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命题与创意-A(北京数学基础班)---陶平生Word格式.doc
《数学命题与创意-A(北京数学基础班)---陶平生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命题与创意-A(北京数学基础班)---陶平生Word格式.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且对任何,都有
;
、求;
、求数列的通项.
该题命制方法是:
事先想好一个数列,例如,然后对其操作变形折腾,使其适当复杂化:
由,此式两边平方,得,两边同除以交叉项,得到,注意,
得,即:
,
再将作局部显示,得到:
.
为使形式对称,改写成,为了锁定,给出初值.
这样就得到了开初的命题形式.
解:
据条件得,,因此在时,有
,即,得.
因为正整数,所以;
当,由,解得,所以;
今由,猜想.以下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时已验证,设时已成立,即,则当时,由于
,得,即
…,因为当时,
,则,又据得;
由得到,,所以,即当时结论也成立,从而对一切正整数,有.
例:
正整数数列满足:
计算.
这是为年江西高考压轴题准备的难度提升题,后未采用,于是改为数学竞赛的预赛试题,此题的命制方法与上题类似,只是数列略为复杂些:
事先给定数列:
,则有:
这时,
.显然有,为了锁定数列,给出,
就得到本题的表示形式.
解:
先求通项,时,条件化为,
…
此条件蕴含,即有,由式两端分别得到,
……,……
据,,即,因此,
或…
……,据,得
当时,式化为,则,故有
,即,所以.
注意到,
今证明,一般有……
此式对于已成立,设对于成立,考虑情形,
据,,
即,
也即
所以.
即
也即.由此,
所以,.因为整数,则
,故由归纳法,式对于任何正整数皆成立,即.
再计算:
注意,所以,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于高考试题而言,既要受考试大纲约束,又要受教材约束,并需顾及当年考生实际情况,同时还需回避每年出现在各地的大量考试试题、以及资料题海;
要让猜题、押题者感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使得试题能够真正考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命题时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们知道,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定义是,但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就事论事地复习或练习这种问题,相信谁都不会重视;
但是,被认为最不可能出题的地方,往往会成为命题人感到最为保险的地方;
如果我们将换成,则“没戏”的地方便立即变成了“有戏”.
(年江西高考数学试题)证明以下命题:
、对任一正整数,都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等差数列;
、存在无穷多个互不相似的三角形,其边长为正整数,且成等差数列.
证明:
、易知成等差数列,故也成等差数列,
所以对任一正整数,都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等差数列.
【评注】:
第一问本来是用于“送分”的,有点像“脑筋急转弯”,用此考一下学生的“灵气”,但实际上考生多数舍近求远,在考场上却偏不会往此处考虑,成功者竟低于百分之一,考完之后便悔之无及,正所谓“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至于第二问,编题者是借助“不相似的三角形”来掩盖第一问中的“成比例”思想.
、若成等差数列,则有,
即……①,下面采用构造法,
选取关于的一个多项式,例如,使得它可按两种方式分解因式,
由于
因此令,可得…②
易验证满足①,因此成等差数列,
当时,有且,因此以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其次,任取正整数,假若三角形与相似,则有:
,据比例性质有:
所以,由此可得,与假设矛盾.
即任两个三角形与互不相似,所以,存在无穷多个互不相似的三角形,其边长为正整数且成等差数列.
读罢“三国”,我们或许会对“千古一计”的“空城计”之泡制者感到由衷的敬佩,那个以“一生唯谨慎”为处世之本的卧龙诸葛,竟然会产生出这样的奇思妙想和大胆决策!
其实,他的帷幄运筹,原于对信息及对手的深度把握与精准判断.其基本立意所采用的就是“意料之外”!
然而,这种命题构思往往是不能重复使用的,一旦变为陈题,就将处于被动.
试想,如果把成等差数列的问题简单地改成“成等差数列”之类的问题,那还算什么创新?
命题人只有时刻关心事物的内在联系,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意境,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年江西高考)数列满足:
,,
、求的通项公式;
、证明:
对于每个正整数,.
讲解:
本题采用“集装箱”方法,即“数据打包”,其命题过程是:
事先给出一个等比数列:
,然后适当选取,,即有,转换还原后化为.这就成为本题的题干.
解一、变形条件为:
,因此,为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公比也是,从而,则,…①
所以,…②
为证,即要证,…③
加强命题,先证,对每个,都有…④
对归纳,时,有;
设时④式成立,即
,则当时,
即时④式也成立,故④式对于每个正整数都成立.因此③式成立,结论得证.
解二、单墫教授后来又为此题提供了一个解法:
变形条件式为,令,则,,此式可化为,所以是公比为,首项为的等比数列.
从而,,
为证,只需证,由伯努利不等式,
,故结论得证.
