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515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

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

4,新闻真实。

马克思将这个比喻为一个词叫做报纸的有机运动。

有机的就是不能分割的,连续的。

报纸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个报道有差误,而后面的连续报道就自然而然的纠正前面的差误。

这不是报纸的错误,这是报纸的职业特征。

最终的报道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最终的报道都不真实,那就是报纸的错误了。

5,“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

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

三、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

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

”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

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

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

党报理论成为他们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2,新闻自由时一定历史下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

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4,新闻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5,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

这些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理论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 

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口号,是促进近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在党内和公民群体内应实行普遍的新闻自由,应遵循下列原则:

1、工人阶级必须充分利用新闻自由等民主形式。

2、党内民主离不开党内新闻自由。

3、必须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即媒介的采访、报道和发布权利;

人民对国家大事的知晓权利;

媒介和人民群众监督和批评公仆的权利;

守法的、有公共道德的团体和公民在条件成熟时创办和经营媒介的权利。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

随着世界观与报刊实践的深化,马恩思想经历由民主报刊思想(准备阶段)——工人报刊思想(《共产党宣言》出版以后工人报刊思想形成,标志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立)——在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和无产阶级报刊蓬勃发展的推动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的党报思想,它标志着他们新闻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 

《莱茵报》时期新闻论著

《莱茵报》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

1、 

总体上没有超出民主主义文化范畴。

2、 

从政治说,他们还是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3、 

从报刊活动上说,他们从事的是民主报刊实质上仍属于民主报刊思想

这一时期他们是从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两个议题研究的。

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一、关于自由报刊的论述

自由报刊的命题,是马克思于1942年3月26日至4月26日撰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他说自由报刊的本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刚毅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由报刊的观点是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出版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

1什么是自由?

a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

自由是普遍的,与每个人相关的,而与个人无关。

报刊是自由的表现形式,报刊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公民抽象的自由通过报刊自由体现。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

b公民自由?

自由主体是公民

c提出“自由”的前提:

人们具有理性,在理性思考人的现状,理性是自由的前提。

d具体做法:

反对自身的、自由的侵犯

e自由报刊也就是人民报刊。

2、1841普鲁士政府颁布新书报检查令,加大限制写作自由。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用理性武器批判新法令的虚伪与反动。

A指出新法令用“严肃与谦逊”的笔调限制出版自由(笔调)

B追求倾向法律,取消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倾向)

C剥夺报刊的批评监督权(功能)

D官方认可的人担任编辑,造成政府垄断(才能)

是马克思同书报检查制度的社会基础激烈冲突的产物。

体现出马克思强调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权利中的地位与作用。

没有新闻出版自由,一切自由都是泡影。

否定了出版自由,也就否定了自由。

书报检查制度是政府垄断的批评,是徒有法律形式的不合法的奴隶制度,是反对人类成熟的工具,是防备和压制自由的警察手段,是党派争夺私利的武器。

——如何实现新闻自由?

提出用新闻出版法来取代书报检查法

新闻出版法的特点和要求:

新闻出版法就是保障新闻出版自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法律的认可。

新闻出版法中自由是惩罚者,在书报检查法中自由时被惩罚者。

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法律自由和人民自由的概念。

论证自由报刊的人民性:

(1)、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

(2)、自由报刊是人民在自几面前的毫无忌惮的忏悔。

(3)、自由报刊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自我审视是智慧的首要条件。

(4)、自由报刊是国家精神。

(5)、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流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

马克思揭示出自由出版物的人民倾向性:

它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展示人民的内心境界,人民借助它实现人民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所以他认为:

真正的报刊既是自由的报刊,又是人民的报刊。

自由报刊思想概括:

自由报刊是人类精神自由表现的产物,是有原则地、大无畏地以自由的人们的语言来说话,把希望和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并对这些东西作出自己的判决,让国王能够听到人民真正呼声的报刊。

