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4056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梁启超《变法通议》Word下载.docx

1896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西学书目表》等,为传播变法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当时知名的风云人物。

1897年11月,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教学中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培养出蔡松坡等高材生。

1898年,入京协助康有为等促成'

百日维新”。

其间,梁启超活跃非凡,为变法事业鞠躬尽瘁,显示了卓越的宣传和组织才能。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等地,耳闻目睹西方之学,思想又有新变。

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继续鼓吹变法维新。

从1901年至1903年短短的三年间,撰写了近百篇文章,广泛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其人物涉及霍布士、斯宾诺莎、卢梭、培根、笛卡儿、达尔文、盂德斯鸠、康德等、其领域遍及历史地理、教育、政治,名人等各个方面,对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被誉为'

舆论界骄子”。

1905年以后,国内革命形势继续发展,但梁启超对清廷心存幻想,思想逐渐落后于时代,成为保皇立宪的积极鼓吹者和参与者。

1920年以后,梁启超息迹政坛,专事著述和讲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任教,还曾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陆续写成《墨经校释》、《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等专著,在学术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1929年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梁启超学识超群,才华横溢,一生极其勤奋,虽身在政坛不忘笔耕,因而著述极其丰富。

据初步估计,其著述约有1400万字!

其著作的结集,最早为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饮冰室文集》,其后至1937年,共有大约40种不同版本的文集行世。

其中,以1932年由林志均编、中华书局出版的《饮冰室合集》收录最完富,体例最佳。

近年,中华书局又将此本影印出版。

梁启超的主要教育著作和论文有:

《变法通议》(1896年)、《倡设女学堂启》(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1897年)、《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1898年)、《教育政策私议》(1902年)、《论教育当定宗旨》(1902年)、《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1917年)、《教育与政治》(1922年)等,均收录于《饮冰室合集》之中。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担任上海《时务报》主笔时发表的早期政论文章的结集,发表的起止日期为1896年至1899年。

《变法通议》共有14篇,其中,《自序》、《论不变法之害》、《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学会》、《论师范》、《论女学》、《论幼学》、《学校余论》、《论译书》、《论金银涨落》等12篇,刊于1896年至1898年的《时务报》,《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等两篇,刊于1898年底至1899年初的《清议报》。

《变法通议》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的第一卷、入选时,编次略有更动。

梁启超说:

1896年,'

启超创一旬刊杂志于上海,曰时务报。

自著《变法通议》,批评秋政,而救弊之法,归于废科举兴学校,亦时发民权论,但微其绪,未敢昌言。

"

可见,《变法通议》是为'

批评枇政"

,为救清廷政治之弊而作的。

因此,《变法通议》全篇都是在鼓吹变法,倡言维新。

由于梁启超和其他维新派人士一样,是教育救国论者,因此,在《变法通议》中,教育救国思想非常明显,其中,教育思想比较集中的篇目为《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师范》、《论女学》和《论幼学》等。

1. 在《自序》、《论不变法之害》和《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梁启超指出,变为自然和社会之普遍法则,自然由变而成,社会也由变而生,'

借日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

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梁启超上引历史,下及现实,左观印(度)口(本),右览俄(国)德(意志),极言变法之必要,他大声疾呼:

'

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这些话的确如春雷惊天,确乎震聋发暇,惊世骇俗,惊心动魂,使人们从古国甜梦的沉睡中惊醒过来而直面当时的严酷现实,这无疑是封建帝国里的第一声资产阶级爱国启蒙。

梁启超继而进一步回答了法之如何变的问题: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在变科举,所有这些最终又需依靠体制的变革,这即是说,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必须在政治体制变革的前提下,并通过政治体制的变革来实现。

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远见灼识!

2. 在《学校总论》中,梁启超指出: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口,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而民智开于学,兴学立于教,因此,教育是系乎国家兴亡的大事!

那么,为什么会有学校不兴,教育不立的现实呢?

梁启超指出,这都是长期以来的愚民政策所使然。

统治者为箝制思想,便用制义、诗赋、楷法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如此便使学校存其名而无其实。

学子除了科举一途无由自进,这样,即使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

奇才异能之上"

,为了取得中第升迁,也'

不得不辍其所学,以焉而从事矣。

其取之也无定,其得之也甚难,则倜傥之才,必有十年不第,穷愁感叹,销磨其才气,而无复余力以成其学矣”。

所以,梁启超愤慨地揭露道,明太祖之设制艺,同秦始皇之燔诗竹,'

遥遥两心,千载同揆”,戕民害族,罪不可追。

梁启超进一步指出,国民分士、农,工、商、兵五等,而农而不士,农业不兴;

工而不士,工业不兴;

商而不士,商业不兴;

兵而不士,兵业不兴。

不惟中国之农、工、商、兵四业不士,即便是士也不士,'

聚千百帖桔卷折考据词章之辈,于历代掌故,瞠然未有所见,于万国形势,普然未有所闻”,如此而欲富国强兵,安内御外,无异于缘木求鱼,未可得也。

所以,要举兴百业,就需要对百业之民实行职业教育,广设学校育才。

但是,当时培养官吏的国之大学,省之学院,郡县之学官,乃至书院,教学内容陈旧过时,愚腐不堪,不教以历代政术,不教以本朝掌故,不教以天下郡国利病,如此则'

当其学也,未尝为居官之地,其得官也,则当尽弃其昔者之所学,而从事于所未学,'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如此治国,岂有不败者乎?