例、(中等数学)将小于的九个互异正整数分别填入一个的方格表中,
使得表格的每行三数、每列三数都成为勾股数组,你的填法是:
(本题也是一道考查灵感的问题,如果不能看出问题的结构,而是依靠“拼凑”去做,那么完成这一道小题将会耗去很多时间,甚至徒劳无功.)
本题答案是:
任取两个不同的勾股数组与,则在表中,每行、每列的三数也都是勾股数组;
这是由于,若,可得;
例如取与,得到一种填法:
若取与,得到另一种填法:
(因勾股数有无穷多组,故不同的填法也有无穷多,
而所列出的两种情况是各元素均小于的填法).
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有一篇著名小说《百万英镑》,并被拍成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穷小子亨利·
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
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
影片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
这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旁敲侧击暗度陈仓
“质数”本来是极不规则的,借此出题,往往不易成功;
然而“规则”与“不规则”往往只是一墙之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面是年东南赛的一道试题,在编拟时采取了“傍”的策略.
例、(年东南赛试题)试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三元数组:
、为质数;
、组成等比数列.
据条件,…①,设,其中不含大于的平方因子,则必有,这是由于,据①,…②,则
,设,于是②化为,…③,若,则有质数,即,因皆不含大于的平方因子,因此,.设
,则③化为,…④,若仍有,则又有质数,即,因皆不含大于的平方因子,则,,设
,则④化为,,……,如此下去,因③式中的质因子个数有限,故有,使,而从得,,从而
,改记,则有,⑤
其中,…⑥,无大于的平方因子,并且,否则若,则,因大于第三个质数,即,,得
为合数,矛盾.因此或为质数,或为若干个互异质数之乘积,(即大于,且无大于的平方因子).我们将其简称为“具有性质”.
、据⑥,.当,则,有,因,得,若,则且,得为合数;
若,在为偶数时,具有性质的有,分别给出不为质数;
为奇数时,具有性质的值有,分别给出的皆不为质数;
若,具有性质的值有,当时,给出解;
当时,给出解
时,分别给出的皆不为质数;
若,则或.在时,,因质数,得,
具有性质的值有,在为奇数时,给出皆为合数;
在
时,给出为合数;
时,给出解;
在时,,,具有性质的值有.在为奇数时,给出的皆为合数;
和时,给出的不为质数;
、时,由,得,具有性质的值有.
在时,为合数;
时,,因,则可取,分别得到至少一个不为质数;
时,,,因,在时给出的为合数;
时给出解;
时,,,,只有在时给出解
、时,,具有性质的值有,分别给出的皆为合数;
、时,,具有性质的值只有得,这时,
,,只有在时给出解;
在时给出解;
、时,,具有性质的值只有得,而
、时,,具有性质的值不存在.
因此,满足条件的解共有组,即为上述的.
例、数列:
,;
,皆可表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和.
【评注】第届有这样的一道预选题:
整数数列定义如下:
,为奇数.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证明要点是找出数列的递推关系:
从而得到时,为奇数;
重新回味此题,总觉得命题人摆出了这么大的排场,却只收获到如此简单的一个结果,似乎有些可惜,有点“种瓜得豆”的感觉.
继续挖掘这个数列,发现还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于是命制了上述一道新题.
证:
由条件易得,,……,
我们注意到,,而;
,而;
而;
……,据此猜测,对每个正整数,都有:
…①
为证①,我们还需给出一个关于的递推关系:
…②
今证①与②:
对大于的归纳,时皆已验证,设①与②对于成立,则对于,由①、②以及,有
……③
…④
因此,①与②对于也成立;
故由归纳法,对每个正整数,①与②皆成立.
且①式表明,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和.
四、联想类比由此及彼
传说中鲁班有一次被一种带钩刺的草划破了手,由此获得灵感,于是便发明了锯子;
如同文学一样,数学创意也是一种深度感情化的东西,需要对此有感情的人才能真实地体味它,感悟它,“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抿”,“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这就是杜甫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我们都会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如果我们将这一结构隐藏于另一知识点中,就开拓出了新的创意.
例、(高中联赛训练题,中等数学.)
三个内角的正切值皆为整数,如果将彼此相似的三角形只算作是同一种三角形,那么,全部合符条件的三角形的共有几种?
设,为非零整数,且其中至多有一个负数;
由恒等式得
即…①,以及…②
若其中有负整数,设,则为正整数,由①,
,于是,得,矛盾.所以皆为正整数,且其中必有一个等于,否则若皆,则由②,,
又得矛盾.设,则,由①,,,得
,即全部情况只有.因此这种三角形只有一种.
我们知道,在三角形中,如果是的中点,
过分别作直线与中线平行,则三条平行线中,每相邻的两条等距;
并且,按照所取中线的不同,这种平行线组有三种情况;
又若为边长为的正三角形,那么三种情形下,相邻平行线间距离都是.反之,如果事先给出相邻平行线间的距离,那么,正三角形的边长与面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