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6638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本)文档格式.doc

6.旁站监理工作

附:

静压桩监理检查记录表

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

一、专业工程概况与特点

1、建设单位:

2、设计单位:

3、施工单位:

4、监理单位;

5、设计桩数量和规格:

300×

300(二节);

桩基类型:

静压桩

6、送桩标高:

×

m

7、桩机型号:

PHC-300A(70-11a)

8、地质条件及桩端持力层:

10、周边环境保护要求:

二、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和规定

1、检验批的划分: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划分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1.1静压桩为地基与基础分部桩基子分部中的分项工程。

1.2静压桩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划分为一批。

(若单位工程面积较大,需分批验收,可按施工段、变形缝划分为多个检验批)。

2、压桩监理实测实量质量检验采用全数检验方案。

3、验收依据:

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3设计施工图纸。

3.4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3.5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等。

三、监理工作流程:

1、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过程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资料控制

桩位放样(承包商)

成品桩

桩产品合格证、强度检验报告,接桩用焊条或半成品的硫磺胶泥产品合格证书或检验证书

禁止使用、退货处理

整改

(承包商)

检查外观、尺寸、强度检验

复核桩位(监理)

不合格

格合格

合格

监理检查压力、桩垂直度

压桩(承包商)

整改

接桩(承包商)

检查接桩质量(监理在承包商自检合格基础上检查)

整改(承包商)

报设计处理

监理复桩桩位偏差及桩顶标高

不合格不合格

合合格

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压桩

桩位中间验收

不合格

监理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标高

送桩至设计标高

土方开挖后复核桩位偏差及桩顶标高(承包商)

2、进度控制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方上报桩基进度计划

调整进度计划(承包商)

桩基进度计划与总进度计划比较(监理)

不符合

符合

施工方按桩基进度计划实施

调整进度计划

符合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

完成施工

3、投资控制监理流程

3.1月工程量审核流程

施工方上报月完成工程量清单

监理现场计量,审核工程量清单

报业主

3.2工程变更监理审核流程

工程变更

监理审核变更方案

取消变更或调整变更

不同意上报业主审核

同意

工程变更实施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20mm

单排桩10mm

1.2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2.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1.2.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

1.2.3打(压)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强制性条文)

表1预制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1.2.4桩基承载力和质量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规定时,工程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对砼预制桩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2、进度控制要点与目标值

2.1比较实际进行与计划进度的差异

2.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实施项目进度控制中,要特别重视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对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呈现的可变性和不均衡性,要注意相关单位对进度的影响,设计对进度的影响、材料物资供应的影响、不利施工条件的影响、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施工组织不当、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对于上述影响要做到有预测并及时处理,对关键线路上的影响因素要全力组织解决。

进度差异导致多个平行分包商计划的变化,总监理工程师通知总承包单位予以妥善解决。

2.3进度控制目标值为经审核批准的计划进度完成节点。

3、投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3.1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施工图,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应制定防范性对策,作技术经济合理性预测分析,并宜在工程变更实施前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

3.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现场计量的基础上,按施工合同的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支付条款审核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审查意见报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建设单位。

未经监理人员质量验收合格的工程量,或不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量,监理人员拒绝计量和该部分的工程款支付申请。

4、施工现场质保体系审核。

4.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4.2对桩基分包、总包单位项目班子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资质进行审核,并留下书面报审记录。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对静压桩施工过程监理应采取巡视、旁站和发布指令等监理工作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制定针对性的监理控制措施。

1.事前控制措施

1.1审核施工机械选择合理性,压重的安全性。

1.2审核压桩作业线是否合理,应避免成单方向压桩而造成土体成单方向位移过大而影响已压桩体位移和周边环境。

1.3施工前对成品桩(静压成品桩一般均由工厂制造,运至现场堆放)做外观及强度检验,并留下记录。

1.4接桩用焊条或半成品硫磺胶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或送有关部门检验。

硫磺胶泥半成品应每100kg做一组试件(3件)。

1.5对压桩用压力表、规格及质量应进行检查,并审查压力表和油压系统配套校验证书。

1.6审查施工控制网的设置方案是否合理,并对基准线、基准点进行复测,合格后复核小样桩的放样精度。

2.事中控制措施

2.1压桩机行驶的路线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免压桩机的倾覆。

2.2桩基工程施工前,先进行压桩试验,以确定压桩的有关参数

2.2压桩应一次到位,中途不得停顿。

如特殊情况,中途必须停顿的,应将桩尖停留在软土层,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4h。

2.3压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应有相适应的桩帽和送桩帽,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10-20MM;

(2)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3)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用碎石或道渣回填密实;

2.4压桩的顺序速度确定,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应考虑尽量减少拥土、挤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压桩速度根据对周围管线、建筑物的监测情况调整;

2.5接桩时应保持上、下节桩身轴线一致,并尽可能缩短接桩时间间隔。

当采用焊接法接桩时,应两人同时对角对称地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并用垫块填实接桩处的缝隙,以防止节点变形不均匀引起桩身倾斜;

当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上节桩就位后应将插筋插入插筋孔中,检查重合无误、间隙均匀后将上节桩吊起10cm,装上硫磺胶泥夹箍,浇筑硫磺胶泥,并立即将上节桩保持垂直放下。

接头侧面应严整光滑,接桩面应充分粘接。

待桩接头处硫磺胶泥充分固结后,方可继续进行压桩施工。

2.6对于重要工程或有特殊要求地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进行10%的探伤检查。

2.7当压桩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得过早停压,以免在补压时发生停止下沉或下沉难以达到设计标高的现象。

2.8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压桩,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1)初压时,桩身发生较大幅度移位、倾斜,压入过程中桩身突然下沉或倾斜;

(2)桩顶混凝土破坏或压桩阻力剧变。

2.9当桩顶未达到设计标高,经设计单位同意必须进行截桩时,截桩前必须先把桩端固定好,然后用凿子凿开3~5cm的深槽,待露出钢筋后进行切割。

严禁在桩顶悬臂状态下进行切除。

2.10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压桩记录,重点记录压桩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

2.11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3.事后控制措施

3.1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检测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2当基桩桩头挖出后应复测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偏差,当发现桩位超偏时,必须督促施工单位找设计确认,并拿出处理方案处理到位,方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3.3桩基检测和复测合格后,由监理出具桩基分项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办理正式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证明单,报质监机构备案。

4.静压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静力压桩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桩位偏差

见表1

用钢尺量

承载力

续表2

成品桩质量:

外观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

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