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4188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教学重点

物体的透视和结构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素描的多种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

PPT课件、透视及素描作品

一、认识素描

1、概念:

素描就是用单色的线条或调子在某种平面上(如纸、布、板材等),表现客观物象的绘画形式。

2、分类:

素描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为美术创作和造型设计的基本功训练而作的习作素描;

一类是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创作素描。

3、表现形式:

a:

从表现手段上分,有以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线描,以线面结合形式的素描。

b:

从表现结构和光影关系上分,有明暗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等。

4、素描的基本元素:

素描的基本元素是:

点、线、面。

点的排列轨迹形成线

线的排列组合形成面

由面组成体

用线来表现物体轮廓和形态,用面来表现体积和明暗变化

二、素描的工具、材料及作画常规

1、素描的工具、材料:

笔:

铅笔、炭精条、木炭条、钢笔、毛笔等。

初学者在练习时最好选用铅笔,容易修改。

纸:

有专业的素描纸。

比较讲究,它要求

(1)厚实、有韧性、耐磨、易于多次涂画和修改。

(2)纸面要粗糙,不宜光滑,粗糙易上色,光滑不宜多层次刻画。

橡皮:

有较软的绘画橡皮,擦改力较强。

有可塑性较强的橡皮泥橡皮,既可大面积修改,也可以细部调整用。

另外还可以用擦笔、软膜、布等材料进行修改。

其他工具材料:

画板、画夹、美工刀、铁夹、胶带、定画液等。

2、作画常规:

作画习惯:

初学者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主要是正确的作画姿势和执笔方法。

作画姿势:

分站姿和坐姿。

不论哪种姿势均需注意眼睛和画面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宜太近,视线应与画面垂直,便于整体观察,准确把握形体

执笔方法:

有两种,一种是横握法,把大拇指放在铅笔的一边,另外四指自然放在另一边,铅笔末端放在掌心用手握住。

另一种是直握法,也就是平时写字时的握法,这种握法便于刻画画面细部。

3、线条练习:

线条练习主要分为长线练习、线条排列练习、层次交叉练习和虚实线条练习。

(1)长线练习:

画素描起形时主要用长直线来画。

画长直线时用横握笔法,由上臂带动小臂、腕和手指运动画出,尽量画直。

一条线可以来回多画几次,由轻到重、由不确定到确定。

初画长直线时往往会出现几种情况:

(这些线条都不正确)

一是容易把直线画成弧线

二是线条太实,画成“铁丝线”

三是用断断续续的短线拼接成长线。

另外还有“丁字形线”“毛线”

正确的线条是从头到尾流畅、有力、富有弹性,落笔和收笔要轻。

(2)线条排列练习:

我们知道线的组合形成面,素描画中的面可以用有规律排列的线条来表现。

线条的排列要均匀,排列的方向可以多变。

(3)多层次交叉线条:

第一层线条画好以后,如果要增加颜色的深度,可以在第一层线条的基础上再增加层次,但线条的方向与第一层相比要稍加改变。

(4)虚实线条练习:

在线条排列时用力可以渐增或渐减,画出一些有轻重变化的线条,形成虚实变化的感觉。

这种线条在处理远近虚实关系上有很大作用

三、基础透视知识

学习透视的目的是为了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物象。

这里我们主要学习四种透视: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和圆的透视。

关于透视的概念和名词解释:

(1)视域:

在一个视点上的正常可视的范围(60°

范围)

(2)画面:

视域内假想的平面

(3)视点:

眼睛所处的位置

(4)视平线:

和观察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5)心点:

在视平线上与眼睛正对着的一点,它是平行透视中唯一的消失点

(6)视中线:

画面上过心点与视平线垂直的线叫视中线

(7)余点:

在视平线上,心点两侧由成角透视产生的消失点

(8)基面:

支撑物体的平面

(9)距点:

在视平线上距离心点的位置和视点到心点距离相等的点

1、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立方体的正面与画面平行,低面与基面平行,与画面垂直的所有直线,由近及远消失于心点,这种透视叫平行透视。

