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4343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docx

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Ⅰ.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C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3)装置B与D组合制取并验证CO2的某些性质。

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

②若装置D中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Ⅱ.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反应。

(4)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将收集满CO2的两支试管(相同规格)分别倒立在水和NaOH溶液中,轻轻晃动试管,产生了如下图所示现象。

①小明根据______,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小菁同学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该实验可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6)小菁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答案】长颈漏斗2KClO3

2KCl+3O2↑(或其他合理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形成稳定的水位差说明装置气密(或其他合理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试管内液体高度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或其他合理答案)2NaOH+CO2==Na2CO3+H2O对比实验(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中NaOH减少,溶液碱性减弱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往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

(2)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形成稳定的水位差说明装置气密,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装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4)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小明根据乙试管内的液体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甲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对比乙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得出结论,所以甲实验的目的是对比实验;(5)溶液的碱性强弱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所以小菁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

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

溶液中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碱性减弱,该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6)二氧化碳和碱反应会生成碳酸盐,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冒出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2.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

①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⑥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b.酒精分子的构成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d.酒精的化学性质

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f.酒精分子的能量g.酒精分子的质量

(4)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_____。

(6)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

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7)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____。

【答案】②③④⑤12:

3:

8(或24:

6:

16)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答组成和结构不同不给分)物理bdg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

)【答题空10】C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

【解析】

本题通过酒精的变化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判定,根据化学式进行质量比的计算,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微粒的共性,综合性强,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1)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描述的是酒精物理性质。

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描述的是酒精化学性质。

所以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②③④,化学性质的是⑤;

(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

(1×6):

(16×1)=24:

6:

16=12:

3:

8,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

(3)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酒精分子的构成、酒精的化学性质、酒精分子的质量,故答案是bdg;

(4)酒精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

(6)燃烧匙、试管、蒸发皿都能用酒精灯加热,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故选C。

 

(7)液面由a下降至b,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了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

点睛:

性质在描述时一般有“能”“会”“可以”“易”等字眼,而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

3.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2)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_________t。

(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4Fe+3O2+6H2O

4Fe(OH)3bcFe+2AgNO3==2Ag+Fe(NO3)2Fe2O3+3CO

2Fe+3CO2583.3

【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6H2O高温4Fe(OH)3(3).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方程式为:

Fe+2AgNO3==2Ag+Fe(NO3)2(5).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6).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设生铁的质量为x,

,则

1000t×80%×

=96%xx≈583.3t

4.人类对金属的冶炼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1)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作用是________。

加热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放置酒精灯目的是____。

(2)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2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3)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红色固体逐渐变黑CO2+Ca(OH)2=CaCO3↓+H2O处理尾气,,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3.2g80.0%

【解析】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

(1)一氧化碳易燃烧,混有杂质气体会发生爆炸,故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加热后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黑;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为

;一氧化碳有毒,易燃烧,故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放置酒精灯目的是处理尾气,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设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故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5.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酸2.253%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2)根据质量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80.00g+90g-167.80g=2.2g;

(3)设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x2.2g

x=5.3g

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53%;

(4)若样品完全变质,样品全部变成碳酸钠。

设:

与10g碳酸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y,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98

10gy

y=9.25g,所需稀硫酸的质量=

=61.64g。

61.64g<100g,稀硫酸过量;

若样品没有变质,样品中有10g的氢氧化钠。

设:

与10g氢氧化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z,

2NaOH+H2SO4=Na2SO4+2H2O

8098

10gz

z=12.25g,所需稀硫酸的质量=

=81.67g。

81.67g<100g,稀硫酸过量;

所以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加入100g15%稀硫酸后,稀硫酸一定过量。

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是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6.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纯碱b.烧碱c.苏打d.小苏打

(2)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1。

①根据图示1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如图2: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提示:

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

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d硫酸Na2SO4和H2SO4漏斗MgSO4+Ba(OH)2=Mg(OH)2↓+BaSO4↓NaOH和Na2CO3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或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或过滤),向上层清液(或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

75%

【解析】

【分析】

(1)根据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解答;

(2)①根据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分析解答;②根据溶液的pH<7,显酸性解答;

(3)①根据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解答;②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解答;③根据原粗盐含有氯化钙和硫酸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后除去硫酸镁,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详解】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选d;

(2)①由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②溶液的pH<7,显酸性,故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H2SO4 ;

(3)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②硫酸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Ba(OH)2=Mg(OH)2↓+BaSO4↓;③原粗盐含有氯化钙和硫酸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后除去硫酸镁,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

故溶液X中的杂质有NaOH和Na2CO3;鉴别方法:

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有Na2CO3;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NaOH;

(4)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g+100g-106.7g=3.3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3.3g

x=7.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75%

答: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7.在抗震救灾中,可使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的稀溶液进行消毒。

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

由于“84”消毒液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将其稀释成0.2%~0.5%的稀溶液。

(1)X的化学式为_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

(2)配制120kg质量分数为0.5%的“84”消毒液,需使用12%的“84”消毒液_________kg。

(3)地震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为了保证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多次消毒。

①如果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答案】Cl2+15化学变化Ca(ClO)2+H2O+CO2=CaCO3↓+2HClOC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种类不会改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Cl2;设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x,+1+x+(-2)=0,则x=+1;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12%的“84”消毒液质量为x,x×12%=120kg×0.5%,x=5kg;

(3)①净化水的过程中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②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H2O+CO2=CaCO3↓+2HClO;

(4)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自然沉降,过滤,消毒,最后是煮沸。

较合理的顺序是:

④③②①。

故选C。

8.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

(1)用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

(2)将1g含镁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多少?

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温度盐酸的浓度0.32g1.8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果只分析a曲线,金属单质与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压强先大后小,而对比a、b曲线,则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不只有温度,应该还有盐酸的浓度,盐酸浓度高,反应速率快,反应放热就快,所以压强变化更明显,故填温度、盐酸的浓度。

(2)解:

①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1g×48%=0.48g

设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y

48:

32=0.48g:

xx=0.32g

48:

80=0.48g:

yy=0.8g

②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1g−0.48g=0.52g

设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为z

108:

204=0.52g:

zz≈1.0g

则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0.8g+1.0g=1.8g

答:

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0.32g;

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1.8g。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