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535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docx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2009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

74.1手术编码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因素;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慢性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8.孕妇及家属要求。

(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ICD-9-CM-3:

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

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

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

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

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

第一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4.少量阴道出血。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

2.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

3.并发产褥感染;

4.切口延期愈合。

二、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9-CM-3:

74.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9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手术日)

□询问孕期情况、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产科入院记录

□常规辅助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完成麻醉科“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准备”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剖宫产术)

□完成手术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确定有无麻醉并发症(麻醉科医师随访) 

长期医嘱:

□产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听胎心1次/4-6小时

□胎心监护1-2次/日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凝血功能

□    孕期未查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胎儿超声及脐带血流检查

□    拟明日上午时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    明晨禁食水

□    明晨留置尿管

□    常规备皮

□    抗菌药物皮试

□    必要时配血、备血

长期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Ⅰ级护理

□禁食水12小时后流食

□测血压:

1次/15分钟,2小时血压平稳后,改为每日两次。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尿管引流接无菌袋

□会阴擦洗2/日

□乳房护理

□静脉输液1次/日

□抗菌药物

□缩宫素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抚触1/日

□新生儿油浴1/日

□脐部护理

临时医嘱:

□低流量吸氧(术后)

□维生素K15mgim

□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

□  入院介绍(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静脉取血

□ 指导孕妇到相关科室行超声等检查

□ 术前患者准备(术前沐浴、更衣、备皮)

□   术前物品准备

□   术前心理护理

□   提醒孕妇明晨禁食水

□  为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

□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   帮助产妇早开奶、早吸吮

□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  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等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天(术后第1日)

住院第4日(术后第2日)

□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儿科医师查房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长期医嘱:

□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Ⅰ级护理

□排气后半流食

□测血压1次/日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乳房护理

□静脉输液1次/日

□抗菌药物

□缩宫药物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抚触1/日

□新生儿洗浴1/日

□脐部护理

临时医嘱:

拔除留置导尿管

长期医嘱:

□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    Ⅱ级护理

□    半流食或普食

□    乳房护理

□    抗菌药物

□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    新生儿抚触1/日

□    新生儿洗浴1/日

□ 脐部护理

□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   指导产妇喂母乳

□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   夜间巡视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5日(术后第3日)

住院第6-9日(术后第4-7日)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长期医嘱:

□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    Ⅱ级护理

□    半流食或普食

□乳房护理

□    抗菌药物

□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    新生儿抚触1/日

□    新生儿洗浴1/日

□    脐部护理

长期医嘱:

□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    Ⅱ级护理

□    普食

□    乳房护理

□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    新生儿抚触1/日

□    新生儿洗浴1/日

□脐部护理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72小时取足跟血筛查或听力筛查(有条件实施)

□夜间巡视

□随时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CD-10:

O42伴Z3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主诉有阴道流液。

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

3.石蕊试纸测pH值>7。

4.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观察临产征象。

2.引产。

3.剖宫产。

(四)标准住院日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O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

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

2.宫缩诱导药物:

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

(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

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

(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无感染征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本路径以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若为剖宫产则进入剖宫产临床路径。

2.实施本路径时,若产程中、引产中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难产等),即退出路径。

3.有感染者退出路径。

4.引产至阴道分娩结束时间不确定,跨度可为1-3天,故标准住院天数存在变异

 

二、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ICD-10:

O42伴Z37)

拟12-24小时内临产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4-5天

时间

住院第1-2天

住院第3-4天

(产后第1-2天)

产后第3天

(出院日)

□询问病史、查体、完成初步诊断

□完善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向孕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