立方体平行透视的特点分析:

(1)在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

(2)有两个面与画面平行,近面保持常态,远面透视缩小

(3)立方体在平行透视时有八条线保持原状,四条线产生透视变化。

2、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能与画面平行,上下两个面与画面垂直,由此而产生的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分析:

(1)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2)成角透视中立方体有四条线保持原状,八条线产生透视变化

(3)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3、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又称多点透视,立方体没有面与画面平行和垂直,成倾斜放置状态,产生的透视现象叫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的特点分析:

(1)倾斜透视有多个消失点

(2)倾斜透视中近高远低的倾斜线由下往上消失于视平线上方一点叫天灭点;

近低远高的倾斜线往下消失于视平线下方一点叫地灭点

(3)与视平线平行的线保持原状

4、圆的透视:

正放的圆形如果把它平放,它的形状会产生很大变化,由正圆变成椭圆,这个椭圆不是一个规则的椭圆,而是一个有透视变化的椭圆,这种视觉变化现象称为圆形透视。

圆形透视的基本规律是:

(1)透视的椭圆,近处圆弧线弯曲度大,远处圆弧形弯曲度小。

(2)在平行透视状态下,椭圆的长直径不变,短直径随着与视平线或视中线的远近距离不同而变化。

(3)离视平(中)线越远,短直径越长;

越近则越短

(4)在视平线的位置上,短直径为零

四、构图基础知识

构图的基本规律是统一而有变化:

(1)统一就是有规律、有秩序。

(2)变化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

(3)构图时绝对的统一,会使画面呆板、单调没有生气,但过分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会使画面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

(4)统一是相对的,变化时绝对的,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使画面各部分成为一个变化统一的整体。

在静物写生时要注意:

(1)构图饱满。

(2)主体突出。

(3)上下、左右位置均衡。

(4)有高低起伏变化。

(5)有聚散关系。

(6)有空间关系等。

静物画常见的构图形:

三角形、C形、S形、多边形等

五、素描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1、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

就是对描绘的对象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观察。

通过整体观察,一方面了解描绘对象的整体形状、位置、面积比例等;

另一方面考虑画面的构图关系。

(2)比较观察:

比较是对每个对象的个体比较和对象与对象之间的整体比较,主要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高低、方圆、宽窄、前后位置、明亮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每个物体的个性特征,对每个物体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立体观察:

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分析每个物体之间前后、左右、空间位置、距离关系等。

立体的观察就是立体表现的基础。

(4)理解观察:

一些画家在研究中发现,自然界中的物体形象虽然复杂多样,但都可以用不同形状的几何形来概括,或者说可以把它们看成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组成。

(5)艺术观察:

学习美术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

没有艺术的观察能力,就谈不上审美能力的提高。

因此对初学者来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察能力。

2、表现方法: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

观察的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到深得过程。

表现的过程也是一样。

正确的表现方法是:

整体——局部——整体。

(1)从整体开始,到整体结束,中间是局部深入的过程。

(2)整体、局部、整体的多次反复贯穿整个作画过程的始终。

(3)反对只顾局部不考虑整体或者只整体没有局部的错误方法。

六、思考与练习

1、谈谈你对于素描的认识和理解。

2、素描的作画常规有哪些?

3、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的透视的原理及作图方法。

4、素描的构图要点、观察和表现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七、课堂反思

1、部分学生对透视基本原理未能真正理解,导致在作图作画过程中不能正确表现透视规律。

2、素描的构图要点、观察和表现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也存在理解上的模糊。

3、鉴于此,课堂上对方法原理应作细致的阐述,并结合课后练习加与巩固。

板书设计

一、学前美术手工制作的意义

第二章静物写生

第一节素描基础知识

一、认识素描

二、素描的工具、材料及作画常规

1、素描的工具、材料2、作画常规     3、线条练习

三、基础透视知识

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

3、倾斜透视4、圆的透视

四、构图基础知识

五、素描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1、观察方法2、表现方法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

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

谢谢!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