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699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2012年中考模拟卷一

化学

 (满分:

8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Fe:

56O:

16H:

1N:

14Cu:

64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

1.实验室里几种物质正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

“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

“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

“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啦”

D.浓硫酸:

“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CO2B.HClC.NH3·H2OD.K2SO4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银不是银而是汞 B.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塑料

C.玻璃钢不是玻璃而是钢 D.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

4.“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中考资源网

A         B        C       D

6.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Na2SO4B.KClC.Ca(H2PO4)2D.NH4HCO3

7.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

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xAl+Fe2O3Al2O3+xFe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为氧化物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NaOH固体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纸片

D.熄灭酒精灯

C.液体读数

B.NaOH固体称量

A.过滤

9.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世界多个国家都不同程度检测到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碘-131。

在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3I

126.9

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碘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C.碘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D.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10.“纸火锅”(如右下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

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11.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

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

B.ZnSO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根据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12.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会析出晶体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淀粉、油脂、蛋白质中均含有C、H、O、N等元素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建筑材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14.右图表示的是A、B、C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发生反应的实验现

象,符合该实验现象的A、B、C三种溶液依次是

A.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D.氢氧化钙溶液、盐酸、硫酸钠溶液

15.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A.11∶18B.22∶9C.1∶1D.1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不给分。

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6.用右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物质是

A.硝酸铵和水B.铁粉和稀硫酸

C.碳酸钠和稀硫酸D.氯化钠和水

17.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试剂

NaOH溶液

碱石灰

浓硫酸

Na2SO4溶液

部分

装置

18.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胃舒乳[Mg(OH)2]治疗胃酸过多:

Mg(OH)2+H2SO4=MgSO4+2H2O

B.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D.除去混在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2KOH+MgCl2=2KCl+Mg(OH)2↓

19.A、B、C、D、E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中考资源网两

圆相交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A物质可以一步反应转化为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一定是氧气

B.A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C.C与D反应现象可能是生成蓝色沉淀

D.C物质一定是硫酸铜溶液

20.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CaCl2和HCl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

C.分别向等质量的Fe和Mg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

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KNO3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21.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

A.离子的种类不同B.分子的构成不同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等

请从中选择导致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填序号).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2)FeCl2溶液为绿色而FeCl3溶液为黄色:

(3)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2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硫酸铜B.熟石灰C.聚乙烯 D.碳酸氢钠 E.干冰 F.肥皂水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的是;

(3)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波尔多液的成分中的盐是;

(5)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6)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2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

(2)赤铁矿炼铁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

(4)甲烷燃烧

24.下图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1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C代表的物质是。

(2)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在反应前方框内应补充的微粒是(填序号)。

(3)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25.现有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未知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氯化钠、纯碱、去污粉(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和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

化学小组为了确定每种未知固体的成分,将它们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1:

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②、③完全溶解,①、④均在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且①中有明显放热

实验2:

实验1中四支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A

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3:

分别取原固体粉末少量于四支试管中,加

入足量试剂A

白色固体均消失;①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物质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物质②为,试剂A为。

(本题均用化学式填空)

(3)实验3中,试剂A与物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通过实验判断,物质①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5)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他们的溶质分别是①Ba(NO3)2②KCl③NaOH④Fe2(SO4)3⑤Na2SO4。

不用其他试剂,首先鉴别出来的试剂是(用编号填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26.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2)该工艺中生成碳酸钡固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BaCl2++2KOH=BaCO3+2+,请完成并配平该方程式。

(3)操作3为洗涤、检验和,洗涤的作用是,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试剂(写化学式)。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该流程中的副产物可用作。

(写一种用途)

(5)分析该流程可得出SiO2部分性质,下列属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填序号)

A.不溶于水B.可溶于水C.不与盐酸反应D.能与盐酸反应

(6)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Na2S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此原理该同学设计出如下方案制备:

取碳酸钡和二氧化硅混合物,滴加(填“少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

27.取化学式为MO的黑色氧化物进行如下实验。

将MO和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玻璃管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