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571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shcwu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doc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

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预算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会计。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会计制度调整的总体原则

   根据财政部的工作思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对预算会计制度调整的总体原则是:

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暂维持现行做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作大的调整,以保证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顺利实施。

对预算会计制度大的改革,待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后再予以考虑。

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调整

(一)调整内容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收入类、支出类、净资产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具体内容为:

   “305基金预算结余”: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基金预算科目所列的基金项目设置,改为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项、目级科目设置,逐一反映各项基金的结余。

   “401一般预算收入”: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收入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一般预算收入的项、目级科目设置。

   “405基金预算收入”: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基金预算收入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项、目级科目设置。

   “501一般预算支出”科目: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支出科目”分款、项级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应列入一般预算支出的项级科目设置。

   “505基金预算支出”科目: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支出的项级科目设置。

(二)会计实务

1、收入核算

   一般预算收入:

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一所列“一般预算收入科目”的类、款、项、目级科目(不含转移性收入)设置相应明细账。

   基金预算收入:

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二所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的类、款、项、目级科目(不含转移性收入)设置明细账。

金库收入报表、与预算收入相关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同样按照目级科目进行编制。

2、支出核算

   调整后的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相关支出主要按照“支出功能分类”设置明细账。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各地核算水平,建议地市级财政以及有条件的县级财政同时按照“支出经济分类”设置明细账。

在账套结构上,推荐采用平行挂接辅助核算的多维账簿结构。

   一般预算支出:

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一所列“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不含转移性支出)分类、款、项级科目设置明细账;同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应列入一般预算支出的类、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管理需要,各地还应对预算单位、预算项目、资金性质、指标来源、业务处(科、股)、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细核算。

   基金预算支出:

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二所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不含转移性支出)分类、款、项设置明细账;同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支出的类、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管理需要,各地还应对预算单位、预算项目、资金性质、指标来源、业务处(科、股)、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细核算。

3、结余核算

   “基金预算结余”: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政府性基金收入集中反映在“非税收入”中,基金支出则分散在各个功能类支出科目中,收支对应关系较以前的一一对应更复杂。

“基金预算结余”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基金预算科目所列的基金项目设置,改为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底级科目设置,逐一反映各项基金的结余。

4、改革前后账务的衔接

   2006年,总预算会计仍按照现行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2006年的“预拨经费”科目要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置预拨下年经费的明细账。

2006年年末,“预算结余”科目余额按现行做法转入下年度。

“基金预算结余”科目余额转入下年度时,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的新旧科目对应关系,将其明细科目的结余转入相应新的收入明细科目。

2007年,总预算会计应按照调整后的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年终账务结转。

三、《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的调整

(一)调整内容

   将现行收入类的“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乡统筹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合并为“401 一般预算外收入”科目。

本科目核算部门和单位缴入财政专户的各项预算外资金,包括缴入财政专户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彩票公益金、财政专户存款利息、乡统筹资金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

将现行支出类的“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和“其他支出”科目合并为“501一般预算外支出”科目。

本科目核算各级财政部门用一般预算外收入安排的支出。

将现行净资产类的“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合并为“301预算外结余”科目。

本科目核算财政专户中各项预算外资金结余。

(二)会计实务

   1、收入核算

   “401一般预算外收入”科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的类、款、项、目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根据管理需要,同时可按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进行明细核算。

地方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纳入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具体情况,参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一般预算收入科目”的形式,形成本地区使用的“预算外收入科目”表。

对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没有列示、但本地区数额较大的预算外收入项目,可增设目级科目。

但为了保证预算执行、决算报表格式的统一,在上报种类报表时,仍需并入其他科目反映。

   2、支出核算

   “501一般预算外支出”科目,应比照预算内支出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即:

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类、款、项级科目设置明细账;同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类、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管理需要,各地还应对预算单位、预算项目、资金性质、指标来源、业务处(科、股)、代理银行、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细核算。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支出功能类科目与支出经济类科目为预算内、预算外资金所共用。

因此,所有“支出功能分类”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原则上都可以作为“一般预算外支出”会计科目的明细核算项。

   3、结余核算

   “预算外结余”科目的明细账,应结合本地区预算外资金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按照预算单位进行设置。

对于有特殊管理要求的预算外资金项目,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按资金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改革前后账务的衔接

   2006年,预算外专户会计仍按照现行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2006年年末,将“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余额转入下年度“预算外结余”科目。

2007年,预算外专户会计应按照调整后的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年终账务结转。

四、《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调整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类、支出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一)收入核算

   “401拨入经费”: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

“404预算外资金收入”: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

(二)支出核算

   “501经费支出”: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设置。

(三)改革前后账务的衔接

   2006年,行政单位仍按照现行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2006年年末,“结余”科目余额转入下年度时,对本科目进行预算支出科目明细核算的单位,应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新旧科目对应关系,将其明细科目的结余转入相应的新明细科目核算。

2007年,行政单位会计应按照调整后的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年终账务结转。

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调整

(一)收入核算

   事业单位应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401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应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增设“406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

事业单位应在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405事业收入”科目,核算除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外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二)支出核算

   事业单位应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504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管理需要,事业单位也可在“504事业支出”科目下,按照“财政性资金支出”和“其他事业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财政性资金支出”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使用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其他事业支出”核算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外的资金发生的支出。

(三)改革前后账务的衔接

   2006年,事业单位仍按照现行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2006年年末,“事业结余”科目余额转入下年度时,对本科目进行预算支出科目明细核算的单位,应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新旧科目对应关系,将其明细科目的结余转入相应的新明细科目核算。

2007年,事业单位会计应按照调整后的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年终账务结转。

六、会计报表体系及其他调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部分总预算会计报表必须重新设计。

比如,收支旬月报、预算外资金资产负债表、国库集中支付与代理银行等之间的往来报表、各类对账单等。

为了更好地做好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还应根据管理要求增加一些辅助报表,如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表、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等。

2006年末,财政部门批复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时,应按照新旧两套科目分别批复。

按照2006年预算支出科目批复的相关数据,作为总预算会计2006年列支的依据;按照2007年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批复的相关数据,作为总预算会计冲减2007年当年支出账的依据。

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地区,应抓紧对会计软件的相关程序以及会计报表格式进行调整。

由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