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964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所以,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在机构的学习、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第一章平面机构分析中第三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平面机构的组成、特点,熟练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该节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的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以及学会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为已有机构进行分析或创造新的机构提供基本条件。

二、教学目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以及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提问式方法,总结归纳出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2.用三种典型机构作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分别用工程中常见的机构作为例题,通过课堂练习法,带领学生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并对比实际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4.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门课面向的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的近机械类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期中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对自由度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读懂常见的工程图以及简图。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发现、分析问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针对这一特点,适时地以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存在一定的惰性,所以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手段激发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思想

主要体现在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上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和主动参与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

谈话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观察法:

实际机构的自由度可由其运动形式以及原动件数目分析出来,故此处我采用机构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出机构自由度的数目。

演示法:

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

教学内容: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机构

3)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1)局部自由度

(2)复合铰链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2)局部自由度和复合铰链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以自制的机构运动动画做演示,能直观的展示抽象数据的特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避免学生对抽象数据充分理解的欠缺。

需用到电脑与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

2.教师的讲解配合板书,并采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作辅助,及时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加强巩固。

八、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停止说话,准备上课

用洪亮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二、复习

复习上次课学过的主要内容: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数目

2.自由度计算公式

F=3n-2PL-PH

强调公式的重要性,并逐一解释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并加以强调

学生回忆该部分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复习前次课的重要内容,对于本次课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导入新课

1、为什么计算机构自由度如此重要?

因为在工程中,要面对、分析以甚至设计众多复杂的机器、机构,判断该机构能否运动、能否具有确定运动的首选方法就是计算它的自由度

2、计算工程实例中的滚子推杆凸轮机构的自由度

3、计算结果F=2,为学生演示动画,并分析发现机构的原动件数目为1时,运动已经确定,即正确结果是F=1,计算结果出现偏差,是什么呢?

4、解释——机构自由度计算时有若干注意事项,若不正确处理,就会出现错误,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板书标题: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思考,积极回应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作答,并积极回应老师

学生认真思考

学生认真记笔记

巧妙入境,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用工程实例作为例题,以提问的方式来巩固旧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新课讲授

1、由例题引出第一个注意事项——局部自由度

(板书:

一、局部自由度)

2、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局部自由度的定义:

对机构其他构件的运动不产生影响的局部运动的自由度。

3、(回到板书上的例题)观察并分析机构中的小滚子,它的用途。

(引起学生注意,重点部分的到来)

4、而小滚子转动的自由度对机构其他构件的运动没有影响,所以它是局部自由度

5、局部自由度的存在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

6、同时引导学生找到局部自由度的出现场合,什么时候容易出现呢?

出现场合:

小滚子)

7、如何处理局部自由度呢?

结合板书:

去除)假象将小滚子与推杆焊接到一起。

再根据自由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8、重新用正确的方法做一遍例题,引导学生先处理局部自由度,再计算结果

9、做第二道例题,求如板书所示的杆机构的自由度

10、解得的结果为F=9,通过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分析结果,并用动画演示,分析出机构自由度应为1

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

学生看见后回答: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磨损

学生领会错误所在

学生回答:

机构中有小滚子的地方

学生想,回答;

学生积极参与到老师的细致讲解中,并会在老师的带动下随声附和

学生认真做题并积极回应老师

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以前学过的知识都让学生自行回答,巩固旧知,引入新知,学生积极配合,用自制的教具,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图形的特点,提高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正确回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做课后习题,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11、引出该机构的典故,为波舍利直线机构,其出处,用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2、什么原因造成的错误?

引出第二个注意事项——复合铰链

二、复合铰链)

13、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局部自由度的定义:

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点处,以转动副相连。

14、其中,强调定义中的三个要点:

两个以上、在同一点、均为转动副

15、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运动链,符合复合铰链定义,并设问:

该复合铰链有几个转动副?

16、通过作图,发现其运动副数目为2,而不是1个

(一边板书一边仔细讲解)

17、通过递推法推导出复合铰链查运动副的方法:

m个构件就有m-1个转动副。

处理:

m个构件就有m-1个转动副)

18、重新分析此道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原因所在,并正确的处理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结果

学生学习机械机构的背景历史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

学生认真记录

学生认真听课并记录

学生根据以往制图基础亦附和老师

学生回答出结论,并认真听课、记录

详细讲解,从听觉与视觉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刺激,加深知识的记忆。

及时让学生做课后习题,将他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解题中,巩固新知,在多种题型中得到锻炼。

为以后解各种类型题打好基础。

及时对学生解过的题进行仔细讲解,以免学生解题期间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让学生做题,提高其应变能力。

并培养学生积极做题。

五、巩固新课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构自由度的两个注意事项,通过学习发现在计算自由度时,应先判断机构中是否存在注意事项,再进行做题!

学生积极配合

对本课的总结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对主要讲授内容进行梳理,对学生的学习起巩固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

课件中布置课后作业,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布置课后作业,加强训练,加深本课学习的知识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解题中的能力。

教学流程图

组织课堂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情境式导入

问答法

讲解新课

演示法

讲授法

本堂小结

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