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620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生态义明托起美丽中国

教学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新时期我国生态义明建设的发展重点。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

1.生态义明的内涵。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3.我国生态义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4.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生态义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难点: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其中,“绿色化”一词,首次与此前倡导的“新四化”一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提,成为“新五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绿色”形容环保、低碳、高效、和谐。

“化”意指改变、革新、发展、教化。

可以说,“绿色化”是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双重改变,是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进。

”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

这是当今时代的关键抉择,同时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传递出每个人与生态文明的紧密联系。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其实质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

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及时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现在还应看到,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既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民族未来。

大自然哺育了我们的祖先,给予了我们生存与发展条件,还将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让大自然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维护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当时国家一穷二白,填饱肚子要紧。

有位诗人甚至把钢铁厂冒出来的黑烟比喻成绽放在天空中的“黑色牡丹”。

那个时代,人们为这种“牡丹”的处处盛开而欢呼,觉得那是富裕和现代化的象征。

在后来的“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意识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短期内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忧心而严肃地指出:

“环境污染作为工业化的伴生

物已无可避免地降临到中国大地”“一定要在工业建设的同时,抓紧解决污染问题,绝不要做贻害子孙后代的蠢事。

” 197孙,国务院通过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

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正式进入起步阶段,在环境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7孙,环境保护列入我国《宪法》,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起点。

1979年,第一部环保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问世,我国环保事业进入发展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行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独立成篇,进一步彰显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方略。

随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方面系统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2014年10

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则从依法治国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在198处颁布后25年来的首次大修,加大了对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也增加了对行政监管部门的问责措施,反映了党和政府铁腕治污、猛药去病的决心与力度。

该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被外界形容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完整、系统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愿景、主要任务、制度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意见》提出,到2023,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在国家、地方和企业、公众等社会各方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主要成就表现为:

1.生态文明由理念变为全社会共同行动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而是上升为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了环保法,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中央财政设立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在试点示范基础上,形成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法规规范、工程支撑、技术进步、传播推广等工作思路,推动生态文明在各层面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成为全社会共识,更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资源、能源和环境效益明显

我国经济绿色化程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加快,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匕重达48.2%,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产业和增长的最大来源。

资源能源效率提高、结构优化。

201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1年下降19%口2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1%,较2011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稳步推进。

“十二五”前三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的累计减排分别为-9.9%、-7.7%、-2.3%、-7.1%其中二氧化硫减排已超额完成任务。

生态系统修复能力逐步提高。

2013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1.63%,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较2011年提高10%湿地面积扩大,占国土面积比重增至5.6%;

草原面积稳定在39283万公顷,未继续退化;

一些流域的土壤侵蚀速度也有所放缓。

大宗废物基本实现了由“以储为主”向“以用为主”的转变。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资源产出率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单位物耗、能耗和污染排

放水平降低,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3.涌现一批典型企业(园区、城市)和模式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企业(园区、城市),对生态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201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组织了第一批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围绕破解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并以确定的制度创新点为重点先行先试,为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5年又启动了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4.配套出台了系列文件、制度

为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

投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关

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等,财政部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环保部出台《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和具体办法,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

迄今为止,我国针对不同环保领域,共制定了1600余项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5.有力地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

一批国家、省市试点企业、园区和区域等通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缓解了对原生资源依赖,促进了区域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再制造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5%-17%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

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主要表现在:

1.人均生态资源匮乏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

虽然国内各种自然资源总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