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531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Word下载.doc

古汉语含义、西方文献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我国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西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面430—354年)。

他在《经济论》一书中,首次把奴隶主组织和管理奴隶制经济用“经济”一词来概括,意指家庭管理。

现代西方文献中“经济”一词的含义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演变而来的。

(二)经济学的出现

出现的时期、人物

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表明,经济学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产生以后的事情。

色诺芬《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

之后,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在其所著的《政治学》一书中详细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他的这种观点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

虽然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学原理就被一些思想家所重视,并对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和过程作过考察,但是经济学只是作为一门统一科学的某些要素,远未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政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政治经济学学科产生的脉络、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及局限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早的理论探讨。

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

德·

蒙克莱田(1575--1622年),在其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

随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重商主义最早冲破自然经济束缚,开始从宏观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探讨仅局限于流通过程,并且只就考察到的经济现象作些肤浅的解释,未能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

因此,重商主义理论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

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它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威廉·

配第(1623--1687年)创始,亚当·

斯密(1723--1790年)集其大成,大卫·

李嘉图(1772--1823年)最后完成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服务。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

把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继而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善的,古典经济学家们都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不能把资本主义理解为历史发展中的过渡形式,而把它看作是合乎人性的、合乎自然的、绝对和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出现: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展使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形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公开化和尖锐化,资产阶级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辩护的理论,于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并于19世纪30年代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

庸俗政治经济学抛弃或歪曲劳动价值理论,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成分;

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部联系,而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辩护。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根本变革

讲解要点: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许多国家中确立,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工人运动有了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进行指导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西欧各主要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周期性重演,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迅速发展,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因而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种种罪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但是,他们最终未能找到以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正确途径和社会力量。

创立真正科学的革命理论的历史使命,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完成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改造和发展了由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基础的劳动价值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根本变革:

因为它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证明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

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

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并创立了许多新的经济范畴,第一次真正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讲解要点:

为什么要发展及发展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首先,在于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不是让人们背诵的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政治经济学的一切科学真理,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没有停止过它的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看,列宁首先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著名论断,从而把资本主义明确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建立了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同时,列宁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深刻分析,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或数个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突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大多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结论。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根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轨道,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的定义、意义(为什么是出发点)、三要素(定义、分类、特点、地位)、生产资料的定义。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是因为:

首先,人类要生存,首先要有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要取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

其次,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了,人们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发展。

可见,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的要素:

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劳动与动物寻求生存资料的本能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

动物只是适应自然界,依赖自然界,从自然界寻求现存的可供生存的东西,而人类劳动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活动;

动物不会制造工具,人的劳动则是从制造和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开始的。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劳动对象有两类:

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

另一类是劳动的生产物,这类劳动对象通常叫做原料。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其次还包括生产过程中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以外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

其中的生产工具,反映了人类生产的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

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任何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主观要素,起着能动的主导作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做生产资料,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还会逐渐加入一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济信息、经营管理等等,它们在生产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上述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

二、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定义、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狭义和广义的界定)、社会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定义和作用)。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和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

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体现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含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并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力中起着根本的作用。

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生产力则还要包括运筹性因素和渗透性因素等非实体性因素。

运筹性因素包括科学管理、结构设计和布局决策等,渗透性因素主要是指科学技术。

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时,便成为生产力。

而且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越重要。

(1)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会渗透到人的劳动能力之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他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2)科学技术还会渗透到生产资料之中,产生新的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优化劳动对象的质地,形成先进的工艺过程;

(3)科学技术也会渗透到生产力的运筹性因素之中,实现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最先提出)?

首先,科学技术已经成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科学技术成了生产的前导,具有急增性和扩展性。

今天,虽然生产仍然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但无数事实表明,科学已成为生产的前导。

再次,科学技术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