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5080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代表人物魏源、龚自珍等;

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人物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等;

辛亥革命时期,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等;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

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

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霖等。

前两段即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即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2、诸子哲学产生前,人们是怎样理解天人关系的?

诸子产生前,我国的哲学发展主要处于哲学萌芽时期。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天命”即天的意志和命令。

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开端。

公元前17世纪末,商汤灭夏,建立了奴隶制的商王朝。

商奴隶主贵族为了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炮制了一个天上和人间、社会和自然的最高主宰“帝”或“上帝”。

商的奴隶主贵族说:

“帝立子生商”。

商人不仅炮制了这个最高主宰“帝”或“上帝”,而且还垄断了上帝和下帝及人间的联络。

公元前12世纪末,周部落在今陕西的渭水流域兴起,周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奴隶制度国家的高度完成。

周奴隶主贵族首先把“上帝”和祖先分开,加强了“上帝”这个至上神的的绝对权威,从而提出了“天命”说,来论证自己通知的合理性。

周奴隶主贵族还抬出了“德”和“以德配天命”的理论。

《尚书∙召诰》中说:

“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西周初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旦,提出了“天命靡常”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

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保民“才能”享天之命”。

二是在春秋这个新旧社会更替的过程中,无神论的兴起是历史之必然。

出现了“疑天”的思想。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人们把吉凶祸福的根源归结为人事方面来,表明他们对神的怀疑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看出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天”、“神”与人的关系问题。

3、新民主主义时期流行的主要哲学思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

4、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仁”的含义:

(1)“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

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说明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2)“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的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我不愿他人如何让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

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5、如何评价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1)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它决定社会的治乱兴衰和人的生死祸福

“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因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

(2)肯定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为仁由己。

”由此看出,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

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3)敬鬼神而远之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由此看出,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

这也是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6、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制”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

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

主要观点是:

(1)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亲亲而仁民。

”1.严格区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2.统治者应关心人民的疾苦: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也;

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

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五亩之宅。

”“制民之产。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孟子把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3)重视道德教育,反对“不教而杀”

“富而后教。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

”“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孟子主张用“力”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4)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格君心之非”“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

7、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说。

”“善”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

他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

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不忍之心”。

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四端”。

(1)“四端”

“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

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能算作人。

(2)“大体”与“小体”

“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意思是说,“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大人”;

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

”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8、孟子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孟子提出了一整套先验论的认识论和英雄史观。

主要包括:

(1)良知良能说

孟子讲的知识、才能,主要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才能。

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

即“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求放心

人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孟子认为,那就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能。

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3)轻视感性认识

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这是说,耳目感官没有思虑作用,所以它接触外务要受到外物的蒙蔽,至多也只能给你一点印象。

“心”是思维的,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只有用“心”去思想,否则就得不到,这是天赋与我的能力。

9、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道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

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无形无象的“无”

老子讲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

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3)道是普遍法则

“天之道。

”“人之道。

”老子讲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规定性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认识。

(4)道是混成之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是指“道”是无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因为他是分不清上下,也看不到前后的一种本来就无分别的状态,是混成之物。

10、老子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1)揭示了事物的矛盾现象

老子看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相互依存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他认识到,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方面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