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4712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四、教学用具

三角板,彩色粉笔,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引导探究,归纳总结

学法:

合作讨论,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教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计算以下几个题目,既可以复习回顾上节所学公式,又为本节新课作准备.若sinα=,α∈(0,),cosβ=,β∈(0,),求cos(α-β),cos(α+β)的值.学生利用公式C(α-β)很容易求得cos(α-β),但是如果求cos(α+β)的值就得想法转化为公式C(α-β)的形式来求,此时思路受阻,从而引出新课题,并由此展开联想探究其他公式.

2.推进新课

提出问题

①还记得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出来.

②在公式C(α-β)中,角β是任意角,请学生思考角α-β中β换成角-β是否可以?

此时观察角α+β与α-(-β)之间的联系,如何利用公式C(α-β)来推导cos(α+β)=?

③分析观察C(α+β)的结构有何特征?

④在公式C(α-β)、C(α+β)的基础上能否推导sin(α+β)=?

sin(α-β)=?

⑤公式S(α-β)、S(α+β)的结构特征如何?

⑥对比分析公式C(α-β)、C(α+β)、S(α-β)、S(α+β),能否推导出tan(α-β)=?

tan(α+β)=?

⑦分析观察公式T(α-β)、T(α+β)的结构特征如何?

⑧思考如何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活动:

对问题①,学生默写完后,教师播放幻灯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点拨学生思考公式中的α,β既然可以是任意角,是怎样任意的?

你会有些什么样的奇妙想法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比较cos(α-β)与cos(α+β)中角的内在联系,学生有的会发现α-β中的角β可以变为角-β,所以α-(-β)=α+β〔也有的会根据加减运算关系直接把和角α+β化成差角α-(-β)的形式〕.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转移到公式C(α-β)上来,这样就很自然地得到

cos(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

所以有如下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我们称以上等式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作C(α+β).

对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公式C(α+β)的结构特征,可知“两角和的余弦,等于这两角的余弦积减去这两角的正弦积”,同时让学生对比公式C(α-β)进行记忆,并填空:

cos75°

=co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问题③,上面学生推得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才能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呢?

我们利用什么公式来实现正、余弦的互化呢?

学生可能有的想到利用诱导公式⑸⑹来化余弦为正弦(也有的会想到利用同角的平方和关系式sin2α+cos2α=1来互化,此法让学生课下进行),因此有

sin(α+β)=cos[-(α+β)]=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

在上述公式中,β用-β代之,则

sin(α-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cosβ-cosαsinβ.

因此我们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分别简记为S(α+β)、S(α-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对问题④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推导过程进行记忆,同时进一步体会本节公式的探究过程及公式变化特点,体验三角公式的这种简洁美、对称美.为强化记忆,教师可让学生填空,如sin(θ+φ)=___________,sin=_____.

对问题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推出了公式C(α-β)、C(α+β)、S(α+β)、S(α-β)后,自然想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怎么样来推导出tan(α-β)=?

tan(α+β)=?

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弦为切得到.在学生探究推导时很可能想不到讨论,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提醒,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当cos(α+β)≠0时,tan(α+β)=

如果cosαcosβ≠0,即cosα≠0且cosβ≠0时,分子、分母同除以cosαcosβ得

tan(α+β)=,据角α、β的任意性,在上面的式子中,β用-β代之,则有

tan(α-β)=

由此推得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简记为T(α-β)、T(α+β).

tan(α+β)=

tan(α-β)= 

对问题⑥,让学生自己联想思考,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中α、β、α±

β的取值是任意的吗?

学生回顾自己的公式探究过程可知,α、β、α±

β都不能等于+kπ(k∈Z),并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结构特征,加深公式记忆.

对问题⑦⑧,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类总结,我们把前面六个公式分类比较可得C(α+β)、S(α+β)、T(α+β)叫和角公式;

S(α-β)、C(α-β)、T(α-β)叫差角公式.并由学生归纳总结以上六个公式的推导

过程,从而得出以下逻辑联系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出这六个框图.通过逻辑联系图,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借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

不仅要掌握这些公式的正用,还要注意它们的逆用及变形用.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式

 

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在化简求值中就经常应用到,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于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当tanα,tanβ或tan(α±

β)的值不存在时,不能使用T(α±

β)处理某些有关问题,但可改用诱导公式或其他方法,例如:

化简tan(-β),因为tan的值不存在,所以改用诱导公式tan(-β)=来处理等.

应用示例

例1 

已知sin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α),cos(+α),tan(-α)的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角的关系,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有什么准备,准备工作怎么进行等.例如本题中,要先求出cosα,tanα的值,才能利用公式得解,本题是直接应用公式解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熟悉公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解:

由sinα=,α是第四象限角,得cosα=.

∴tanα==.

于是有sin(-α)=sincosα-cossinα=

cos(+α)=coscosα-sinsinα=

tan(α-)===.

点评:

本例是运用和差角公式的基础题,安排这个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变式训练1

1.不查表求cos75°

tan105°

的值.

=cos(45°

+30°

)=cos45°

cos30°

-sin45°

sin30°

=,

tan105°

=tan(60°

+45°

)= 

=-(2+).

2.设α∈(0,),若sinα=,则2sin(α+)等于( 

)

A. 

B. 

C. 

D.4

答案:

A

例2 

已知sinα=,α∈(,π),cosβ=,β∈(π,),求sin(α-β),cos(α+β),tan(α+β).

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对探究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值的内在联系.根据公式S(α-β)、C(α+β)、T(α+β)应先求出cosα、sinβ、tanα、tanβ的值,然后利用公式求值,但要注意解题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由sinα=,α∈(,π),得

cosα==-=,∴tanα=.

又由cosβ=,β∈(π,).

sinβ==,

∴ta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

()

=

∴tan(α+β)==.

本题仍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求值的基础题,其目的还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

变式训练2

引导学生看章头图,利用本节所学公式解答课本章头题,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设电视发射塔高CD=x米,∠CAB=α,则sinα=,

在Rt△ABD中,tan(45°

+α)=tanα.

于是x=,

又∵sinα=,α∈(0,),∴cosα≈,tanα≈.

tan(45°

+α)==3,

∴x=-30=150(米).

答:

这座电视发射塔的高度约为150米.

例3 

在△ABC中,sinA=(0°

<

A<

45°

),cosB=(45°

B<

90°

),求sinC与cosC的值.

本题是解三角形问题,在必修5中还作专门的探究,这里用到的仅是与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与和差公式有关的问题,难度不大,但应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探究、讨论解决,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