”而且,即使是如此空疏无用的教育,真正'

泽及”者也不在多数。

虽号称受教之人有四百兆,但实际上,妇女不读书,已去其半数,农工商兵不知学,终去其十之八九。

梁启超于此不由得感慨系之:

故号为受教者四万万人,而究其实能有几人,则非吾之所敢言也。

梁启超还对当时的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自强学堂和实学馆之类洋学堂提出了批评。

本来,作为专门之学,洋学堂对于振兴百业,培养专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洋学堂的教育内容也同样是隔靴搔痒,不及实事,'

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

其所谓艺者,又不过语言文字之浅,兵学之末,不务其大,不揣其本,即尽其道,所成已无几矣。

”另外,洋学堂还受到以下二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的制约:

其一,科举不改,就学乏才;

其二,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难称其职;

其三,专门之业不分、难于造就专才。

所以,梁启超说,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人、顶多也只能'

任象之事"

,当个翻译了事,于实事实业无补。

所以,必须设立新型学校以应时需,若'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新型学校应该'

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

”其总纲有二:

一日教,二日政,三日艺"

,其分目有十八项:

一日学堂,二日科举,三日师范,四口专门,五口幼学,六口女学,七口藏书,八日纂书,九日译书,十曰文字,十一口藏器,十二日报馆,十三日学会,十四口教会,十五日游历,十六日义塾,十七日训废疾,十八日训罪人。

在《学校总论》的最后,梁启超专门论述了教育经费问题。

梁启超指出,没有教育经费,学校之议无异空纸,所以,'

今国家而不欲自强则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指筹措教育经费)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

有感于英、法、德、俄、美、日诸国教育经费之充足,更感于中口甲午海战失败之沉痛教训,梁启超指出,假如中国能早一点拿出甲午海战的战败赔款二万万两白银的百分之一二用于兴学育才,则二十年间人才大成,那么,甲午海战便不致于落得如此之惨痛结局。

所以,只看到敌人的坚船利炮,而看不到其所以有坚船利炮的原因,只不惜重金以治海军,而舍不得拿出薄金以菅学校,如此便是知末不知本,治末不治本,最终必是一无所成。

梁启超沉痛地疾呼:

如果今日仍不图举,则'

恐他日之患,其数倍于今之所谓二万万者,未有巳时。

3. 在《论科举》中,梁启超专门讨论了科举改革问题。

梁启超指出,国家作育人才,皆为有用,教而不用,不如不教;

学生学习,唯在效用,学不见用,不如不学。

但是,科举网尽举国上才之人,专事空疏无用之学,使学生'

悉已为功令所束缚、帖括所驱役,鬻身灭顶,不能自拔。

”所以,'

故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那么,科举如何变?

共有上、中、下三策。

何谓上策?

上策是:

合科举于学校;

自京师以讫州县,以次立大学小学,聚天下之才,教而后用之。

入小学者比诸生,入大学者比举人,大学学成比进士;

选其尤异者出洋学习,比庶吉士。

其余归内外户刑工商各部任用,比部曹。

庶吉士出洋三年,学成而归者,授职比编检。

学生业有定课,考有定格,在学四年而大试之;

以教习为试官,不限额,不糊名,凡自明以来,取士之具,取士之法,千年积弊,一旦廓清而辞辟之,则天下之士,靡然向风,八年之后,人才盈廷矣。

何谓中策?

中策是:

多设诸科,与今日帖括一科并行。

”分设明经、明算、明字、明法、使绝域、通礼、技艺、学究、明医、兵法诸科,使诸科广涉经书、中外算术、中外语言文字、法律、外交、大清掌故、格致制造、教学法、医学、兵法等各个领域。

至于取士之法,或特诏举试,或按省附考,给予出身,示以荣途。

如此'

则岩穴之间,乡邑之内,与夫西学诸馆,及出洋学习之学生,皆可因此以自达。

其未有成就者,亦可以益厉于实学,以为天下用,则其事甚顺,而其效亦甚捷。

何谓下策?

下策是:

一仍今日取士之法,而略变其取士之具”。

也即试科不变,但具体内容应有新的要求。

童子试'

必试以中外政治得失、时务要事、算法格致等艺学。

乡会试必三场并重,第一场试四书文、五经文、试帖各一首;

第二场试中外史学三首,专问历代五洲治乱存亡之故;

第二场试天算、地舆、声光、化电,农矿、商兵等专门,听人自择一门,分题试之,各二首。

殿试一依汉策贤良故事,专问当世之务,对策者不拘格式,不论楷法。

总之,科举之变是必然的,完全率由旧章显然有悖于时代的要求,问题只是大变还是小变的问题,'

大变则大效,小变则小效"

,上策必强,中策可安,下策尚存。

4. 在《论师范》中,梁启超指出,国之兴,在于兴学,学之兴,系乎教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上帝,其道德文章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但是,当时府州县学官及蒙馆学究多系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之辈,其误人子弟,势所必然。

而洋学堂中的西洋教习,亦每每存在有言语不通,翻译失真。

西人幼学,异于中土,故教法亦每不同'

等五大不利因素,而且,西人不懂中华经典,'

每拨弃本原,几成左衽"

,任用西人,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