murphy(1990)进行了对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研究,发现股东利益和管理人员薪酬激励之间只有一种非常微弱的联系。

Lorderer,Martin(1997)对867家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经管人员持有较多股份并没有改善企业的业绩。

  一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经营者股权激励和其他的薪酬方式相比,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并且论证了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相关性,认为提高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能够对公司业绩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Berger(1997)等发现,经理持有期权数额较多的企业业绩更好,股票持有数额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McConnell,Servaes(1990)发现,只要经理持股比例低于50%,经理持股比例和企业业绩间就存在正相关关系。

  还有一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随着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的提高,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效应:

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防守效应。

前者是指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高管追求的效用会与股东趋向一致,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后者指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高管对企业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原先来自外部的其他约束对他的作用越来越弱,进而高管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提高代理成本,降低企业价值。

Mork,Shleifer,Vishny(1988)的研究发现:

当持股比例介于0%和5%之间时,两者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公司业绩正相关;

介于5%和25%之间负相关;

超过25%时又正相关。

(二)股权激励与经营者投资的关系

  管理层的回避风险策略意味着回避风险时就回避了收益,对这方面的研究,Hangen,Servaes认为,经营者若拥有股票期权,他们更愿意接受较高的投资风险。

Agrawal,Mandel,hisheleifer等人的也研究证明了经营者报酬中期权比例较大时,他们的投资决策往往显得更为积极进取。

(三)股权激励与效率的关系

  对于股权激励与管理者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国外的研究如Harrey,Janmes,Holmstrom,Milgrem(1994)的研究指出,在现实经济中,激励合同才是最优的。

但同时,一些学者如Lambert,Larker,Verrechia通过研究指出,让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如股票期权)成本较不让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成本要高。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情况要比国外复杂得多,因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还未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尚未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制度。

学者们也从众多方面对股权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发生的股权激励案例进行实证检验。

 学者们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对股权激励展开研究。

(一)股权激励定量研究

  吴凯,曾伟娇,黄研(2004)在《测量股权激励效率的方法及应用》中引入夏普测度发现:

授予经理的股票冻结期越长,股权激励效率越低;

公司股票波动越大,经理要求的补偿溢价越高,股权激励效率越低。

杨顺勇,薛兴国(2006)建立了一个股权激励计划的持股计算模型,建议按照员工所负责任、个人能力、贡献大小,采取“打分制”量化确定激励计划的持股量。

不过国内现有的实证模型过于简单,研究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二)关于股权激励模式的细化分析

  于璐,曾军(2003)对经理层持股和优先购股权这两种股权激励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认为应根据公司的不同性质,对经营者实行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

对大量非上市公司可以以经理层持股激励为主,对于上市公司可以以优先购股权激励为主。

张彩玉(2004)从成本角度逐一分析了延期兑现年薪、虚拟股票和期股的激励成本。

(三)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陈燕(2004)介绍了股权激励自爱我国的三种运用方式。

孙静芹(2006)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包括实施股东分类表决机制、健全独立董事聘任制度和薪酬制度在内的相对独立的监管体系。

(四)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激励的关系研究

  邓清,何亮(2005)探讨了股改与股权激励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对股权激励的发展提出建议。

邱金辉,张恒(2006)认为在股改之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了新的机遇,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途径。

(五)对我国已实行的股权激励的效果分析

  周闽军,李玉宝(2005)认为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没有完全发挥七对经营者激励作用,并在分析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国内外文献评述

  国内外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都有大量文献研究股权激励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但是国外的研究还侧重股权激励与经营者投资、效率的关系等,而国内则是侧重于对股权激励的市场效应以及对国外已取得研究成果的深入细化,还有就是放置在我国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

针对我国实际,从外部的制度安排来看,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非理性波动,会使股权激励的收益不完全与高管的努力及业绩的提高相匹配,从客观上削弱了股权激励促使高管通过提高业绩而抬高股价的作用。

从内部公司治理安排来看,有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层权力过大,影响董事会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导致行权规模、激励对象、激励条件、激励有效期限等变量设置的激励效果不足,使股权激励成为公司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载体,产生非激励目的的股权激励方案,因此,我国的股权激励是否起到激励作用,尚需要实证检验。

今后股权激励方面的研究将更侧重于对激励制度本身是否达到激励的效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展晓琳,张丽,孟洪钰,吴双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业绩的研究综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04).

[2]侯瑜.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研究[J].现代会计,2010,(01).

[3]金彦.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03

[4]于璐,曾军.持股与购股权——两种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分析[J].企业管理,2003,(02)

[5]张彩玉.股权类激励方案成本的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

[6]构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监管体系[J].会计之友,2006,(09)

[7]周闽军,李玉宝.股权激励实行的有效性及相关政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01)

[8]岳金辉,张恒.后股权分置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09)

[9]杨顺勇,薛兴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持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