自由报刊不仅有自由报道的权利,而且还承担着对社会事件发表意见的义务。

自由报刊是自由与独立的报刊,同任何形式的(物质和精神的)书报检查制度不相容。

4、 

自由报刊具有舆论监督和社会批评的功能,包括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与监督。

5、 

自由报刊不是挣钱的行业,作家不能为挣钱而写作,不能奉命说话语写作。

6、 

自由报刊执行独立的办报方针,不受撰稿人干扰。

7、 

自由报刊由于绝对自由的需要,不署名。

二、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

人民报刊:

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它们不围绕上流社会和个别人旋转,它们的对立面是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时代的非自由报刊。

《莱茵报》时期提出人民报刊思想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最主要的动因,是德国封建专制政权实行思想禁锢,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提出人民报刊思想的直接动因,是《莱茵报》就《莱比锡总汇报》被查封事件同当局发生的冲突。

人民报刊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接受它的类本质思想的结果。

人的权威和人的类本质观点,在人民报刊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这一报刊思想的灵魂和基础。

人民报刊思想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撰写的《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和它围绕《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所撰写的一系列批驳性文章中,以及恩格斯《普鲁士出版法批判》

人民报刊思想的主要内容:

就内容说,人民报刊应着重报道本国的事件,把人民目光从国外引向国内,集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成为人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把人民同国家和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

就性质说,人民报刊应当成为人民的喉舌,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这是人民报刊思想的灵魂。

就社会使命说,人民报刊一方面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和思想方法加以不偏不倚的评价和批评,使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平等地批评对方的原则和要求。

另一方面,人民报刊又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是人民在自己面前公开忏悔。

(简言之,对当局者来说,人民报刊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对人民来说,它又是人民自己的教科书。

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是报刊的使命。

就报刊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说,人民报刊通过对事实的真实报道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而正是人民的依赖,人民报刊才得以存在和发展。

从发行看,人民报刊以方便群众为宗旨。

从历史看,人民报刊具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独立个性即历史个性。

马克思提出了人民报刊自由发展的两个条件:

外部即客观条件:

毫不阻碍,独立自主;

内部即主观条件:

各向一面,各成一行。

人民报刊为了按历史个性所决定的独立方针办报,一要以人民的意愿而不是官僚的前提为出发点,二要摆脱私人利益以及有关私人利益需求的纠缠。

三、《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评价

主要是:

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两种观点组成了思想主体。

这种思想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前进的特点。

1、《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顺应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潮流,吸收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其他思想家的思想成果,体现了人民群众政治解放和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愿望,总结了《莱茵报》等民主报刊和国外资产阶级报刊的经验,正确地规定了人民报刊和自由办刊的使命、作用和特点。

2、《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第一次提出了自由报刊的人民性,清算了黑格尔轻视和蔑视人民群众的贱民思想。

3、《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准备阶段,他粗线条地勾勒了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基本范畴,预示了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探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宝库的一个入口

4、(不足)还存在唯心主义色彩、在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无法通过经济学的深刻剖析来阐述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 

《新莱茵报》时期的新闻论著

《新莱茵报》——革命无产阶级的最好机关报正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了第一批作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喉舌、旗帜、武器和阵地的工人报刊。

一《德法年鉴》的办报方针

《德法年鉴》德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刊物,采取独立方针的杂志,马克思已完成由唯心到唯物,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三大工人起义——无产阶级工人报刊,马克思工人报刊思想是从总结各国工人报刊的经验,指导工人报刊的实践中形成的。

恩格斯同赫斯等人筹备出版《社会明镜》。

它们合拟的创刊词——致读者和撰稿人的信,体现了恩格斯当时的办报思想。

1845年4月,恩格斯也搬到了布鲁塞尔和马克思并肩作战共同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无产阶级第一个通讯社)写了报刊活动中的第一个反对机会主义派别的文件《反克利盖的通告》

1、马克思摒弃从理论回到理论的路径,找到世界本身的原理,为世界阐发新原理。

认识世界的基础:

为世界阐发新原理

落脚点:

现实斗争 

给它一个真正都真的口号。

认识世界的目的:

行动与斗争

杂志的目的(方针):

对当代斗争和愿望做出当代的自我阐明。

在自我阐明中说明世界的物质性,斗争与行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